- 年份
- 2024(9263)
- 2023(13422)
- 2022(11068)
- 2021(10557)
- 2020(8748)
- 2019(19695)
- 2018(19820)
- 2017(38371)
- 2016(20405)
- 2015(23088)
- 2014(22901)
- 2013(22001)
- 2012(19919)
- 2011(17985)
- 2010(18618)
- 2009(17854)
- 2008(16782)
- 2007(15085)
- 2006(13469)
- 2005(12314)
- 学科
- 济(79526)
- 经济(79432)
- 管理(58653)
- 业(56118)
- 企(46893)
- 企业(46893)
- 方法(35498)
- 数学(30559)
- 中国(30402)
- 数学方法(29962)
- 融(28073)
- 金融(28065)
- 银(26945)
- 银行(26923)
- 行(26070)
- 农(23053)
- 财(22759)
- 制(21254)
- 业经(19463)
- 理论(17313)
- 学(15929)
- 贸(15552)
- 贸易(15537)
- 地方(15314)
- 易(15157)
- 农业(15019)
- 体(14656)
- 务(14145)
- 财务(14085)
- 财务管理(14056)
- 机构
- 学院(287551)
- 大学(284702)
- 济(117291)
- 经济(114662)
- 管理(108407)
- 理学(92821)
- 理学院(91902)
- 研究(91499)
- 管理学(90018)
- 管理学院(89527)
- 中国(77404)
- 京(59445)
- 财(59307)
- 科学(53138)
- 财经(46617)
- 所(45063)
- 中心(43668)
- 江(42628)
- 经(42085)
- 农(41939)
- 研究所(40437)
- 业大(38222)
- 北京(37671)
- 经济学(36824)
- 范(36724)
- 师范(36344)
- 州(35194)
- 财经大学(34614)
- 经济学院(33238)
- 院(33198)
- 基金
- 项目(182540)
- 科学(143520)
- 研究(138464)
- 基金(130488)
- 家(112102)
- 国家(111131)
- 科学基金(95412)
- 社会(87309)
- 社会科(82756)
- 社会科学(82738)
- 省(72655)
- 基金项目(67324)
- 教育(65619)
- 划(60541)
- 自然(59269)
- 编号(58508)
- 自然科(57928)
- 自然科学(57912)
- 自然科学基金(56848)
- 资助(54599)
- 成果(48540)
- 重点(41232)
- 课题(41163)
- 部(40340)
- 发(39408)
- 创(38735)
- 项目编号(36266)
- 创新(36019)
- 国家社会(35468)
- 教育部(35350)
- 期刊
- 济(131028)
- 经济(131028)
- 研究(88334)
- 中国(56940)
- 财(45450)
- 管理(42053)
- 融(41150)
- 金融(41150)
- 学报(40219)
- 农(39161)
- 科学(37188)
- 教育(36860)
- 大学(31484)
- 学学(29570)
- 技术(26526)
- 农业(25845)
- 财经(23467)
- 业经(23129)
- 经济研究(22299)
- 经(20196)
- 问题(17110)
- 统计(14753)
- 理论(14492)
- 商业(14454)
- 贸(14425)
- 技术经济(13569)
- 策(13458)
- 现代(13108)
- 实践(12984)
- 践(12984)
共检索到436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熊剑庆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表明,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金融中介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复杂问题。本文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与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进行了国际比较,并从融资关系、风险管理、信息生产、公司治理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中国现实的环境下中介与市场发挥着不同作用,但金融中介的优势明显。因此,我国应选择以金融中介为主、资本市场为辅的金融体系,并加紧推出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欧阳卫民
百年大业,人才为本。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才是金融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广州市大力实施金融人才建设工程,出台了《广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评选出首届共218名高层次金融人才,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十三五"时期广州市将继续加大金融人才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广州市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将"现代金融"纳入产业体系宏大系统中,既明确了金融在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指明了金融改革、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的基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将"现代金融"纳入产业体系宏大系统中,不论在
关键词:
金融监管体系 资本性 现代金融 金融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海川
世界各国金融模式大致可分为‘银行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类型,我国金融业目前正处在金融深化、战略构架的关键时期,围绕金融模式选择这个大议题,国际、国内有诸多不同观点和声音,本文就此展开综述和分析,试图就此问题形成一个整体认识框架。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银行主导 市场主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建军
本文以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货币为例,对现代金融体系下现金在经济往来和金融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主要货币的现金仍起着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并且这些职能并没有削弱或萎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高度重视人民币现金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全面分析现金需求,科学评估非现金支付对现金支付的替代作用,不断完善海外人民币现钞的流通回笼机制。
关键词:
现金 非现金支付 职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田犁
现代金融体系与我国银行业的改革田犁从构成一国金融体制框架的诸要素来看,金融组织体系是整个金融体制的基础结构,它从根本上规定着金融体制中诸参与者或组成部分的地位、职能、相互关系、活动原则和行为方式,从而规定着整个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性质。因此,如果金融...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殷剑峰
