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8)
2023(5835)
2022(4416)
2021(3863)
2020(3088)
2019(6677)
2018(6455)
2017(12110)
2016(6388)
2015(7355)
2014(7290)
2013(7188)
2012(7010)
2011(6591)
2010(6986)
2009(6668)
2008(6433)
2007(5957)
2006(5646)
2005(5487)
作者
(19761)
(16623)
(16587)
(16079)
(10806)
(7780)
(7549)
(6508)
(6382)
(6037)
(5985)
(5491)
(5465)
(5442)
(5325)
(5234)
(4911)
(4761)
(4724)
(4583)
(4349)
(4058)
(3914)
(3897)
(3833)
(3778)
(3573)
(3378)
(3304)
(3229)
学科
(54380)
经济(54350)
管理(17093)
地方(15394)
方法(13794)
(13073)
(12042)
数学(11839)
数学方法(11779)
地方经济(11729)
中国(11546)
(9847)
企业(9847)
业经(9493)
(8732)
经济学(6649)
农业(6467)
(6417)
(6294)
环境(6271)
(6116)
金融(6116)
理论(6086)
(5906)
(5882)
(5830)
(5205)
银行(5198)
产业(5183)
(5108)
机构
大学(106985)
学院(105557)
(55133)
经济(54152)
研究(42026)
管理(35239)
中国(30423)
理学(29154)
理学院(28772)
管理学(28278)
管理学院(28055)
(23361)
科学(22955)
(22323)
(21196)
经济学(19190)
研究所(18949)
财经(18319)
中心(17493)
经济学院(16858)
(16712)
(16536)
(15784)
师范(15684)
(14587)
北京(14474)
(13675)
财经大学(13349)
(12879)
师范大学(12824)
基金
项目(62143)
科学(49362)
研究(47789)
基金(45140)
(38486)
国家(38167)
社会(33180)
科学基金(32304)
社会科(31408)
社会科学(31399)
(23486)
基金项目(22418)
教育(21771)
(19260)
编号(18510)
资助(18443)
自然(17647)
自然科(17180)
自然科学(17177)
自然科学基金(16868)
成果(16063)
(15149)
国家社会(14513)
重点(14380)
(13913)
课题(13596)
(13261)
经济(13146)
发展(12988)
(12839)
期刊
(72283)
经济(72283)
研究(39965)
中国(21484)
(17317)
管理(15701)
学报(14857)
科学(13699)
(13244)
经济研究(12820)
教育(12543)
大学(11647)
财经(10780)
学学(10738)
技术(10551)
(10069)
金融(10069)
(9535)
业经(9092)
问题(9063)
农业(8919)
技术经济(7125)
统计(6668)
世界(6583)
(6404)
经济问题(5865)
国际(5679)
(5511)
经济管理(5506)
改革(5406)
共检索到176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广军  
从方法论角度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克服了“人造理论体系”的弊端,开始向现实复归。前者采取的是将人造的虚构假定变成相对现实的合理抽象,从而提高了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推动了经济理论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后者则将现实世界作抽象处理,从而得出现实经济的未来可能性。尽管经济学至今并未出现新的综合,但这两大流派则是“殊途同归”,他们共同开始了现代经济学向现实复归的历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裕生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西方经济学中,明确地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本世纪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经济中各种问题的出现,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各种流派相继产生,到60年代以后,可谓派别林立、众说纷纭。本文拟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及其发展做一概括性的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堡骏  
亚当·斯密的宏观经济分析与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丁堡骏在经济思想史上,人们往往因为强调魁奈的《经济表》对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形成上的贡献,而忽视了亚当·斯密的宏观经济分析以及马克思对它的批判性研究。事实上,马克思对亚当·斯密的宏观经济分析的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申海波  
本文回顾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指出了各流派在宏观经济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并结合世纪之交的新形势,对宏观经济学进行了展望:宏观经济学将迎来干预主义的复兴;新凯恩斯主义将成为主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代光  张延  
由吴易风教授和王健博士、方松英博士经5年时间研究完成的专著《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一书,前不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菲利浦·阿洪  高翔  夏信  赵晓  
埃德蒙·费尔普斯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他开创了微观基础上的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第一代模型,并通过交叉工资或物价承诺模型、理性预期模型、非货币宏微观模型等继续推进这一研究,其理论特点是强调均衡失业率的无效。本文介绍和评价了费尔普斯在不完全信息、预期和菲利普斯曲线、均衡失业的决定因素、“消费者市场”、“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和交错契约、不完全知识和动态学习、失业的跨时一般均衡模型、教育和科技变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概括了其非凡的学术成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烽  寿伟光  
长期以来,宏观经济学只涉及封闭经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研究往往被忽视。这种局面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才得以转变。这是因为,近几十年来日益开放和加剧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使得经济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如果不考虑各国所处的外部环境,那么也就无法充分理解和把握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在这样认识的推动下,国际宏观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显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宁杰  揭筱纹  
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经发展势头整体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著,产业转型升级总体平稳,国民经济总体收入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矛盾叠加、隐患交织、风险扩大等严峻问题,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出现大量新问题、新现象。赵德海等编著的《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针对现代宏观经济学进行了全面、广泛、深入的介绍,依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形态特征、参照国际宏观经济学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彦斌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张苏教授历时七年撰写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于2014年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我认为该书具有如下两个鲜明的特点:1.对宏观经济学经典文献的引入深刻、生动。作者在序言中提出,要坚持对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每一个理论板块都回溯到经典文献,这一点作者的确做到了。教材还对经典文献的前后文献进行了细致考察,加深了读者对理论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比如,第五章引入了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为本  杨艳红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是近30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两大学派围绕微观基础研究而展开的争论,并评述了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超越微观基础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凯恩斯理论的出现使宏观经济学从西方经济学的传统理论中分离出来。现代宏观理论不仅使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大萧条和失业问题得到了说明,而且由于其独树一帜的实证分析范畴和分析手段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领域。然而宏观理论没有涉及到市场、价格和资源分配等问题,因此,传统微观经济学仍固守着自己的阵地。作为两个具有不同分析范畴和分析目标的领域,它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并存着,尽管是那么不协调地并存。这种并存的不协调随着凯恩斯宏观理论的弱点日益暴露而逐渐被西方经济学家所重视。但直到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政策无法解释和控制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时,人们才发现它是多么缺乏一个相应的微观基础。忽视了这个基础的宏观理论和政策经常...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治·阿克洛夫   方草  
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人们对经济学家工作的描述有一个转变。在那以前,微观经济理论通常被认为是分析以利润最大化厂商和效用最大化消费者为基础的完全竞争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乔治A.阿克罗夫  方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东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变及其启示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王东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否定了古典主义的观点,为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凯恩斯革命”。此后一直到60年代中期,西方经济学家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福前  
20世纪70年代,理性预期学派和货币主义发展演化为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原来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正统派地位的凯恩斯主义处于低潮,卢卡斯甚至宣布“凯恩斯主义死亡了”。到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宣告形成。至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凯恩斯主义与反凯恩斯主义的争论就让位于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争论。正是这两大主流派的争论和融合推动着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