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3)
2023(9175)
2022(7369)
2021(6631)
2020(5276)
2019(11801)
2018(11755)
2017(21155)
2016(11827)
2015(13309)
2014(13654)
2013(13151)
2012(12546)
2011(11631)
2010(11914)
2009(10861)
2008(10778)
2007(9903)
2006(9144)
2005(8604)
作者
(36762)
(30421)
(30370)
(28530)
(19431)
(14515)
(13848)
(11903)
(11804)
(11080)
(10504)
(10312)
(10078)
(9902)
(9891)
(9390)
(9076)
(8885)
(8847)
(8639)
(7989)
(7660)
(7534)
(7165)
(7021)
(6987)
(6916)
(6650)
(6437)
(6296)
学科
(52158)
经济(52093)
管理(29473)
(28001)
(20626)
企业(20626)
中国(20509)
地方(19599)
(16966)
业经(14238)
方法(12054)
(11883)
(11748)
农业(11695)
(10981)
(10975)
金融(10974)
银行(10949)
(10873)
(10757)
地方经济(10756)
(9772)
理论(9643)
数学(9236)
(9190)
数学方法(9066)
环境(8607)
(8361)
发展(8205)
(8175)
机构
学院(169476)
大学(165373)
研究(67864)
(65474)
经济(63751)
管理(56908)
中国(51435)
理学(46589)
理学院(45947)
管理学(44981)
管理学院(44667)
科学(42552)
(38385)
(36193)
(33521)
研究所(32498)
(31466)
中心(29820)
(29038)
(26041)
农业(25949)
师范(25704)
业大(25288)
北京(25115)
(24972)
(23642)
(23536)
财经(22910)
技术(22464)
(20511)
基金
项目(105266)
科学(80872)
研究(80090)
基金(70420)
(62359)
国家(61720)
科学基金(50806)
社会(47869)
社会科(45129)
社会科学(45119)
(44775)
(37139)
教育(36672)
基金项目(36267)
编号(34151)
自然(30686)
自然科(29909)
自然科学(29897)
(29676)
自然科学基金(29296)
成果(29013)
资助(28423)
课题(26345)
重点(24600)
发展(23831)
(23423)
(21925)
(21520)
(21455)
创新(20489)
期刊
(88525)
经济(88525)
研究(56792)
中国(46681)
(33297)
教育(28942)
学报(28660)
科学(25600)
管理(24246)
(23176)
农业(22787)
大学(21263)
学学(19704)
(19161)
金融(19161)
技术(17709)
业经(16558)
经济研究(13856)
(11608)
问题(10968)
财经(10874)
图书(9766)
(9491)
职业(9149)
(8978)
论坛(8978)
科技(8589)
(8465)
商业(8293)
(8289)
共检索到287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罗仁坚  
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是指适应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地理要求,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实现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系统的总称。具体为:基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立形成符合区域经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各种运输方式优化配置的交通基础网络系统,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和合理的运输组织方式,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实现运输过程各个环节无缝连接的一体化运输系统的有机集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洪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和建设方针,就是要建立和完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改革开放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振明  
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支撑作用的关键。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环节,转变发展思路,加快完善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在供给约束的战略背景下,成渝经济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以规模扩张为主题、以要素投入为驱动力,存在发展绩效与发展目标相偏离、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发展思路应由"优先发展"向"平衡发展"转变,在时序、结构、资源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多个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综合协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熊琪颜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成为当前世界主流的运输模式。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内需市场和促进经济增长、以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我们的重要战略选择。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根本支撑,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又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条件。在这个背景下,加快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破解扩大内需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效抓手。高质量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从推动基础设施联网优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完善交通新业态监管体系和加强智库研究支撑等方面着手,形成交通运输政策合力,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志卷  张少卿  
在分析天津市面临的国际、国内及区域新形势对交通运输要求的基础上,总结了天津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并以创新升级、协调发展为核心,提出了完善以京津冀一体化为依托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松  罗勇  白洋  
综合运输体系在促进城镇要素跨域流动、支撑城镇经济协调发展、引导城镇产业合理布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县域经济增长和县域产业聚集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针对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新型城镇化与县域产业聚集关系入手,分析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对县域产业聚集发展的影响作用,提出了县域综合运输体系规划中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方妍  李文兴  王含春  
自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以来,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纲要》,各地、各部门都迅速行动起来。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本文旨在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综合运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围绕构建符合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运输协调发展体系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又好又快地实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作用。但是,我国的交通运输整体发展水平仍较低,交通运输各领域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还远不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月锐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交通设施已初具规模,但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相比,还比较落后。为此,在充分认识该地区在建立交通运输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确立与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发展战略,从系统整体上全面、协调、综合发展,以促进这一地区的开发和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阳  苏兵  张荔  张多加  
以陕西省的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作为综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弹性分析,对两者间的适应度进行测度。较好地解决了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两大多指标复合系统的评价问题,从而为实现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阳  郗恩崇  
文章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含义及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特点,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综合运输体系进行了综合性、多角度的量化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芹  曾祥麒  陈英  
科学系统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关乎高职院校发展方向和确保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针对当前高职课程评价体系中课程评价过分追求评价的效率和表面化,机械性和非人为化倾向严重等问题,构建起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基点,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网络为载体、工学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是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重远  
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文章针对创意产业的生产特点,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出5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通过调研问卷的形式,确定了各项指标权重。利用此指标体系对武汉和上海市的创意产业环境进行了综合比较,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德荣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大系统中一个庞大的子系统。这个系统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它们各有优势,在一定的环境与条件下有各自的合理使用范围。同时,它们又互相衔接、互为补充,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建立合理的运输结构,就是要以最少的社会支出来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运输的需求。一、我国运输结构的现状和问题建国以来,各种运输方式都有了一定的发展。1984年各种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达到135.87万公里,其中铁路营业里程5.17万公里,公路里程92.67万公里,内河通航里程10.93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焰   肖昭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