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2)
- 2023(9492)
- 2022(7589)
- 2021(6747)
- 2020(5166)
- 2019(11756)
- 2018(11605)
- 2017(21940)
- 2016(11997)
- 2015(13361)
- 2014(13400)
- 2013(13441)
- 2012(13074)
- 2011(12363)
- 2010(12798)
- 2009(11850)
- 2008(11655)
- 2007(10638)
- 2006(10056)
- 2005(9603)
- 学科
- 济(79539)
- 经济(79478)
- 业(28516)
- 管理(27708)
- 中国(23477)
- 地方(23411)
- 方法(22691)
- 农(20044)
- 数学(19669)
- 数学方法(19511)
- 企(18066)
- 企业(18066)
- 业经(16386)
- 地方经济(14870)
- 农业(14570)
- 学(13934)
- 发(11721)
- 融(11621)
- 金融(11620)
- 银(10750)
- 银行(10732)
- 贸(10726)
- 贸易(10717)
- 环境(10666)
- 制(10544)
- 行(10544)
- 易(10213)
- 财(9219)
- 发展(9048)
- 展(9023)
- 机构
- 学院(186548)
- 大学(185219)
- 济(91857)
- 经济(90255)
- 研究(75136)
- 管理(63943)
- 中国(56000)
- 理学(53493)
- 理学院(52756)
- 管理学(51841)
- 管理学院(51492)
- 科学(42727)
- 京(40709)
- 所(38863)
- 财(38630)
- 研究所(34974)
- 中心(31428)
- 农(30887)
- 经济学(30547)
- 财经(30285)
- 江(29832)
- 范(27425)
- 经(27316)
- 师范(27231)
- 经济学院(27107)
- 北京(26500)
- 院(26411)
- 业大(24133)
- 农业(23647)
- 科学院(23373)
- 基金
- 项目(113114)
- 科学(90005)
- 研究(85800)
- 基金(81542)
- 家(70592)
- 国家(69977)
- 科学基金(58899)
- 社会(57655)
- 社会科(54681)
- 社会科学(54668)
- 省(44029)
- 基金项目(41632)
- 教育(38516)
- 划(36808)
- 自然(33943)
- 编号(33899)
- 资助(33459)
- 自然科(33140)
- 自然科学(33130)
- 自然科学基金(32513)
- 发(30699)
- 成果(28482)
- 发展(26516)
- 重点(26417)
- 展(26128)
- 课题(25287)
- 部(25177)
- 国家社会(24538)
- 创(22655)
- 教育部(21774)
共检索到307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生产劳动内涵及其外延的界定 ,是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然而 ,生产劳动内涵及其外延的界定是动态的 ,在不同生产力状态下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在现代经济中 ,随着生产力核心要素的变化、要素配置结构变动、以及生产方式的改变 ,生产劳动内涵及其外延趋于扩展化。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内涵 外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琪 赵艺婷
实验劳动经济学起源于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与劳动经济学研究思想和技术的结合。近年来,劳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渐渐引入公平、互惠、参照依赖、损失厌恶等概念和框架,借助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重新审视了古典劳动经济学理论,在工人努力水平、劳动供给、再分配理论、人力资本、社会歧视等一系列劳动经济学传统主题上对传统劳动经济学研究进行了外延拓展和内涵深化,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梳理了实验劳动经济学研究发展的基本脉络,对实验劳动经济学的前沿进展作了评述,并指出了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 ,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应当有所拓展。创造价值的劳动 ,应当包括非物质生产劳动、脑力劳动、科学劳动和管理劳动等内容。
关键词:
价值 劳动 内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潘敬萍 周绍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在于产业生产活动是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作为根本目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不意味着单纯地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产业的微观细胞是企业,企业的行为内容是劳动,只有回归“劳动”这一底层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科学内涵。从一般和特殊两个维度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特殊意义上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差异性,并将产业分为三种类型:从事一般意义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生产劳动的产业、从事一般意义非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生产劳动的产业以及从事一般意义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非生产劳动的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模式现代化的分类型实施路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向新
生产概念如何确定,决定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算结构。因此,搞清生产劳动理论,对于建立符合现实经济管理和经济分析需要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要搞清生产劳动理论,首先必须确立如下的基本观点:生产是个历史范畴。在历史上,生产范围因生产力和劳动分工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从农业生产概念经过物质生产概念到全面生产概念这一生产劳动理论的不断发展,不过是生产过程本身范围不断扩大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历史上出现过的每种生产概念,都带有其所属时代的烙印。评价每一种生产劳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谈松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高职教育已经成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需要得到很好的解决,以提高质量和效益。本刊特约了几位专家,就高职教育的体系、定位、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述英
