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26)
2023(3763)
2022(2914)
2021(2784)
2020(2330)
2019(5231)
2018(4918)
2017(8445)
2016(5595)
2015(6757)
2014(7059)
2013(6139)
2012(5903)
2011(5223)
2010(5463)
2009(4431)
2008(4678)
2007(4238)
2006(3660)
2005(3356)
作者
(14912)
(12303)
(12227)
(11595)
(8011)
(5879)
(5557)
(4923)
(4698)
(4624)
(4506)
(4307)
(4067)
(4006)
(4004)
(3837)
(3833)
(3785)
(3583)
(3495)
(3491)
(3168)
(3068)
(3045)
(3009)
(2888)
(2793)
(2764)
(2580)
(2540)
学科
(14412)
经济(14390)
管理(10346)
中国(9514)
(9422)
(8068)
企业(8068)
理论(7543)
教育(6922)
方法(6143)
(5943)
(5271)
业经(5157)
教学(4500)
农业(4104)
(3908)
学校(3832)
文化(3763)
数学(3698)
数学方法(3576)
技术(3530)
地方(3493)
学法(3102)
教学法(3102)
产业(2864)
(2792)
学理(2742)
学理论(2742)
思想(2697)
(2696)
机构
学院(77070)
大学(71245)
研究(27226)
管理(20832)
(20521)
经济(19775)
科学(18133)
理学(17551)
理学院(17185)
职业(16913)
中国(16611)
管理学(16553)
管理学院(16406)
技术(16227)
(16209)
(16140)
师范(16027)
教育(15055)
(14786)
(13805)
研究所(13611)
(12972)
师范大学(12620)
职业技术(11886)
中心(11020)
技术学院(10744)
业大(10646)
(10606)
(10582)
农业(10222)
基金
项目(48180)
研究(40496)
科学(38193)
基金(30745)
(26615)
国家(26238)
教育(24252)
社会(22225)
(21509)
科学基金(21316)
社会科(20715)
社会科学(20709)
编号(19788)
(19120)
成果(16603)
课题(16511)
基金项目(15826)
(14634)
自然(12755)
重点(12500)
自然科(12434)
自然科学(12427)
自然科学基金(12190)
资助(12089)
规划(11962)
(11458)
(11102)
项目编号(11008)
(10596)
(10388)
期刊
教育(28527)
(26153)
经济(26153)
中国(21628)
研究(21595)
职业(14664)
技术(13579)
学报(13461)
(12391)
科学(11920)
技术教育(10326)
职业技术(10326)
职业技术教育(10326)
大学(10259)
学学(9248)
农业(8829)
管理(8041)
(7684)
(7181)
论坛(7181)
图书(5339)
(4976)
(4832)
职教(4714)
财经(4326)
书馆(4311)
图书馆(4311)
业经(4171)
(3860)
金融(3860)
共检索到118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英林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师生伦理精神日益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院校和谐有序师生关系的构建,而职业院校建立一种尊重、信任、对话、民主和合作的师生伦理精神则有助于扭转这种师生关系的异化状态,并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为此,职业院校更应重视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为师生伦理精神的生成提供直接的文化土壤。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珏  
职业院校教师伦理决策源于个体所持有的伦理思维不同。对9所职业院校107位教师开展访谈,遴选出21个典型关键事件作为研究个案,分析发现,职业院校教师伦理决策过程中需参酌的思维困境表现在决策产生层面、决策推理层面以及决策行动层面。基于此,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伦理决策的理性选择应该包括:筑牢“立德树人”理念,提高教师伦理决策的识解水平,彰显决策产生的理性思维;坚持“反思均衡”方法,提升教师伦理决策的辩证性思维能力,彰显决策推理的理性选择;聚焦“师生对话”机制,提高教师伦理决策的有效性,彰显决策行动的理性关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现代化和工业化催生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同时又使其陷入一个伦理困境。现代化追逐利益,推崇工具理性,自然资源成为人类发展工业肆意掠夺的对象,人本身也异化为物质欲望的工具和"机器运行的链条"。当代教育哲学家努斯鲍姆认为职业教育在为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逐利目标服务,它的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利益,现代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输送人力资源;一个是个人利益,向个体贩卖知识技能,提供"饭碗"。这个定位并没有错,但是作为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工具理性职业教育目的带来伦理的困惑:工具化导致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意蕴丧失,理性化致使职业教育目的的人本价值虚无。现代教育目的不能放弃人的幸福之终极追求,追求职业幸福感是现代职业教育目的的应有之义。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诉求最终将体现于职业教育的课程,将职业的文化价值认同作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目的前提条件,对职业活动效能的理解和信念置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职业活动的环境体验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艾兵有  范益民  吴臣辉  
佤族是一个极为重视伦理道德培育的民族,在佤族人际伦理、群己伦理、族际伦理、国家伦理等伦理生态中蕴含着深厚的社会伦理精神。这些社会伦理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民族地区平安社会建设、提升边疆治理水平、促进平安中国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怀钊  何华  
文章从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入手,对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通过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交流平台、"移植"优秀企业文化,让企业专业人士参与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来融合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以期对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与改革有所增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金栓  
文化的互动和互融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文章通过对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应然分析,提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途径:通过移植企业精神,培育校园精神文化;通过引企入校,打造校园物质文化;通过嫁接企业制度,促进校企制度文化的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立云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多种途径和载体,其中职业院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着知识传播、价值引导、精神陶冶等作用。要想发挥图书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图书馆也要加强自身的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章彬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结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应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劳动文化为重点、以专业文化为支撑的校园文化体系的观点,并对"十三五"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军  张音宇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后示范时期不断推进内涵建设的精神支撑,也是高职院校展示其内涵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以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为指导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探讨校园文化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进一步厘清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成效,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音宇  
现代职业教育是传承文化、引领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力量。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要在准确认识、主动适应、全面服务经济新常态的过程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以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为导向,以内涵建设创新发展为路径,从理念、主体、载体、功能等方面入手,探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创新发展的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康龙  余丽  
一、"勤禾"校园文化精神之诠释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勤禾"精神有两个层面的内涵:对学生层面即勤学勤练,茁壮成长;对教师层面即辛勤耕耘,真抓实干,弘扬崇文厚德、求实创新的传统。"勤禾"精神是嘉职院60年发展的重要动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隗洪祥  张花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潜在隐形力量,是组织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校企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搭建文化对接平台及改革课程内容等方式来促进校企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边一民  
本文认为 ,儒商是儒家伦理文化与商业经营实践契合的产物。建构儒家化的商业伦理价值体系是儒商的精神特质。扬弃儒商的商业伦理精神 ,实现由儒商商业伦理到现代商业伦理的转型 ,使之融汇于当今商业经营活动过程之中 ,是当前商业伦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