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5)
2023(8563)
2022(6620)
2021(6032)
2020(5222)
2019(11426)
2018(11428)
2017(20729)
2016(11835)
2015(13364)
2014(13200)
2013(12927)
2012(11353)
2011(9735)
2010(10265)
2009(9778)
2008(10353)
2007(9700)
2006(8807)
2005(8184)
作者
(33957)
(28381)
(28344)
(26433)
(18285)
(13482)
(12677)
(10909)
(10646)
(10458)
(9787)
(9508)
(9483)
(9091)
(8877)
(8518)
(8515)
(8497)
(8263)
(8163)
(7351)
(7093)
(6935)
(6812)
(6429)
(6417)
(6252)
(6214)
(5763)
(5735)
学科
(71427)
(67813)
企业(67813)
管理(60761)
(46154)
经济(46091)
业经(23313)
(21696)
(19498)
方法(18929)
(18455)
财务(18432)
财务管理(18410)
企业财务(17445)
技术(14769)
农业(14725)
(13979)
理论(13554)
(12504)
(12352)
(11870)
经营(11368)
数学(11309)
数学方法(11242)
环境(11155)
企业经济(10784)
中国(10504)
技术管理(9775)
(9471)
决策(9137)
机构
学院(170625)
大学(161011)
管理(71204)
(66277)
经济(64822)
理学(58811)
理学院(58266)
管理学(57670)
管理学院(57341)
研究(50393)
中国(42869)
(34740)
(34116)
(32212)
科学(31108)
(29663)
(25931)
业大(25656)
财经(25635)
农业(24956)
中心(23382)
(23144)
研究所(23135)
(22991)
北京(21921)
商学(20518)
商学院(20334)
(19509)
技术(19400)
经济管理(18952)
基金
项目(105584)
科学(83582)
研究(79776)
基金(74206)
(63994)
国家(63339)
科学基金(55882)
社会(49171)
社会科(46526)
社会科学(46511)
(45243)
基金项目(39693)
自然(36502)
教育(36381)
(35613)
自然科(35539)
自然科学(35529)
自然科学基金(34913)
编号(32528)
(29582)
资助(29154)
(25864)
成果(24385)
重点(24129)
(23249)
课题(23170)
创新(23146)
(21979)
(21463)
(20116)
期刊
(86223)
经济(86223)
研究(47994)
中国(38491)
管理(34109)
(32533)
(30844)
学报(23458)
科学(23132)
农业(21450)
教育(20206)
技术(18957)
大学(18177)
学学(17357)
业经(17155)
(16089)
(15609)
金融(15609)
财经(13112)
财会(11509)
(11447)
经济研究(11374)
技术经济(10747)
会计(10192)
现代(10108)
问题(10106)
资源(8697)
科技(8653)
商业(8490)
经济管理(8373)
共检索到268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双林  萧江华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定义森林土壤生态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竹林土壤管理的历史,分析了现行竹林主要经营措施对土壤生态质量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竹林土壤生态管理领域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培坤  周国模  徐秋芳  
采样分析了高效栽培雷竹林土壤不同形态碳含量。结果表明 :竹林土壤有机碳总量 (CT)接近天然马尾松林 ,明显高于相邻板栗林地。雷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CMB)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 ,分别比马尾松和板栗林降低了 2 3.12 %和 12 .6 3% ,连年施用化肥竹林CMB 和CMB CT 下降辐度更大 ,近 3a单用化肥竹园土壤CMB 和CMB CT 比有机无机肥混施竹园降低了 6 1 5 4 %和 5 8.82 % ,但随着覆盖年份增加 ,土壤CMB 和CMB CT有上升的趋势。雷竹园土壤活性碳含量 (CA)以及CA CT 保持与天然马尾松林相同水平 ,近 3a有机无机肥混施地块土壤CA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储家淼  吴丽君  
为了解实施早产高效栽培措施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土壤养分现状,探明栽培过程中养分的演变规律,分析了栽培历史分别为4,6,8,10 a的雷竹林土壤,布置了不同肥料类型和不同施肥量的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雷竹栽种历史的延长,土壤有机质、全磷和有效磷质量分数显著增加,碳氮比(C/N)明显升高。1 a的肥料定位试验表明,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处理动态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均显著高于无机肥处理,但无论是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处理还是纯化肥处理,经过1 a试验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都有明显增加,5个施肥处理1 a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增加了10.42%。3个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处理间比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波  肖玖金  周泓杨  张健  
为了解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引种栽培对当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4年10月,以毗邻乡土竹类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和农耕地为对照,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对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共收集到土壤动物3 477只,隶属于3门9纲24目;土壤动物平均密度排序为雷竹(3.47×10~5只·m~(-2))>慈竹(9.65×10~4只·m~(-2))>农耕地(4.58×10~4只·m~(-2)),类群数为慈竹(30个)>雷竹(28个)>农耕地(15个),其中,各样地间土壤动物平均密度和类群数差异显著(P<0.05)。密度-类群指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董林根  姜小娟  方茂盛  
