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9)
2023(9846)
2022(7969)
2021(7722)
2020(6024)
2019(13188)
2018(13188)
2017(21984)
2016(12842)
2015(14287)
2014(13904)
2013(12063)
2012(10702)
2011(9573)
2010(10035)
2009(8663)
2008(7978)
2007(7170)
2006(6194)
2005(5483)
作者
(29224)
(23978)
(23957)
(22754)
(15281)
(11442)
(10923)
(9279)
(9078)
(8738)
(8036)
(7900)
(7625)
(7473)
(7446)
(7426)
(7212)
(7203)
(7149)
(6822)
(6163)
(5820)
(5787)
(5682)
(5560)
(5414)
(5388)
(5293)
(4852)
(4750)
学科
管理(35518)
(33072)
(30256)
经济(30220)
(29196)
企业(29196)
教育(22065)
中国(18306)
技术(17295)
理论(13990)
教学(12323)
技术管理(11527)
(11404)
业经(10563)
方法(9421)
(8782)
(8392)
农业(7721)
(7362)
学法(7345)
教学法(7345)
(7125)
地方(6900)
数学(6723)
数学方法(6545)
学理(6308)
学理论(6308)
发展(6177)
(6171)
银行(6165)
机构
学院(153634)
大学(148222)
管理(51872)
研究(50205)
(48699)
经济(47226)
理学(44000)
理学院(43422)
管理学(42516)
管理学院(42180)
教育(33366)
(32418)
中国(31684)
(31536)
师范(31354)
职业(28449)
科学(28442)
技术(27580)
(26346)
师范大学(25176)
(23617)
(22894)
中心(22385)
(21195)
北京(21073)
研究所(20549)
职业技术(20076)
技术学院(18985)
(18690)
财经(17941)
基金
项目(98347)
研究(87273)
科学(80380)
基金(63990)
(53188)
国家(52471)
社会(51091)
教育(50698)
社会科(48051)
社会科学(48045)
科学基金(46075)
(44326)
编号(40722)
(37645)
成果(34648)
课题(32913)
基金项目(32688)
(29217)
(27315)
自然(25632)
规划(25145)
自然科(25103)
自然科学(25099)
自然科学基金(24655)
项目编号(24308)
创新(24182)
重点(24137)
(23283)
资助(23201)
(22393)
期刊
教育(65454)
(57782)
经济(57782)
研究(55479)
中国(47315)
技术(23678)
管理(22524)
职业(21379)
(18557)
科学(16622)
学报(16020)
(15918)
大学(14216)
技术教育(14092)
职业技术(14092)
职业技术教育(14092)
(12509)
论坛(12509)
农业(11481)
业经(11439)
学学(11112)
(10796)
金融(10796)
图书(9372)
经济研究(9281)
科技(9064)
财经(8303)
高等(8192)
(7831)
(7366)
共检索到244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鲁  
现代职教理念下,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育体系包括教学实践、实践教学、实例教学三部分内容,其中,教学实践对于理论教学发挥着辅助作用,实践教学在知识转化为素质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实训教学对学生能力增强发挥着促进作用。高职院校实践教育的关键是过程的实施,要建立健全强劲的实施动力机制、严格的过程控制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蕴启  
中高职作为同一类型、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教育,其有效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多年的办学经验和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出中高职教育衔接6个方面的路径,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盟盟  
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追求改革创新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对以OECD、欧盟、UNESCO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及以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国际社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政策理念和实践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国际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具有如下共同特点:把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作为改革创新的最终目标,在教学实践领域注重采用以工作本位学习和工学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加强职业教育机构间及与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伙伴或战略联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权  
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基于网络开展学生评教工作,一要强化宣传教育,使学生端正态度、理解内涵、正确操作;二要科学制定指标体系,使各级评价指标既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又兼具差异性、灵活性与可操作性;三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讲求独立性与人性化、实时性与交互化、关联性与智能化;四要妥善处理评教过程与最终结果,真正实现"以评促建、籍评促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淑敏  李秋红  宫亮  
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改革实践,也需要以"课程思政"理念为价值引领,开展以"课程思政"理念引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对如何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进行论述,提出"全程全员全方位成长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最终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卫芳  柏平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职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立足点,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文章辨析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解决了高职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困惑,并从研究型课堂教学、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三个方面对素质教育模式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高职大学生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盖庆武  
高职后勤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服务过程也是融职业教育于生活的过程,需要从观念的转变、制度的保障、环境的优化等多方联动,后勤服务才能真正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海  
构建多层次、有活力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校企合作良好有序进行,需要破除相关体制机制障碍。黑龙江职业学院通过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依托职教集团、打造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加强互利机制建设等措施,推进了校企间深度合作。本文对学院校企合作的创新和实践进行了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闫梅红  
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真正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职业教育需要从涉及到的相关制度建设、人事管理、中高职衔接等内容重新进行考虑,或者说需要全面改革,才能在终身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人的完善和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双泉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分野逐渐模糊,这是成人高等教育能够影响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更加开放、灵活,更具"颠覆性"。普通高校应该充分借鉴成人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改革发展创新,以应对信息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近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是这个国家或民族智慧的高度凝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播、融合、交流、更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世海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以人为本具体到学生工作领域就要以学生的权利为本。高职院校在学生工作中要维护和保障好学生权利,就必须坚持民主参与、服务本位和尊重人性需要的高等教育理念。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在实践中的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朝阳  
面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高职院校必须在发展理念上进行革新。文章指出坚持人才观和社会需求导向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原则,契合市场规则、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找准定位、契合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卫军  王志梅  叶志远  
结合新时期产业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提出以"熟悉结构,懂工艺,会制作",并具有工匠精神的"设计工匠"为高职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其既区别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也不同于一般职业院校的培养规格。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满足不同层级岗位需求、能力逐步递进的课程体系,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建立"双师结构"的师资梯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