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85)
2023(3999)
2022(2957)
2021(3191)
2020(2465)
2019(5732)
2018(5877)
2017(9036)
2016(6597)
2015(7883)
2014(8000)
2013(6663)
2012(6059)
2011(5558)
2010(5793)
2009(4405)
2008(4284)
2007(3980)
2006(3467)
2005(3322)
作者
(13627)
(11131)
(11128)
(10831)
(7110)
(5336)
(5332)
(4698)
(4325)
(4262)
(3903)
(3766)
(3673)
(3666)
(3654)
(3500)
(3497)
(3476)
(3419)
(3239)
(3178)
(2876)
(2791)
(2720)
(2685)
(2666)
(2552)
(2375)
(2355)
(2317)
学科
教育(19700)
(12889)
经济(12877)
中国(12299)
管理(9212)
理论(8697)
教学(8640)
(8071)
(5407)
(5252)
企业(5252)
学法(5001)
教学法(5001)
方法(4914)
(4875)
(4609)
学理(4484)
学理论(4484)
发展(4312)
数学(4237)
(4185)
数学方法(4152)
农业(3789)
技术(3779)
学校(3769)
研究(3755)
(3712)
(3684)
高等(3619)
思想(3524)
机构
大学(73556)
学院(72484)
教育(29140)
研究(27991)
(22223)
师范(22165)
(19507)
经济(18746)
师范大学(18298)
管理(17994)
(17702)
职业(17606)
技术(15745)
科学(15512)
理学(14982)
理学院(14644)
管理学(14164)
管理学院(13969)
中国(13822)
(13456)
(13392)
研究所(12197)
职业技术(12195)
北京(12168)
中心(11162)
教育学(11153)
技术学院(10648)
(10190)
(10168)
(9933)
基金
项目(43543)
研究(43083)
科学(35552)
教育(31328)
基金(25667)
社会(22694)
编号(22028)
社会科(21111)
社会科学(21107)
(20870)
国家(20465)
成果(20190)
(20018)
课题(19727)
(18773)
(17542)
科学基金(16823)
规划(14099)
基金项目(12556)
项目编号(12495)
(12453)
重点(11917)
(11891)
(11777)
(11274)
教育部(11265)
研究成果(11153)
年度(11010)
(10386)
(10357)
期刊
教育(53758)
研究(33235)
中国(28675)
(22499)
经济(22499)
职业(16299)
技术(14580)
技术教育(11149)
职业技术(11149)
职业技术教育(11149)
学报(8384)
大学(8210)
(7979)
(7844)
科学(7106)
(6895)
论坛(6895)
管理(6824)
高等(6036)
成人(5757)
成人教育(5757)
农业(5696)
学学(5663)
职教(5316)
高等教育(5097)
(5066)
图书(4352)
发展(4131)
(4131)
财经(4014)
共检索到124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建中  
过去10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开展了37所示范软件工程学院和109所示范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改革工作。"示范软件"是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的示范工程,所有示范学院都建在以清华、北大为首的研究型大学,其培养目标是面向软件产业职场需求的国际化复合型软件工程师;"示范高职"则是在高等专科层次、包括所有专业在内的示范工程,其培养目标是面向职场需求的技师技术员和各行各业的中等专业人才。这两种不同层次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成明  
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以及世界范围内教育与培训改革的浪潮,国家出台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未来五年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绘制了新的蓝图。在此背景下,面向"十三五"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急需立足自身现状,积极配合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推进步伐,以职教强国建设为发展定位,并通过强化自身服务能力、提升世界竞争力、凸显中国特色来使得职教强国的内涵在促进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有效支撑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个体自由幸福生活以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得以深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义丹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这是21世纪以来我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要的、科学的认识和论断。面向人人,就意味着职业教育是贯穿于人一生的教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应当体现为不同的目的和任务;对整个现代人群而言,职业教育又是面向全体的,它是每个现代人都应受的教育;相较其他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更加开放的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宾恩林  徐国庆  
基于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的历史演进逻辑和智能化时代生产体系特征分析,发现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在手工业时代具有突出以技能辅助谋生、在大工业时代具有突出工作体系和在信息化时期具有突出趋于多元的面向过程特征,然而智能化时代却面临面向过程观念的解构。所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逐步面临时间差、实践差、思想差和内涵差的面向过程观观念困境,并且开始创新组织观念,转向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的面向对象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步雅芸  
