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3)
2023(6024)
2022(4690)
2021(4221)
2020(3323)
2019(7508)
2018(7399)
2017(14259)
2016(7617)
2015(8771)
2014(8968)
2013(8998)
2012(8792)
2011(8423)
2010(8576)
2009(8212)
2008(7984)
2007(7144)
2006(6728)
2005(6444)
作者
(22946)
(19302)
(19295)
(18597)
(12702)
(9097)
(8736)
(7553)
(7292)
(6911)
(6900)
(6371)
(6354)
(6339)
(6201)
(6129)
(5750)
(5655)
(5652)
(5367)
(4972)
(4661)
(4535)
(4524)
(4496)
(4442)
(4183)
(3937)
(3845)
(3817)
学科
(62240)
经济(62204)
方法(20192)
管理(19061)
数学(17306)
数学方法(17217)
地方(15946)
(15143)
(12847)
(12414)
企业(12414)
中国(11966)
地方经济(11853)
业经(10793)
(9610)
理论(8609)
(7559)
金融(7559)
经济学(7067)
(7025)
(6781)
(6680)
(6671)
贸易(6663)
农业(6535)
(6330)
(6307)
银行(6300)
环境(6228)
(6148)
机构
大学(126914)
学院(124696)
(66038)
经济(64888)
研究(47604)
管理(42820)
中国(36841)
理学(35740)
理学院(35321)
管理学(34811)
管理学院(34568)
(29015)
(25791)
科学(25160)
(24178)
经济学(23270)
财经(23001)
研究所(21470)
(20831)
经济学院(20614)
中心(20067)
(18727)
财经大学(17084)
(16792)
北京(16677)
师范(16677)
(16024)
(15441)
(14829)
科学院(14191)
基金
项目(71770)
科学(56637)
研究(54274)
基金(52715)
(44687)
国家(44350)
科学基金(37613)
社会(37534)
社会科(35688)
社会科学(35681)
(26771)
基金项目(26202)
教育(24964)
资助(22875)
(21864)
自然(21007)
编号(20718)
自然科(20473)
自然科学(20469)
自然科学基金(20113)
成果(18037)
重点(16715)
(16710)
(16578)
国家社会(16316)
课题(15303)
(14983)
教育部(14926)
经济(14849)
发展(14345)
期刊
(81856)
经济(81856)
研究(46838)
中国(23441)
(21613)
管理(18336)
(16754)
金融(16754)
学报(16612)
科学(15617)
经济研究(14776)
(14496)
财经(13428)
大学(12861)
教育(12163)
学学(12062)
(11839)
技术(11678)
问题(10325)
业经(9598)
农业(9457)
技术经济(8136)
(8125)
统计(7720)
世界(7548)
国际(7496)
经济学(6559)
经济问题(6516)
(6316)
商业(6193)
共检索到205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原倩  
现代货币理论是"萧条经济学"复兴的"第四波",其认识前提、分析侧重、研究对象、方法论均符合萧条经济学的一般特征。随着全球经济萧条程度不断加深,现代货币理论既有承认"萧条"、对抗"萧条"的时代意义,也存在操作尺度难以把握、对市场机制重视不够、对发展中国家适用性受限、分析切入点相对窄化等理论短板。因此,对现代货币理论应注意借鉴、科学扬弃,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小川  
本文对新古典经济学在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清算和理论与历史的反思,探讨了新古典经济学"铸成如此大错"的理论和历史渊源。文章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完美理性和完善市场假定在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中的误导作用,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指出经济学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按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分析和描述世界。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许维鸿  
该文试图通过比较萧条经济学所强调的概念与传统经济周期理论的概念,探讨目前欧美政府采取经济政策隐藏的趋势和风险。文章指出,政府通过非常规手段,控制经济危机的破坏范围,是萧条经济学带给世界的积极主张;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高杠杆操作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脆弱性,各国金融监管机构需要联手采取新的、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但目前欧美政府对积淀已久的金融系统化风险似乎还认识不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琦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对大萧条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更广阔的国际视角对大萧条进行研究,尤其对金本位制在大萧条中扮演的角色给予了深切关注。研究表明,大萧条期间的金本位制扮演了在国际间传播萧条的角色,并且束缚了各国中央银行的操作空间。尽管从总需求角度对大萧条的研究长期以来表现为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严重对立,但新近的研究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货币金融因素是导致大萧条的必要条件之一。而21世纪以来,真实经济周期学派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大萧条的"总供给之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巍  
逻辑分析和大萧条时期的经验都表明,货币政策在需求约束型的萧条经济中发挥启动作用是可能的,但要必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从金融角度观察,银行系统基本安全、货币有充分的供给弹性和证券市场正常运行;从总需求角度来看,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至少不被政策打压。美国在胡佛总统时期由于上述条件不存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无效。罗斯福总统在修复经济机制的同时实施的国家干预政策不是经济调控手段的唯一选择,而是政治上的最佳选择。在供给约束型经济中,货币政策足以治理输入性的萧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恂诚  
近代中国货币供应结构的改变(存款比例增大)解决了现金货币供应不足的问题。文章测算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认为它是稳步增长的。在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中国、交通两银行等核心金融机构力挺工商业的带头示范和同业合作,以及政府对中交两行接管初期的某种督促,保持了货币供给的增加,使中国市场较快走出困境;但政府统制金融的另一面则是扼杀了市场的活力,缺乏制约政府行为的配套改革,因此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埋下了非常不利的伏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昌黎  
