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5)
- 2023(9833)
- 2022(7821)
- 2021(7755)
- 2020(6064)
- 2019(14096)
- 2018(14044)
- 2017(25312)
- 2016(15118)
- 2015(17225)
- 2014(17544)
- 2013(15782)
- 2012(14231)
- 2011(13136)
- 2010(13633)
- 2009(12016)
- 2008(11671)
- 2007(10628)
- 2006(9358)
- 2005(8559)
- 学科
- 济(47698)
- 经济(47644)
- 管理(35035)
- 业(32834)
- 企(25139)
- 企业(25139)
- 教育(22078)
- 方法(20965)
- 中国(19877)
- 农(18865)
- 数学(18357)
- 数学方法(17786)
- 理论(14723)
- 学(13128)
- 农业(12314)
- 业经(11759)
- 制(11513)
- 教学(11125)
- 财(10947)
- 体(10505)
- 地方(9062)
- 发(8364)
- 技术(8274)
- 银(7589)
- 银行(7566)
- 行(7288)
- 和(7161)
- 融(7135)
- 金融(7127)
- 策(6966)
- 机构
- 学院(196623)
- 大学(195946)
- 研究(69080)
- 管理(67223)
- 济(64152)
- 经济(62234)
- 理学(57518)
- 理学院(56782)
- 管理学(55179)
- 管理学院(54803)
- 中国(45672)
- 京(43726)
- 科学(42684)
- 范(36625)
- 师范(36335)
- 教育(35209)
- 所(34617)
- 农(33118)
- 江(32292)
- 研究所(31522)
- 财(31270)
- 中心(30338)
- 技术(29424)
- 师范大学(29143)
- 业大(28891)
- 北京(28264)
- 职业(25708)
- 院(25595)
- 农业(25541)
- 州(25469)
- 基金
- 项目(129069)
- 研究(102709)
- 科学(101694)
- 基金(86860)
- 家(75350)
- 国家(74510)
- 科学基金(62520)
- 社会(60076)
- 教育(56695)
- 社会科(56331)
- 社会科学(56316)
- 省(54503)
- 划(47411)
- 编号(46262)
- 基金项目(43815)
- 成果(40470)
- 自然(38411)
- 自然科(37515)
- 自然科学(37501)
- 自然科学基金(36764)
- 课题(36542)
- 资助(35797)
- 重点(30953)
- 年(30590)
- 部(29164)
- 发(29111)
- 项目编号(27445)
- 规划(27238)
- 创(27037)
- 性(26123)
- 期刊
- 济(74736)
- 经济(74736)
- 研究(64608)
- 教育(62427)
- 中国(52811)
- 农(32631)
- 学报(31390)
- 科学(27657)
- 大学(25265)
- 管理(25125)
- 技术(24728)
- 财(24196)
- 农业(22305)
- 学学(22167)
- 职业(18660)
- 业经(14480)
- 融(13964)
- 金融(13964)
- 技术教育(12400)
- 职业技术(12400)
- 职业技术教育(12400)
- 财经(11553)
- 经济研究(11403)
- 坛(11052)
- 论坛(11052)
- 业(10772)
- 版(10559)
- 经(10003)
- 统计(9986)
- 图书(9885)
共检索到304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苏豫
现代职业教育的属性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是准公共产品。正是因为职业教育具备这样的基本属性,在资源配置中也是公共利益与非公共利益的结合,单纯的政府参与是无法实现治理过程利益调和的。同时,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需要多元主体参与来保证各主体优势的发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官民共治模式下,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及职业院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及角色定位,能够保证各方利益的契合,通过权责对等、利益驱动以及民主协商,可以促进官民共治模式的构建及运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军平
在终身教育理念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模式是多元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我国部分地区依照本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水平,探索出衔接拓展性、融通互换型、多级多元型三种典型模式。尽管这三种模式在路径、方法上各有差异,但均体现了破解断头教育的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及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从具体运行看,三种模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终身教育理念下,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模式,必须要做到科学定位、精准规划,改革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以及在纵向、横向两个方面延伸职业教育覆盖范畴,确保终身教育理念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唯 郭扬 马树超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但要到2020年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建立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通过增强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内在协调性三个基本路径,积极探索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结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体系 建设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鹏顺
准确把握现代性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现代性既要体现终身学习理念、人本主义思想、知识分类与转换理论,又要体现产业的现代特征。在进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时,要体现体系的开放性、整体性、动态性。此外,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应体现世界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在把握现代性内涵的基础上,应架构体系,改善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环境,加强产教融合,加上中央政府和区域政府的共同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内涵 建构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贾旻
"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延伸。何谓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表现为何种类型以及如何构建?这些既是职业教育治理研究必须追问的理论问题,也是影响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所在。按照教育决策权力的分配方式,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表现为层级式、分权式与协商式3种主要形式。协商式治理体系符合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衡量标准,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表征。因此,协商治理成为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合理路径,应该遵循"明确资本、搭建平台、理性表达、民主决策和形成规则"的治理逻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治理体系现代化 协商治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南旭光
在以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以智能科技、数字经济、信息社会为表征的智能化时代,将对职业教育治理的内涵和外延带来深刻影响,催生着治理体系、组织形态、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产生变革,这会让职业教育的传统治理模式沿着智能化时代的技术及社会逻辑向智慧治理、循数治理、动态治理、整体治理和协同治理转化。推动智能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应从建构智慧治理支撑环境、变革职业教育组织结构、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框架、培育多元主体自我治理、完善职业教育的元治理等几个方面设计推进路径,以期架构职业教育治理新框架并打造出新的治理生态,为职业教育治理实践提供理论解释和思路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彩霞 檀祝平