文章从生产劳动实践引发理论演变的方法论重新定义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是服务价值论的新概念;服务的价值创造过程有其特殊性;劳动价值论从物质领域拓展到服务领域是经济学的一场革命。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劳动价值论 服务价值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新军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年底,已投入运营的高铁总里程达到了1.9万公里,占全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以上。高速铁路在为人们提供更舒适、更方便出行的同时,也极大地拉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高铁经济带应运而生,全国不少地方在积极协商谋划跨区域经济合作,构建联合体,借助高铁平台,谋求共同发展。而在实践中,如何对高铁经济带进行合理规划,各参与方如何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需要什么样的特殊政策措施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思考和探讨。鉴于此,本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新军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年底,已投入运营的高铁总里程达到了1.9万公里,占全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以上。高速铁路在为人们提供更舒适、更方便出行的同时,也极大地拉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高铁经济带应运而生,全国不少地方在积极协商谋划跨区域经济合作,构建联合体,借助高铁平台,谋求共同发展。而在实践中,如何对高铁经济带进行合理规划,各参与方如何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需要什么样的特殊政策措施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思考和探讨。鉴于此,本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富胜
国内学者对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标准有不同的理解 ,经济实践和理论研究目的的变化使西方学者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采取了新的标准。马克思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是为了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演进 ,劳动的生产性对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需要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外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 ,是劳动能力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关系和方式的简称。
关键词:
生产劳动 非生产劳动 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魏旭 刘凡
切实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个首要的理论问题是如何理解实体经济及其活动构成,这是制定战略和政策的出发点。综观学术界已有的界定和分类,无论是从与虚拟经济相对应的物质生产层面,还是从价格形成的机制方面来界定实体经济及其构成,都只是“美联储提法的翻版”,即排除所谓的金融和房地产后的所有其他部门。但事实上,仅仅将实体经济界定为虚拟经济的对立面,不仅可能导致实体经济活动的泛化,而且会忽视实体经济内部的结构性问题,无法明确不同经济活动的增长效应——财富的创造者抑或财富的消耗者。将实体经济活动锁定为生产性活动的马克思生产劳动观的实体经济分类,能够提供一个更为科学的分类框架,进而能够提供一个科学产业政策供给的依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玉秋
劳动的构成要素是进入劳动过程中的一切使劳动之所以成为某种具体劳动的各种条件或因素。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科技水平不同,各种要素在劳动中的作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劳动构成要素的具体内容也不一样。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条件下,劳动的构成要素有了新的内容并突出了乘数要素的作用。研究劳动的乘数要素的作用对于鼓励创新劳动和增加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劳动 劳动要素 乘数要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碧霞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1)用什么标准来区分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2)用什么方法来综合计量国民经济生产劳动总成果。本文从经济理论建设的要求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现实需要两方面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路宽
成本按习性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固定成本又可细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影响的那部分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会在不同时期发生改变的那部分固定成本。广义营业杠杆中的固定成本包含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狭义营业杠杆中的固定成本仅仅包含约束性固定成本。传统财务管理理论认为,约束性固定成本是营业杠杆产生的必要条件。笔者研究发现,适当扩大固定成本的内涵,营业杠杆效应仍然在存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士福 赵淑明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品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不但包括产品的实体本身,而且包括随同实体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包含有实质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三个层次。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的内涵与外延,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