比较各国金融体系可以发现,银行导向的金融体系通常具有更加强烈的政府干预倾向,而在(资本)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中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银行导向和市场导向各有优缺点,前者通常是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工具,而后者则是全球领先国家的根本特征。中国现有的银行导向金融体系客观上适应了人口红利时期动员储蓄、推动大规模投资的需求,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的结构性变化,这种体系必须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开放的市场导向体系,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发展强大的资本市场以及培育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机构投资者,改革人民币的发行机制,推动人民币成为关键储备货币。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金融结构 金融改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彩萍 李建平
从国家金融视角研究现代金融体系理论的衍化和创新问题,首先强调现代金融体系理论源于当前国家经济金融实践快速发展的需求;其次,对现代金融体系理论在传统金融体系基础上的创新进行剖析,并重点分析其六要素子体系即金融市场要素体系、金融市场组织体系、金融市场法制体系、金融市场监管体系、金融市场环境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分析思路框架;最后实践检验现代金融体系分析思路框架,以更好地理解在国家金融视角下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六要素论”所展现出来的特征和优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赵伟霖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线。金融体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架构,是构建中国式现代金融体系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工作实际上是遵循“三位一体”总方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的宗旨,中国货币政策更加稳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组合措施更加精准,强力推进了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新业态的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化解处置了诸多风险点,稳步推进了去杠杆进程,进一步完善了金融监管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对外开放程度取得新进展,金融“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提高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金融体系 中国金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长军 张丽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崎
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逆转以及金融机构所具有的高杠杆率、高关联度特征,共同催生了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使得现代金融体系的风险产生和传递完全呈现出新的特征。监管当局需要研究现代金融体系中更为广泛的、复杂的系统性风险的触发点,加强对金融市场中系统性风险的认识和防范,协调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管理,加强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职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柳圆圆
高度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三个主要特征,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202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这既指明"十四五"期间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取向、任务和要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求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 ,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途径。资本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引导资本在产业间的合理流动 ,加速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资本市场上资产交易量的迅速增加 ,意味着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资本市场的不断成长 ,正在从根本上推动金融体系的演进和变革。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现代金融 资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苍舒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已逐步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现代国家金融体系。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社会融资结构、证券市场结构以及影子银行结构,测度国家现代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各行业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金融机构贷款与债券市场对相关行业的促进具有一定协同作用,股票市场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小,金融业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最大。根据目前金融体系的结构、影响,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前景将主要体现在市场化、网络化以及国际化三个方面。
关键词:
现代金融体系 结构与影响 前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艳
本文首先回顾建立在交易成本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上的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可以看到:1、银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够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提供流动性并充当被委托的监督者的作用。2、与金融市场这样一种直接融资方式比较而言,银行更倾向于解决跨时风险分担问题,而前者便利跨部门风险风担。同时从实证方面显示金融中介体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以至于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传统区分方式已经过时。而比金融中介理稳定的实际上是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以此为逻辑起点来设计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的不同组合成为了金融系统研究的要中之要,也是历史上不同国家金融系统如此多样化的原因。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金融中介 交易成本 信息不对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