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7)
2023(8012)
2022(6578)
2021(5779)
2020(5050)
2019(11645)
2018(11501)
2017(22536)
2016(12455)
2015(14310)
2014(14467)
2013(14527)
2012(13821)
2011(12549)
2010(12613)
2009(11698)
2008(11949)
2007(11072)
2006(9398)
2005(8429)
作者
(38759)
(32646)
(32566)
(31068)
(20399)
(15604)
(14916)
(12832)
(12029)
(11574)
(11096)
(10861)
(10257)
(10240)
(10238)
(10234)
(10178)
(9682)
(9360)
(9248)
(8262)
(8135)
(8078)
(7412)
(7350)
(7309)
(7224)
(7164)
(6653)
(6533)
学科
(59570)
经济(59521)
(34501)
管理(33314)
方法(26991)
(26678)
企业(26678)
数学(23768)
数学方法(23579)
(17553)
中国(14201)
地方(13628)
业经(13407)
(13351)
(12702)
农业(11681)
环境(10246)
产业(10209)
(10018)
贸易(10017)
(9746)
(9638)
(9236)
技术(9020)
(7922)
银行(7895)
理论(7773)
(7688)
金融(7686)
地方经济(7607)
机构
学院(188743)
大学(187468)
(79778)
经济(78142)
管理(70708)
研究(65711)
理学(60829)
理学院(60126)
管理学(59062)
管理学院(58718)
中国(48102)
科学(42260)
(39606)
(36496)
(34587)
(34536)
研究所(31680)
业大(30642)
中心(30437)
(29211)
农业(29058)
财经(27813)
(25062)
经济学(24908)
北京(24848)
(24798)
师范(24541)
(23382)
(22969)
经济学院(22829)
基金
项目(125813)
科学(98308)
研究(90105)
基金(89811)
(78901)
国家(78282)
科学基金(65943)
社会(56778)
社会科(53925)
社会科学(53906)
(50786)
基金项目(48214)
(42456)
自然(42286)
自然科(41213)
自然科学(41199)
自然科学基金(40461)
教育(40361)
编号(36430)
资助(36048)
(29352)
重点(29101)
成果(28933)
(27417)
(26299)
课题(25414)
创新(24658)
科研(24350)
计划(23965)
发展(23531)
期刊
(87386)
经济(87386)
研究(52592)
中国(33698)
(33020)
学报(31715)
科学(28825)
(26660)
管理(23374)
大学(23123)
农业(22368)
学学(21985)
教育(16774)
技术(16737)
业经(15479)
(14350)
金融(14350)
经济研究(13915)
财经(13625)
(12440)
问题(12358)
(11828)
技术经济(10625)
统计(9744)
商业(9660)
(9609)
科技(9094)
(9022)
(8976)
资源(8886)
共检索到272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晓卫  叶阿忠  陆峰  
为探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现状、空间差异、分布动态演进及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效应,论文基于变异系数—层次分析法测度绿色产业发展水平,通过空间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Kernel密度估计分析其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继而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正在快速提升,但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及"俱乐部"发展特征,东、中、西部地区呈梯度递减演进趋势,且整体及东、西部地区具有明显多级分化现象;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整体及东、中部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对西部地区则有抑制作用。对此,应充分重视绿色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分布特征及数字普惠金融异质性支撑作用,强化省份间的区域协调发展效应,实现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晓卫  叶阿忠  陆峰  
为探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现状、空间差异、分布动态演进及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效应,论文基于变异系数—层次分析法测度绿色产业发展水平,通过空间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Kernel密度估计分析其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继而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正在快速提升,但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及"俱乐部"发展特征,东、中、西部地区呈梯度递减演进趋势,且整体及东、西部地区具有明显多级分化现象;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整体及东、中部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对西部地区则有抑制作用。对此,应充分重视绿色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分布特征及数字普惠金融异质性支撑作用,强化省份间的区域协调发展效应,实现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孔德新  黎泽潮  
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而绿色广告则通过代言绿色产品、推进绿色生产、传播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减少"广告冲突",彰显了现代广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功能。本文即从绿色广告的内涵、特征及功能出发,探析绿色广告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伟  
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体系外部市场绿色化趋势和内部生产要素高端化趋势,并通过外部市场需求和内部生产要素的新变化研究了我国产业体系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的规律,以及我国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特征,提出促进我国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定轩  牟春梅  
针对中国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关系研究的不足,在构建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演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理论提出了二者共生特征实证分析方法,在收集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建筑项目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建筑处于产业成长期,传统建筑处于产业成熟期,二者之间共生关系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绿色建筑对传统建筑的影响大于传统建筑对绿色建筑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綦建红  马雯嘉  赵雨婷  耿亮  