小规模私人在线课程"SPOC"是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融合,其定位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功能完全吻合。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资源库的建设须符合科学实用、共建共享和标准化三大主要原则,做到资源碎片化、课程项目化、运行系统化。同时,在利用资源库进行教与学的过程中,SPOC的混合式教学、学习过程监控、智能化评价等关键环节可结合其中,推动泛在式在线教育的教学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茂  
文章在全方位地研究英国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的核心课程、课程体系的认定、社会协调作用及专业规范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世界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培养“就业能力”为核心,构筑了面向“就业能力”的专业核心竞争力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LIS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是未来各高职院校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善学  
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手段,对于经济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政府及行业为发展职业教育做出了许多积极努力。然而我们仍然看到职业学校招生困难问题比较普遍,职业教育还没有成为当今社会青年人求学的理想选择,政府职业教育政策没能带来与其重视程度、投入力度相称的成效。职业教育涉及较多的利益相关者,链接教育界和职业界,大家需要共同构筑对于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认同。加强文化认同是当前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完善相关制度的迫切需要,是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成就感和实际获得感的关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良  梁卿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许多哲学家都曾对"本质"概念进行界定。这些观点彼此存在很大分歧,但一致同意,本质就是决定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原因。马克思不仅对此表示赞同,而且将事物的本质分为现实本质和理想本质。分析表明,现代职业教育的现实本质就是培养掌握特定技艺的职业人,而其理想本质则是通过传统职业技能培训和学术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融合,培养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职业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晶  
职业教育"善"的本真蕴涵于促进工业化过程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善"和提升学习者职业生存境界的个体"善"。工具理性挤压现代职业教育的向善性,职业教育呈现出技术理性取代人文精神、技术培训统驭人格发展的现状。突破工具理性的桎梏,现代职业教育应着眼于使人幸福的职业准备,在情感浸润中融合职业认同与职业定向,基于行动逻辑整合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以回应职业教育向善的诉求,促进职业教育善的回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伟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犹如高等教育的两翼,二者结合与融通,共同助力于高等教育的腾飞与发展。通识教育在我国有十余年的研究历程,研究成果丰硕,为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理论借鉴。本文从高校通识教育内涵、目标及其价值归旨出发,探索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新路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榕明  
终身教育是世界教育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人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们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终身教育思想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广泛的国际教育思潮,已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薏琳  
实施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产教联盟协同育人是产教融合的组织和表现形式。加强产教联盟协同育人,有利于完善我国技术技能人才育人体系、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对建设现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面对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应加快基于产教联盟的信任机制、协同机制和育人机制构建,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综合保障、创新育人模式等路径发力,构建完善的产教联盟协同育人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小青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力量:在发展特征上,其要具有高水平的支撑经济能力、高质量的现代职教体系、高标准的人才培养能级、高效能的产教融合实力;在发展逻辑上,要对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遵循规模与质量相统一、兜底与赋能相统一、技能与德育相统一、升级与创新相统一、内生与外联相统一的基本逻辑;在发展路向上,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目标,丰内涵以实现发展的新质量、强类型以建构发展的新体系、优治理以生成发展的新生态、促开放以贡献发展的新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志纯   陈昌  
职业教育的双重逻辑是指职业教育以“内转”和“外推”兼存为发展逻辑,两者是职业教育的“一体两面”,但又存在不同的路径取向。其中,职业教育“内转”的一面注重人的生命价值,强调教育性,发展人的潜能,实现“育人”“;外推”的一面注重发挥职业教育的技术理性,强调社会价值,凸显社会属性,以实现“服务”。当前职业教育的双重发展逻辑发生异化,使职业教育难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对此,应当根据我国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双重逻辑,以实现职业教育“内转”取向与“外推”取向的高质量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