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
2023(1426)
2022(1202)
2021(1202)
2020(912)
2019(2212)
2018(2298)
2017(3740)
2016(2450)
2015(2870)
2014(2762)
2013(2367)
2012(2158)
2011(1916)
2010(1877)
2009(1353)
2008(1264)
2007(1064)
2006(839)
2005(688)
作者
(5563)
(4569)
(4510)
(4328)
(2928)
(2181)
(2111)
(1774)
(1765)
(1707)
(1599)
(1549)
(1458)
(1430)
(1408)
(1390)
(1384)
(1356)
(1348)
(1279)
(1199)
(1172)
(1152)
(1074)
(1039)
(1034)
(1012)
(1001)
(1000)
(1000)
学科
(4507)
经济(4504)
教学(4166)
理论(3429)
管理(3357)
学法(3090)
教学法(3090)
教育(2981)
学理(2840)
学理论(2840)
(2712)
地方(2373)
(2272)
中国(1809)
(1766)
企业(1766)
研究(1618)
农业(1522)
技术(1466)
地方经济(1150)
业经(1114)
方法(1004)
(1002)
(966)
环境(892)
学校(890)
研究生(881)
数学(853)
工作(824)
数学方法(818)
机构
学院(25654)
大学(22986)
研究(8048)
管理(6925)
职业(6320)
技术(6157)
理学(5775)
理学院(5679)
(5525)
管理学(5483)
科学(5471)
管理学院(5435)
(5411)
(5280)
师范(5232)
经济(5194)
中国(4992)
(4852)
教育(4685)
(4534)
职业技术(4500)
技术学院(4408)
业大(4004)
师范大学(4003)
中心(3959)
(3930)
(3878)
研究所(3600)
农业(3525)
(3304)
基金
项目(17602)
研究(15802)
科学(12947)
基金(9537)
教育(9529)
(9042)
编号(8375)
(8108)
国家(7989)
(7234)
社会(7100)
课题(6789)
科学基金(6586)
社会科(6519)
社会科学(6517)
成果(6506)
(6186)
基金项目(5259)
规划(4569)
重点(4499)
项目编号(4434)
自然(4132)
(4117)
(4041)
自然科(4015)
自然科学(4014)
(4013)
自然科学基金(3914)
(3905)
(3880)
期刊
教育(11403)
中国(8295)
(7503)
经济(7503)
研究(7265)
技术(5070)
职业(4826)
(4209)
学报(3618)
技术教育(3563)
职业技术(3563)
职业技术教育(3563)
农业(3107)
科学(2869)
大学(2772)
(2315)
论坛(2315)
学学(2289)
(2145)
图书(2144)
管理(2127)
(1841)
(1802)
职教(1672)
成人(1574)
成人教育(1574)
业经(1539)
书馆(1472)
图书馆(1472)
资源(1455)
共检索到39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雍君  邓举青  
专本沟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以课程衔接为着力点构建专本贯通的培养体系,将实现职业教育专科阶段与本科阶段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以及培养手段等多个方面实现顺畅沟通与紧密衔接。通过推动专、本院校教师合作组建协同培养共同体,构建校企协同创新项目化实训体系,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现代化专本衔接课程与教学资源,确保专、本课程衔接工作得到落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坤  陈粟宋  
中高职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了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衔接、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3+1"专本衔接等三种中高职衔接模式,并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初步建立了衔接培养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傅敏燕  周桂瑾  胡俊平  
专业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在开展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项目过程中存在培养定位不明确、校企合作不充分、职教特色不突出等现实困境。为此,需要明晰培养定位,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深化产教融合,解决选择什么路的问题;强化职教类型,解决体系怎么建的问题。本科层次高职专业建设路径是:坚持顶层设计,明晰本科层次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坚持产教融合,夯实本科层次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基础;成果导向,系统构建本科层次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云峰  王富荣  马乔林  
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高职与本科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建构和衔接是关键。本着学科立体、生态发展的理念,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3+2)专业以课程体系的衔接为出发点,突出职业性、整体性、合作性和实时性,采取倒三角形课程衔接结构,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制和学分一贯及互通的转阶段考核制度,构建出一套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衔接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济群  
在深入学习中高职教育衔接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与中职学校共同探索"2+3"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编制、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学环节的组织、教学过程的监控、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抓好衔接,确保"2+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莹雪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实施计划以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做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小玲  李继明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对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调研与分析,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以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强调以就业岗位中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专业实践技能和顶岗实习培养为关键环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云峰  季本山  
随着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的推进以及试点专业的开设,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高职与本科院校要从制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策略着手,明确课程体系衔接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现状、研究重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等,构建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衔接机制,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乔毅  
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详细说明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和岗位目标,介绍了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结合教学模式及手段的改革,总结了学校在物流管理专业改革实践中取得的相关成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成明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进行了"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高职、中职、非遗传承基地(工艺美术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三维协同,在招生模式、教学资源、学生培养方面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工艺美术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瑞芬  
对中高等职业院校的衔接现状进行了论述,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教育改革经验,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专业结构布局的衔接、课程教材体系的衔接、教育教学过程的衔接、行业指导作用的衔接、评价模式改革的衔接、教师培养培训的衔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促进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推动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做出有益地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国利  周东恩  
幼儿园教师"校园"双主体培养,是指在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作为供给方的院校与作为需求方的幼儿园都成为幼儿园教师培养的主体,共同发挥主体作用。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借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念,自2009年以来,在幼儿园教师教育实践中探索并实施了"校园"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幼儿园等幼教机构在幼儿园教师培养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幼儿园作为幼儿园教师的需求方,通过"订单班"的建立,开始关注学校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并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课程建设与实施等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全过程,"订单班"成为幼儿园教师"校园"双主体培养的主要载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佳圣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综合性高职院校特点,结合区域历史文化优势,探索了"三融四层多维"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永莲  周璇  王朔  
职业教育作为与农村地区发展有紧密联系的教育主体,因其具有普惠性的特点,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在为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精准扶贫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二者具有双向利益共生的关系。基于共生理论,文章构建了"智志双扶、双向受益"的精准扶贫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并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准扶贫实践为例,探讨职业院校在"双向并进"的指引下,围绕"双轮驱动",推动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宇  牛慧  朱学荣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是由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价值生成系统。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团队基于神经认知理论、行为学理论等多学科领域的新成果,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整合优化校内外教育资源,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