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1)
- 2023(5807)
- 2022(4463)
- 2021(3898)
- 2020(3019)
- 2019(6885)
- 2018(6592)
- 2017(12895)
- 2016(6591)
- 2015(7452)
- 2014(7681)
- 2013(7624)
- 2012(7392)
- 2011(6830)
- 2010(7212)
- 2009(6986)
- 2008(6728)
- 2007(6137)
- 2006(5870)
- 2005(5651)
- 学科
- 济(58061)
- 经济(58024)
- 管理(18552)
- 方法(16244)
- 业(16123)
- 地方(15823)
- 数学(13454)
- 数学方法(13381)
- 企(12337)
- 企业(12337)
- 地方经济(11985)
- 中国(11683)
- 业经(10739)
- 学(10108)
- 农(9885)
- 农业(7579)
- 财(7284)
- 经济学(7145)
- 理论(7137)
- 和(6521)
- 制(6501)
- 发(6367)
- 融(6346)
- 金融(6346)
- 环境(6338)
- 体(6017)
- 产业(5765)
- 银(5455)
- 银行(5450)
- 策(5368)
- 机构
- 大学(110701)
- 学院(110656)
- 济(60991)
- 经济(59985)
- 研究(42421)
- 管理(38963)
- 理学(32864)
- 理学院(32488)
- 管理学(32094)
- 管理学院(31877)
- 中国(31403)
- 财(26395)
- 京(22754)
- 科学(21995)
- 经济学(21194)
- 所(20979)
- 财经(20712)
- 研究所(18698)
- 经(18678)
- 经济学院(18670)
- 中心(17320)
- 江(16827)
- 财经大学(15111)
- 院(14786)
- 北京(14674)
- 范(14577)
- 师范(14509)
- 农(13238)
- 州(13060)
- 社会(12910)
- 基金
- 项目(64135)
- 科学(51484)
- 研究(49374)
- 基金(47538)
- 家(40222)
- 国家(39895)
- 社会(35254)
- 科学基金(34367)
- 社会科(33493)
- 社会科学(33486)
- 省(23942)
- 基金项目(23785)
- 教育(21955)
- 资助(19359)
- 划(19353)
- 编号(18709)
- 自然(18588)
- 自然科(18103)
- 自然科学(18100)
- 自然科学基金(17785)
- 成果(15843)
- 发(15792)
- 国家社会(15554)
- 重点(14847)
- 部(14708)
- 济(14327)
- 经济(14197)
- 发展(13753)
- 课题(13643)
- 展(13562)
共检索到180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熙保 王翊
本文以现代增长模型的演进为主线,考察了各个阶段的理论对经济增长动力的阐释,并以内生增长理论(包括“准内生增长”理论)为研究重点,试图通过其理论核心与成就(即技术内生化)、它的发展(即分工理论)以及不足(缺乏对制度因素的考察)找到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动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新增长理论 模型 索洛余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孙宁
一百多年前,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vich List 1789—1846)在诘难亚当·斯密经济增长理论的同时,将生产力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把斯密排斥出研究视野之外的技术、精神资本、政治与法律制度、文化心理等因素全部纳入生产力概念,以完全不同于古典学派的历史分析的理论方法与研究思路创立了自己的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伟林
经济增长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经济增长理论由经济增长的含义、特征、衡量、源泉等方面构成。经济增长模型和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问题。将制度视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古典经济学中早有所见,但是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则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新制度经济学为经济增长理论引入了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制度因素。马克思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型研究,可以说是现代经济学有关经济增长模型的源头,但是,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区别是巨大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丽姝
文章对分工、报酬递增和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的演进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斯密理论是通过拓展新的分工实现内生和自我持续增长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关于分工形式的划分推进了对于报酬递增机制的认识;杨格开创了分工、报酬递增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思路。内生增长理论以技术进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为核心,将分工和技术进步、知识积累紧密联系起来,以分工为重要分析框架论证报酬递增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实现,吸收和发展了分工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相关模型分别依循由古典经济学开创的两种分工观进行分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报酬递增 内生增长 迂回生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必达 高云虹
在古典经济学的增长理论中,自然资源被赋予了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然而,自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本决定论以及新增长理论的技术决定论以来,自然资源却被认为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不过,此阶段的相关理论仍然认为资源并非经济增长的阻碍力量。但是近些年来,发展经济学的"资源诅咒"假说却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反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极强的抑制作用,由此使得资源丰裕地区的增长速度慢于资源贫乏的地区。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制度变迁、合理利用资源租、充分发挥外国直接投资的正面促进作用或许是摆脱资源诅咒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经济增长 关系 资源诅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炎亮 林源
本文以Yang and Borland(1991)的内生分工演进模型为基础,将模型由比较静态分析发展到完全动态的分析,分析了分工水平的发展路径以及专业化程度、交易成本、分工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间的影响关系,发现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交易成本的变化、专业化程度的演进均为影响地区经济增长与分工演进的重要因素。在分工水平演进的不同阶段,分工水平、交易成本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具有不同的效果,而熟能生巧以及"干中学"所引致的专业化程度的演进则是不同地区分工水平演进的动力,同时也是影响分工水平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分工 超边际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德勇 许广月
本文在演化经济学的视角下,建设性地批判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试图建立一个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初步基准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新现代增长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骆永民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内,公共物品既能通过提高交易效率来促进分工演进并最终带来经济增长,也可通过改善劳动效率直接促进产出的增加,经济增长中的两难冲突发生于专业化经济和公共物品对劳动时间这一资源的争夺,资源的最终分配取决于三个重要的经济参数即专业化经济系数、公共物品的交易效率系数和劳动效率系数的大小和变化情况。文章最后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论证主要结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
公共物品 分工演进 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娄洪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分析研究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的理论,即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是由何种动力推动的理论。该理论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80年代之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分析研究和解释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经济、财政政策在世界新一轮经济快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维国 杜修立
本文结合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分析说明该领域国际上的最新发展和趋势,以及国内的研究现状,为我国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对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系统化和深入化。
关键词:
经济增长理论 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薇
经济增长不仅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更是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就不断地对经济增长进行探索。正是由于经济增长与全世界人民的福利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已经不能解释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理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促使我们探求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以更好地解释世界。因此,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进行探索,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经济增长的事实入手,首先界定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概念,然后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旭峰
土地合理利用是当代经济研究需要面对的现实。对于土地利用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思想演进过程中经历了一个"重视-忽视-重视"的循环。面对后工业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组织形式的巨大变化,正确的经济研究路径应当是吸收已有理论的科学洞见,重新估计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价值,建立土地利用的现代微观均衡分析体系,同时应将土地利用融入现代经济动态增长过程,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建立科学的土地利用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理论演进 土地利用 思想 辨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