日本经济从1991年第二季度起开始滑坡,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因这次经济危机发生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被称之为“泡沫经济崩溃萧条”,或称之为“平成萧条”。这是战后日本发生的第11次经济危机,也是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大力推行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后的第一次危机。具体表现为:企业活动停滞;个人消费不振,住宅投资减少;泡沫经济崩溃;金融危机严重。本文从日本经济的内部因素和综合因素方面探讨造成这次经济萧条的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经勇  
在凯恩斯的经济学说中 ,一国短期的均衡就业量和收入水平 ,决定于有效需求 ,而有效需求又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消费需求是由消费倾向所决定的 ;投资需求是由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决定的。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总需求和现有生产要素所决定的总供给 ,决定一国短期均衡的就业和收入水平。凯恩斯是由就业不足引到有效需求不足、引到投资不足与消费不足乃至货币不足 ,构成了被人们称之为“萧条经济学体系”。在资本主义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萧条和严重失业时 ,凯恩斯主张采取积极财政政策 ,直接增加政府的支出和公共投资 ,以刺激经济增长 ,解决失业问题。因为消费倾向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 ,因而要实现充分就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周子衡  
本文从货币经济史的视角考察了1933~1948年中国货币经济现代转型的历史主线,揭示出大萧条的外部冲击是导致中国转型由渐进到激进的主因,并最终诱发了中国货币经济的总溃败。分析指出,外部冲击下的白银经济向纸币经济的急进的现代转型及其最终的全面失败,根本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与方向,为政府部门全面掌控经济资源创造了条件,进而为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提供了历史契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磊  
关于货币起源的历史,已有大量证据说明其最初并非充当一般等价物,而是某种类型的借据,承担价值尺度和债务清偿手段的职能,而支付手段和交易媒介仅是其初始职能的自然延伸。在经济学说史中,重商主义、斯密、克纳普、凯恩斯等都已清楚地认识到了货币价值来自于其借据的性质中所包含的权利,而并非其实物价值。现代货币理论是国定货币学说的最新发展,强调国家货币是政府债务的一种,价值来自于国家的征税权。在现代国家,总是先有政府债务,再有纳税行为。现代货币理论主张功能性财政政策,并提出最后雇佣者计划,同时还强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现代货币理论思想脉络及政策主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对其的质疑及启示。分析现代货币理论及后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幸丽  王晶  
近一段时期以来,人民币是否应升值成为一大热点问题,在争论中人们常常提到一则历史事件——1985年日本与西方四国签定的“广场协议”,认为因“广场协议”而导致的日元升值是后来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前车之鉴,主张目前人民币不应升值。本文旨在厘清“广场协议”、日本经济萧条、人民币是否应升值三个问题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探讨广场协议签定的背景得出日元升值的必然性,进而探讨广场协议与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关系。本文认为,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主要原因并非广场协议所带来的日元升值,而是日本政府不当的经济政策。因此,单就人民币是否应升值的问题,无论从前提条件,还是从后果、影响来说,“广场协议”这一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学青  
最近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了盛松成副教授等三位同志所著《现代货币经济学——西方货币经济理论研究》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西方货币经济学的专著,是我国货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货币经济学是二次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还认为宏观经济学实质上就是货币经济学。在我国,货币经济学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然而,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货币因素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货币经济学体系。因此,对于西方的货币经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永宁  黄明皓  郭玉清  郑润祥  
西方中央银行家形成的货币政策"杰克逊·霍尔共识"是基于发生在美国本土的大萧条、大通货膨胀、大衰退等历次危机和美国过去经历的总结和修订。文章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每次大的世界经济危机总与人类系统性的错误观念相伴,西方货币政策共识对非主流国家经济实践和经济危机重视不够。本次危机告诉我们面对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学家还存在很多不知道,甚至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因此我们认为业已构成货币政策共识的智慧还远远不够,各国中央银行家要以一个婴孩眼光看世界,不要笃信某种教条,不拘泥于过去成功的货币政策教条,善于总结各国危机的教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晓宇  
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使美国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之中,大萧条对于当时中国的宏观经济有什么影响,是怎样影响的,影响的程度有多深?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试图描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所处的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大萧条的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通过研究,作者认为,由于中国是当时唯一采用银本位体制的大国,大萧条正是通过影响白银价格,促使白银流入流出中国,影响到中国银元汇率和货币供给,从而造成了中国实体经济的波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伟凯  
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萧条,使人们对前一时期遵循的"发展"理念及路径产生了质疑,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全面诠释"发展"也就成为重要的理论课题。"发展"作为客观存在,具有"规律性"、"永恒性"、"层次性"和"主体性"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针对"发展"所采取的路径都必须坚持"科学性"、可持续性以及"人的主体性",否则,"发展"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体的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