通过采用2011—2018年Zephyr全球并购数据库中的电力和天然气类跨国并购数据,本文不仅基于复杂网络视角构建了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网络,而且运用ArcGIS和Gephi软件从网络结构和网络节点两方面分析了该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网络具有小世界性和无标度特性,但是其网络结构趋于松散,整体复杂性减弱;网络格局由单核主导向多核联动转变,绿色能源网络的覆盖面正在不断扩大和延展;双边投资关系越多的国家越有可能成为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网络的中心,在网络中占据较强的控制优势和可达性。因此,完善绿色能源扶持体系、提高项目融资可得性和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我国争取国际绿色能源市场话语权和决策权的必然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定轩  牟春梅  
针对中国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关系研究的不足,在构建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演化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动力理论提出了二者共生特征实证分析方法,在收集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建筑项目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建筑处于产业成长期,传统建筑处于产业成熟期,二者之间共生关系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绿色建筑对传统建筑的影响大于传统建筑对绿色建筑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硕毅  张营营  何爱平  
在考虑信息资源投入,并将外部环境及随机误差项纳入模型的条件下,文章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我国2008—2020年的真实绿色创新效率,并研判其空间特征。研究发现:我国真实绿色创新效率以2012年为折点先降后升,呈“东—中—西”梯次分布,中部潜力最大;空间差异上,总体区域差距较大,但差距正在缩小,西部组内差距最大,“东部—西部”区域间差距最显著;空间收敛上,存在显著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条件收敛速度呈“中—东—西”排序,相同因素对不同区域收敛速度的调节效应不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伟勇  
文章基于2000—2019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分析工具以及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我国城市绿色创新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研究期内,排名靠前的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均衡发展,排名靠后的城市则存在发展短板问题。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空间分布格局再现“胡焕庸线”和“绿色创新马赛克”,呈“四核两带多点”的分布特征。第二,城市绿色创新表现出很强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关联程度逐年提升。东部沿海城市多位于高值集聚区域,中西部城市多位于低值集聚区域和异质性区域。第三,环境规制与城市绿色创新存在“U”型曲线关系。财政科技支出、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地和周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此外,城市绿色创新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牛秀明  石君  艾振  
从我国绿色货运实践入手,首先就政府层面推进的"中国绿色货运行动"发展历程与初步成果进行了分析,其次从企业层面,对京东的"青流计划"、菜鸟绿色联盟的"绿动计划"、长通物流的"绿巴计划"以及传化易货嘀联手悟空丰运打造的"空陆联运项目"的基本情况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了我国绿色货运当前呈现的基本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国宇  
建立信息熵模型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差异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信息熵值进行产业发展类型区划分,讨论绿色食品产业地区结构的均衡程度及其与产业发展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地区结构具有显著的"不均衡"特征,其发展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地区优势不明显。特别是2007年以后,信息熵呈收敛下降趋势,表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处于成长阶段,产业发展的地区分布结构有待调整与优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龙海雯  
基于绿色产业现代化、绿色生活现代化、绿色生态现代化、绿色经济现代化四个维度构建中国绿色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各省份2000—2021年的绿色现代化水平,并运用泰尔指数、局部莫兰指数等方法探析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绿色现代化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全国和各区域绿色现代化的总体差异随着时间推移均逐步减小,并且呈现正向集聚的空间特征;全国及各区域的绿色现代化水平都不存在σ收敛,但均支持β收敛机制。据此,提出打造一体化绿色治理示范区、实施绿色现代化协同发展方案、探索区域绿色合作新模式的政策建议,为提升绿色现代化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黎明  于翠凤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构建文旅融合指标体系,运用ESDA、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考察2004—2017年中国31个省份及分区域的绿色文旅融合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绿色文旅融合发展整体表现为基本协调,区域发展存在较明显差异,西南及西北地区轻度失调,华北、华中及东北基本协调,而华东及华南达到中度协调状态。(2)绿色文旅融合发展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梯度递减趋势,存在明显空间分异。(3)绿色文旅融合协调度呈现空间集聚,整体上呈良好发展态势,但区域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分异。(4)旅游产业基础、文化产业基础、绿色文化消费、旅游产业收入、文化产业经营对绿色文旅融合协调发展具有较强贡献率,而旅游环境建设的贡献率则较小。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毛晓庆   邬自正  
<正>2023年7月14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对外正式发布符合《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的首批中国存量绿色债券清单。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牵头专家组参与该项工作,共筛选出193支符合《共同分类目录》的银行间市场绿色债券(以下简称“《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随着《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清单的发布,预计将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尤其是欧洲机构投资中国绿色债券,进一步促进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