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95)
2023(9803)
2022(8253)
2021(7853)
2020(6554)
2019(14797)
2018(15195)
2017(27545)
2016(15756)
2015(18021)
2014(18221)
2013(16661)
2012(14811)
2011(13380)
2010(13867)
2009(12521)
2008(12004)
2007(10978)
2006(9398)
2005(8382)
作者
(43158)
(35553)
(35353)
(33946)
(22594)
(17079)
(16227)
(13803)
(13541)
(13038)
(12108)
(12024)
(11551)
(11268)
(11041)
(10956)
(10853)
(10568)
(10562)
(10007)
(9091)
(8970)
(8768)
(8355)
(8230)
(8055)
(7922)
(7826)
(7451)
(7129)
学科
(51117)
经济(51049)
管理(40869)
(35944)
(29879)
企业(29879)
方法(22582)
数学(19280)
数学方法(18664)
中国(16822)
(16792)
理论(14827)
(12691)
业经(12625)
(12295)
(12179)
教育(11859)
教学(11693)
农业(10687)
地方(10080)
(9295)
(9200)
银行(9167)
(8938)
贸易(8932)
(8753)
(8624)
(8569)
技术(8332)
(8224)
机构
学院(206972)
大学(199987)
管理(72666)
(69452)
经济(67389)
研究(66545)
理学(61361)
理学院(60664)
管理学(58892)
管理学院(58538)
中国(49458)
(43261)
科学(43046)
(35031)
(34492)
(34374)
(34341)
业大(31144)
研究所(30910)
中心(30682)
技术(30524)
(30253)
师范(29886)
(27929)
农业(27400)
北京(27200)
财经(26176)
职业(25568)
(24897)
(23420)
基金
项目(133518)
科学(102539)
研究(102303)
基金(89281)
(77839)
国家(77117)
科学基金(65027)
社会(58419)
(57440)
社会科(55007)
社会科学(54995)
教育(51938)
(47480)
编号(46372)
基金项目(45641)
自然(41851)
自然科(40896)
自然科学(40882)
自然科学基金(40062)
成果(38324)
资助(37991)
课题(34451)
重点(31037)
(29408)
(28830)
(28229)
项目编号(27726)
(27631)
创新(26133)
(25523)
期刊
(83486)
经济(83486)
研究(60125)
中国(50378)
教育(43062)
学报(33570)
(33511)
科学(28661)
管理(28660)
(28353)
大学(25370)
技术(24718)
学学(23310)
农业(22880)
业经(16722)
(16518)
金融(16518)
职业(15934)
经济研究(13324)
图书(12673)
财经(12179)
(11983)
(11048)
(10872)
论坛(10872)
统计(10812)
(10539)
技术教育(10312)
职业技术(10312)
职业技术教育(10312)
共检索到318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霞  王志华  张向华  薛亚平  
为适应新时代高端装备制造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中职-本科-专硕贯通衔接培养的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机械类专业中职-本科-专硕衔接培养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因此可考虑构建"十年一贯制"衔接培养的"三层次、三模块"课程体系,并从运行管理、教育考核、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共享四个方面来构建保证其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兄武  杨新海  吴红耘  
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其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基于分段培养试点工作实践,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还需要进一步从分段培养本质内涵理解、分段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质量监控体系、转段考核方案、管理体制机制、分段培养评估等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松林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是由国家制定并具有法定效力、反映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及人的需求的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及与其他教育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系统。专科与本科的衔接可以分为专升本模式、交叉模式和专本一体化模式。专科与本科衔接必须处理好组织管理、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三大要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永芳  
结合对中职教师培训体系和中职教师专业化及其培养体系内涵的分析认为,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应结合职前培养的内容,注意保持衔接性、连贯性、和科学性;在培养和培训中都要明确,职业(岗位)专业化与教育专业化方面的学习必须紧密结合;培训体系必须以能力标准为导向,以能力现状为基础,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使中职教师的培训动态变化,以满足教师培训的时效性、实用性要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睆俊  李仲阳  唐智彬  
"高职-本科-专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是在湖南省免费职教师范生培养计划基础上的创新探索,是一种职业指向性清晰的高层次职教师资专业教育,在专业理论、技能、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素养培养等方面实现了初步突破。推动"高职-本科-专硕"一体化培养模式,要加强高层次专业化职教师资培养的政策引导与制度支持,完善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素养导向"的职教师资实践教学与养成教育体系,并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体系,以高水平职教师资培养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俊峰  濮丽萍  孙小娅  
文章结合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试点项目,分析与总结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探索加强中高本衔接内涵建设的内容与路径。针对上述分析,文章提出搭建中高本人才培养管理平台、明确分阶段教学目标、设计灵活开放的培养体系、构建"合格+专长"模块化课程、构建"三自主四共同五衔接"现代职教体系运行机制五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翔  杨琪琪  
职教专硕旨在培养理论涵养与专业实践技能并重的"双师型"职教师资,其实践能力培养必然要求基于职业行动能力导向。然而,当前我国职教专硕的实践能力培养尚未充分凸显"职业行动能力导向",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清晰、实践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实践教学支持力度微弱和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有待完善等。因此,健全我国职教专硕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需要基于职业行动能力导向更新实践教学目标,完善实践能力培养规格;合理设置实践课程体系,科学整合实践课程模块;促进高校—企业—职校三方联合,健全实践教学支持系统,建立职业行动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雍君  邓举青  
专本沟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以课程衔接为着力点构建专本贯通的培养体系,将实现职业教育专科阶段与本科阶段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手段等多个方面实现顺畅沟通与紧密衔接。通过推动专、本院校教师合作组建协同培养共同体,构建校企协同创新项目化实训体系,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现代化专本衔接课程与教学资源,确保专、本课程衔接工作得到落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涛  
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我国中高职衔接工作起步晚,发展速度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个体发展比较而言更是缓慢,这一现象在西部地区尤为严重。本文通过笔者近三年在中高职衔接工作中的摸索实践,总结了一套工作经验,希望对中高职衔接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中高职衔接工作起到一定推进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少华  
中高职衔接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最终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中高职衔接现状的阐述,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体系;建立课程标准,强化内容衔接;强化师资建设,统筹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秀媚  
作为中高职衔接的核心路径,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对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的资源使用效率、完善职业教育学生的成长通道和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过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协同意识和理念淡薄、具体的制度保障建设缺位、课程建设标准不统一、缺乏资源整合平台。为不断促进中高职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文章建议中高职院校树立协同意识和理念,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和课程建设标准,并积极架构课程资源协同平台,从而助力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星岳  郭薇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是探索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体现了面向人人教育的理念。改革招生办法、实施学分互认、兼顾各方利益、实现专业和课程以及学制的衔接是高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突破点和关键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衔接教育是一个从中职至硕士研究生四个层次动态衔接过程,动态衔接过程与技术过程论进行耦合协同分析表明:中职至硕士研究生分别依存于产业技术、生产技术和技术发明三个形态,各自主导职业资格分别是中级技术工人、服务与管理工程师、生产工程师和设计工程师;不同技术形态下的由实体性、规范性和过程性技术知识构成的共时性技术知识体系的连续演化性为相邻两个层次衔接教育提供了共享的知识域,使得衔接教育成为可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熔  毛烨  
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目标定位失衡、专业课程重复、职业技能倒挂等问题,应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体制,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教材编写,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和贯通的职业资格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晖  
现代职教体系下,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解读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中高、中本贯通,课程体系构建、双师结构型教师队伍建设等作为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