高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搭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立交桥。高职教育应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服务宗旨,树立终身教育观、人力资本积累观、大职业教育观等,针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呈现的获益群体受限、职业人才供求不一、实现形式僵化单一等突出问题,重新定位其自身功能,在教育、经济、社会领域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以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云飞 徐涵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工匠精神"是匠人们基于高技能水平,在工作过程中所渗透出的"德、研、新、艺"的职业精神。社会对"工匠精神"的不当使用有时出现以偏概全或肆意滥用的现象。"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形成了教学盲点。通过围绕职业教育内外部环境,正读"工匠精神"、分析"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缺失缘由,重塑"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深切召唤。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缺失缘由 路径重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国光
政府和市场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股重要力量。职业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和市场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和限度。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原则,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既不能政府全包,又不能完全推给市场。一方面要明确政府在宏观层面保障措施,包括法制建设、政策保障、经费保障管理监督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另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从职业教育微观层面退出。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政府 市场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叶雯 贺世红
随着教育信息化从1. 0时代进入2. 0时代,以信息化推动高校治理现代化已成为教育善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存在政府角色缺失、高校自治能力弱、社会参与度不足、互联网运用水平偏低等问题。多元共治模式下,搭建大数据技术维度平台、政府顶层设计制度平台、学校自治基础平台、社会参与多元主体平台才能实现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教育现代化善治模式。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 多元共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进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有治理现代化相匹配,从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尤其是瓶颈问题出发,形成解决问题的价值导向、体制活力、制度保障以及运行能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治理现代化,可以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实施路径三个方面深入解析。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治理现代化 基本内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卉 郑育琛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应用性、发展性、终身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内在使命是内在一致的。独立学院积极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是应对日益严峻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终身教育的准确选择,是吸取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先进经验的理性选择。在国家积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应更新理念,明晰办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政府应为独立学院提供更加宽松有利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景贵 尹伟
江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历经加快发展、优化发展和创新发展等三个基本阶段。围绕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目标,江苏通过扩大职业教育的覆盖面、促进职业教育的均衡公平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开放合作水平、加强职业院校的优质资源建设、加大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力度、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等措施,使江苏职教步入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江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现代职业教育"为宗旨,基本策略是,彰显"大职教观"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目标和运行机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增强现代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推进职业教育体系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江苏改革创新 构建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振中 谭明
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江苏在职业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和形成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系列理念,通过增强职业教育的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和系统的协调性,逐步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仍需要反思,在满足普遍需求的同时,也应满足更高需求;在做好中高职衔接的同时,也应积极试点高职本科;在普遍内涵发展的同时,也应强调优质高职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明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治理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回顾概念衍生,把握治理核心要义及其应用领域;观其理论演变,汲取思想内核、发展动态和工具方法;概览教育治理研究,历经政府、市场或更迭交替或共同协作之规律变化,不同政体下出现种种有益探索,但体制改革、权利划分、公平效率等问题弥久难决。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亦面临一系列重大滞障,尚缺乏治理理论指导下的系统研究,需要我们以体系构建与能力提升为重点,围绕组织结构设置、权责机制建设、工具方法运用和指标体系设计深入思考,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框架,拓展治理理论应用范围,为我国社会发展服务,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研究有其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治理理论 教育治理 职业教育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