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2)
2023(2268)
2022(1624)
2021(1580)
2020(1262)
2019(2776)
2018(2772)
2017(3992)
2016(3224)
2015(4134)
2014(4239)
2013(3399)
2012(3138)
2011(2857)
2010(3006)
2009(2160)
2008(2177)
2007(2004)
2006(1662)
2005(1526)
作者
(7680)
(6353)
(6262)
(6123)
(4154)
(3050)
(2830)
(2647)
(2481)
(2437)
(2232)
(2195)
(2193)
(2185)
(2106)
(2100)
(2087)
(2069)
(1973)
(1918)
(1728)
(1726)
(1683)
(1678)
(1502)
(1460)
(1450)
(1428)
(1415)
(1400)
学科
中国(6855)
教育(6355)
教学(5544)
理论(5453)
(4578)
管理(4129)
(4032)
经济(4027)
学法(3992)
教学法(3992)
(3716)
学理(3716)
学理论(3716)
(2896)
企业(2896)
农业(2574)
学校(2316)
研究(2292)
职业(2219)
技术(2190)
(2008)
业经(1950)
高等(1783)
(1725)
职业技术(1629)
(1574)
(1382)
研究生(1373)
(1367)
地方(1330)
机构
学院(36884)
大学(31940)
研究(13589)
职业(13180)
技术(11900)
教育(11357)
职业技术(9158)
科学(8930)
(8863)
师范(8766)
(7729)
技术学院(7703)
(7656)
(7576)
(7414)
研究所(7039)
(6966)
中国(6942)
管理(6885)
经济(6518)
师范大学(6468)
农业(6047)
业大(5859)
(5555)
理学(5376)
理学院(5253)
中心(5244)
(5188)
管理学(4968)
(4940)
基金
项目(22181)
研究(21108)
科学(16660)
教育(15308)
(12010)
编号(11654)
基金(10969)
课题(10944)
(10475)
(9871)
(9394)
社会(9252)
国家(9178)
成果(8969)
社会科(8486)
社会科学(8484)
规划(7243)
职业(7045)
科学基金(6845)
(6627)
(6588)
主持(6497)
主持人(6403)
重点(6312)
年度(5976)
项目编号(5881)
(5758)
(5647)
(5556)
基金项目(5317)
期刊
教育(24246)
中国(16503)
职业(12959)
技术(11030)
研究(10810)
(9916)
经济(9916)
技术教育(9369)
职业技术(9369)
职业技术教育(9369)
(7441)
学报(6746)
农业(5523)
大学(5077)
(4910)
论坛(4910)
科学(4655)
学学(4482)
职教(4220)
管理(3244)
(3130)
(3056)
高等(2711)
成人(2690)
成人教育(2690)
高等教育(2126)
业经(2112)
业大(2050)
(2006)
(1978)
共检索到62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晓雷  
科技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经济的腾飞,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其中包括培养千百万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所需的科技、工艺和管理等各种高等应用型人才,必须走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道路。而高职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培育一批批具有现代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学生。因此,必须把握现代职业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探讨培育现代职业精神的方法与途径,大力弘扬现代职业精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忠卫  
文章认为,随着企业改革的不继深入,企业家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最大因素,成为经济体制转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瓶颈。培养现代职业型的企业家,一靠市场化.即营造企业家市场化的制度、法律保障和社会环境:二靠运行机制保证,即建立健全企业家队伍的选拔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培训机制。为此,必须区分企业家与政治家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必须以年薪制的方式反映企业家的市场价格,必须使企业家的资质测评与资格认定社会化、规范化和法制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社会热衷的焦点所在,比之以往任何时代,我们都更迫切地渴求大批量工匠型高素质人才。"工匠精神"的内涵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是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概念。将"工匠精神"的价值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过程中,以适应"中国质造"强国战略、彰显职业院校的办学魅力并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摒弃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关注人的主体价值,引入现代学徒制,建构亲密师生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  谭璐  
新时代工匠精神拥有了全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沉静执着的恪守之心、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技道合一的崇高境界。新时代加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应以"双轮驱动"为导向,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传播和发展的环境;以"三元文化"为依托,构建集教育链、就业链与产业链为一体的工匠精神培育生态;以"四进"工程为载体,打造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以"五位合一"为保障,实现工匠精神培育的全流程化运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景贵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战略选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着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转变人才评价观念,满足人才发展需求,畅通人才成长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少先  
作为市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注册会计师行业维系着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在为资本市场提供服务的同时,还为资本市场防范和打击舞弊、造假、侵犯投资者利益的非法行为发挥应有作用,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快速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行业高端人才相对缺乏,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事务所业务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开拓能力有待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少先  
作为市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注册会计师行业维系着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在为资本市场提供服务的同时,还为资本市场防范和打击舞弊、造假、侵犯投资者利益的非法行为发挥应有作用,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快速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行业高端人才相对缺乏,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事务所业务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开拓能力有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王新强  蒋莉  
郭宏才,高级教师,1999年7月参加工作。2008年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副校长,2016年任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现为珠海市第九届人大代表、珠海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珠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学;兼任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珠海市应急小组专家。曾获珠海市先进教师、珠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珠海市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荣胜  
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加强院校文化建设,探索院校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的人才的途径与方法,将"立德树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全员参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栋  
访谈发现,课程活动、教师示范和校园环境是职业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就课程活动而言,主题人文活动和专业课程活动是主要教育载体,两类课程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少培育标准和内容,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就教师示范而言,教师的职业精神主要通过对教育环境的主体性、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自身主体性三个层面来显现,师生互动的内容与频次则主要与教师所从事的专业或岗位有关。就校园环境而言,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是营造职业精神培育氛围的三个层次。如何实现三个层次之间的协同育人,并充分挖掘每一层次中所蕴含的职业精神的教育意义尚需思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现代公民的成长及公共社会的发育依赖公共精神的培育和生长。公共精神与公民的"公共"本性具有内在一致性,公共精神是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的基本属性与内在规定,公共精神是引领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南。培育公共精神须增强公共理性自觉,培养公民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优良品质,在开放的公共生活中培养与倡扬公共精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科正  
理想、信念方面的不足是制约地方院校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地方院校要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大学在精神方面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要从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校长和教师的思想素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教书育人、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办学特色等方面精心培育大学精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鲜兰  
培育大学精神,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适应与超越等方面的关系。提炼与弘扬校训,建设优良的校风,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和资源培育大学精神,把大学精神的培育渗透到大学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有远见的企业为了与此相适应,实行了培育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一些措施。社会主义医院如何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如何更好地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我刊发表了吴湘同志《应重视培育医院精神》的文章,愿广大读者能从中得到启迪。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中国制造有许多不足,但最大的问题也许是工业精神缺失。所谓工业精神,简单地说是指人们对事物专注、执着和向善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具有工业精神的人,崇尚规则,做人遵章守法;关注细节,做事一丝不苟;倡导精益,改善永无止境。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工业精神,中国制造才能真正享誉世界。培育工业精神,需要社会、企业和个人都做出积极改变,并身体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