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6)
- 2023(7860)
- 2022(6619)
- 2021(6372)
- 2020(5380)
- 2019(12881)
- 2018(13086)
- 2017(23184)
- 2016(14252)
- 2015(16776)
- 2014(17641)
- 2013(16543)
- 2012(15639)
- 2011(14312)
- 2010(14915)
- 2009(13306)
- 2008(13612)
- 2007(12856)
- 2006(11021)
- 2005(10105)
- 学科
- 济(49482)
- 经济(49432)
- 管理(33233)
- 业(31667)
- 企(24374)
- 企业(24374)
- 方法(24115)
- 教育(21207)
- 数学(21062)
- 数学方法(20797)
- 中国(19469)
- 农(16177)
- 财(13689)
- 学(13518)
- 理论(13260)
- 农业(10639)
- 业经(10281)
- 地方(10269)
- 教学(9861)
- 制(9784)
- 贸(9455)
- 贸易(9452)
- 易(9122)
- 和(8342)
- 务(8270)
- 财务(8247)
- 财务管理(8210)
- 技术(7726)
- 发(7681)
- 企业财务(7661)
- 机构
- 大学(200364)
- 学院(198484)
- 济(70493)
- 研究(68583)
- 经济(68471)
- 管理(66255)
- 理学(55955)
- 理学院(55162)
- 管理学(53920)
- 管理学院(53503)
- 中国(46340)
- 京(44675)
- 科学(42524)
- 范(36991)
- 师范(36731)
- 所(35934)
- 教育(34702)
- 财(34205)
- 江(33986)
- 农(33662)
- 研究所(32356)
- 中心(31152)
- 师范大学(29663)
- 北京(29239)
- 业大(28649)
- 技术(27976)
- 州(26735)
- 财经(26660)
- 农业(26497)
- 职业(24624)
- 基金
- 项目(119826)
- 研究(96110)
- 科学(93068)
- 基金(79659)
- 家(67857)
- 国家(67069)
- 科学基金(55507)
- 社会(54725)
- 教育(53680)
- 社会科(51316)
- 社会科学(51298)
- 省(50220)
- 编号(44684)
- 划(43579)
- 基金项目(41391)
- 成果(39097)
- 课题(34317)
- 自然(33889)
- 资助(33167)
- 自然科(32991)
- 自然科学(32979)
- 自然科学基金(32363)
- 重点(28692)
- 年(28632)
- 部(28097)
- 发(27251)
- 项目编号(25882)
- 性(25524)
- 规划(25212)
- 创(24632)
- 期刊
- 济(80969)
- 经济(80969)
- 研究(67604)
- 教育(59407)
- 中国(50401)
- 农(30163)
- 学报(29931)
- 财(28769)
- 科学(25626)
- 技术(24290)
- 大学(23097)
- 管理(21702)
- 农业(20187)
- 学学(19808)
- 职业(17105)
- 融(14853)
- 金融(14853)
- 业经(13988)
- 财经(13304)
- 经济研究(12248)
- 图书(11676)
- 技术教育(11623)
- 职业技术(11623)
- 职业技术教育(11623)
- 经(11498)
- 业(11232)
- 坛(11199)
- 论坛(11199)
- 问题(10906)
- 版(9755)
共检索到310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程伟 王征兵 陈遇春
本文论述了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概念和现阶段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研究的必要性:有助于掌握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完善农民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提高农民职业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有助于促进农民职业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文章最后提出了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是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蓝洁
课程本质理论发展的历程呈现两极化约的样态。结合职业教育课程的历史起源和时代特征,重构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本质应是现代职业伦理价值追求的载体,其通过课程内容、活动、目标等要素承载现代职业伦理价值对工作世界、职业定向、岗位能力的具体规定性。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课程 本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广林
本质是指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根本区别。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做出不同的界定,既有实践性、社会性、职业性、多样性之说,也有高技能性、技术性之论,揭示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局部的真。从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来看,应用性应是其本质属性,以此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本质属性 应用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侯佳 李兴军
文章分别从决策者、学术界和实践者三个角度,对当前关于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基于不同认识角度和立场,以不同的职业教育、职业概念观念为前提去探求职业教育属性必然会出现众说纷纭的现象。从学术界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众多观点的争论来看,其逻辑起点经历了从教育学的大职业教育,到职业领域,再到工作体系的三大转变,研究者的视域逐步开始聚焦。目前来看,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发展观是研究者的共识。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本质属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正明 蒋婷
准确理解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是解决目前概念混乱的主要途径。文章在分析区域品牌基本特点和澄清认识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是区域和产品的不可分离性、区域品牌本质属性的产品支撑是农产品、区域品牌本质属性的实现要从形成过程开始的观点,并设计了区域品牌形成过程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
区域品牌 本质属性 农产品 产业集群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良 梁卿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许多哲学家都曾对"本质"概念进行界定。这些观点彼此存在很大分歧,但一致同意,本质就是决定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原因。马克思不仅对此表示赞同,而且将事物的本质分为现实本质和理想本质。分析表明,现代职业教育的现实本质就是培养掌握特定技艺的职业人,而其理想本质则是通过传统职业技能培训和学术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融合,培养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职业人。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本质 理想本质 现实本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琳 李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振元
《规划纲要》提出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命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现代性,即相对于传统职业教育,要建立一个现代的职业教育体系;二是系统性,即相对于此前不成体系的职业教育,要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些都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的羁绊,进行新的系统思考和设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贾旻
现代社会的合理性意指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的统一。从主体合理性、目的合理性、形式合理性以及结果合理性等方面审视行业协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行为或活动发现:行业协会是基于契约形成的经济社会组织,处于国家、市场与社会的边缘;行业协会参与治理的宗旨与使命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参与治理是行使社会权力的行为,目的是促成民主、公平与效率价值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
行业协会 现代职业教育治理 合理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智行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现代性,应具有当前世界职业教育"现代性"的共性特征,又体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阶段的个性特征。其具体体现在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上,体现在教育行为对学习者、职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的适切上,体现在职业教育人民满意、社会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效果上。现代职业教育现代性的实质是职业教育的适切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性 适切性 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贾旻
"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延伸。何谓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表现为何种类型以及如何构建?这些既是职业教育治理研究必须追问的理论问题,也是影响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所在。按照教育决策权力的分配方式,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表现为层级式、分权式与协商式3种主要形式。协商式治理体系符合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衡量标准,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表征。因此,协商治理成为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合理路径,应该遵循"明确资本、搭建平台、理性表达、民主决策和形成规则"的治理逻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治理体系现代化 协商治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金土
职业教育必须是一种在教育层次、培养目标、办学主体、教育形式等方面提供多种选择,满足多种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教育。这既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层次 培养目标 办学主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春燕
高职扩招百万的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将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由学龄段生源进入学龄段生源与社会生源共生共长的新常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经验,通过实施"行业+业内领先企业"产教融合,由浅层次校企育人向校企"双主体"育人转变;实施"指导性路径"培养机制,由整体性人才培养方案向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转变;实施与学习者水平适恰的课程改革,由传统课程设置转向突出实践应用项目课程和增加补偿性课程转变;实施与学习者背景相适应的教学改革,由限定学制向弹性学制、灵活学习转变;建设专兼分工协作的师资团队,由兼职教师替补向大力培育企业兼职教师转变的五方面转变应对生源结构的新常态,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教育 生源结构 新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