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分析了雷竹覆盖保护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使用有机物料覆盖的雷竹林地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3个覆盖处理(竹叶、砻糠和稻草)林地微生物总数是对照的30~60倍,其中细菌增加幅度最大,竹叶和砻糠处理的变化幅度要明显大于稻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康裕  唐志伟  熊瑞  周文涛  张雅兰  欧阳宁  龙攀  徐莹  傅志强  
以中嘉早17(早稻季)和泰优390(晚稻季)为试验材料,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了大田小区试验,探究3种栽培方式(垄作栽培、厢作栽培、平作栽培)对水稻根系特性、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平作,垄作栽培提高了晚稻季孕穗期、齐穗期的根总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显著提高49.43%、46.13%和52.14%、36.90%;厢作栽培降低了晚稻季分蘖盛期的根总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显著降低33.75%、31.39%;垄作栽培提高了早、晚季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伤流量,分别显著提高73.31%、101.14%和92.81%、52.22%;与平作相比,垄作栽培显著提高早、晚季稻田土壤脲酶活性,分别达15.94%和13.97%;垄作栽培显著提高早、晚季0~20 cm土层中有机碳的含量,而厢作栽培显著降低了晚稻季5~10 cm土层中有机碳的含量;垄作栽培提高晚稻季5~20 cm土层中碳氮比值;相比平作栽培,垄作栽培增加了早、晚稻季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产量分别提高了30.20%和10.75%。综上,相比平作、厢作,垄作栽培更有利于提升稻田土壤地力和提高双季稻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庆祥  黄洁  陈松笔  吴传毅  
为了研究施用BGA土壤调理剂(BGA)对木薯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影响,为木薯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研究在我国南方7省区设置9个试验点,选用木薯品种华南205为材料,使用不同剂量的BGA与复合肥混施和单施,以及肥料的不同施用时间。通过测产,测量植株高度,采用便携式光合仪Li-cro 6400XT测定木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分析并探讨施用BGA对木薯产量、淀粉含量和植株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BGA与复合肥混施或单施,都能提高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植株生长旺盛,作为基肥和追肥两次施用优于一次性施用,建议施用量及施用方法为:BGA 1200 kG/h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康裕  唐志伟  熊瑞  周文涛  张雅兰  欧阳宁  龙攀  徐莹  傅志强  
以中嘉早17(早稻季)和泰优390(晚稻季)为试验材料,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了大田小区试验,探究3种栽培方式(垄作栽培、厢作栽培、平作栽培)对水稻根系特性、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平作,垄作栽培提高了晚稻季孕穗期、齐穗期的根总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显著提高49.43%、46.13%和52.14%、36.90%;厢作栽培降低了晚稻季分蘖盛期的根总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显著降低33.75%、31.39%;垄作栽培提高了早、晚季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伤流量,分别显著提高73.31%、101.14%和92.81%、52.22%;与平作相比,垄作栽培显著提高早、晚季稻田土壤脲酶活性,分别达15.94%和13.97%;垄作栽培显著提高早、晚季0~20 cm土层中有机碳的含量,而厢作栽培显著降低了晚稻季5~10 cm土层中有机碳的含量;垄作栽培提高晚稻季5~20 cm土层中碳氮比值;相比平作栽培,垄作栽培增加了早、晚稻季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产量分别提高了30.20%和10.75%。综上,相比平作、厢作,垄作栽培更有利于提升稻田土壤地力和提高双季稻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余海英  李廷轩  张锡洲  
【目的】弄清中国典型地区温室栽培系统的养分收支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累积变化的影响,为节肥增效,实现温室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典型温室栽培地区山东寿光具有代表性的18个温室大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温室肥料投入、作物种类及产量等情况的详细调查及土壤分析,研究温室系统养分的收支平衡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结果】(1)在中国典型温室栽培生产基地,每年氮、磷、钾养分的平均投入量为4088、3656和3438kg.hm-2,其中随化肥投入的氮、磷、钾养分分别占到各养分总量的63%、61%和66%,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温室栽培条件下,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分别仅为24%、8%、46%...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褚可龙  裴峰  张琪  崔心红  沈烈英  
对上海市奉贤区非洲菊栽培现状进行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盐分的累积及离子组成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出现酸化和次生盐渍化趋势,土壤的酸化主要和NO3-的累积有关;除HCO3-、K+外,Cl-、SO42-、NO3-、Na+、Mg2+、Ca2+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且这6种离子间的相关性较好;土壤中盐分阴离子以NO3-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对全盐量与各种离子进行逐步回归,得到模型为:ρ(全盐量)=0.291+5.295ρ(Ca2+)+2.177ρ(NO3-),且差异极显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伟  何钧潮  卢学可  陈健华  
为雷竹笋用林提早出笋和增加产量而进行的栽培试验结果说明:整个试验地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24.7%,最高试验小区产量比对照增加78.1%。整个试区的出笋期比对照提早20~35d,最早的试验小区比对照提早55d。由于产笋量增加,出笋期提早,使更大量的鲜笋高价供应春节节日市场,平均产值比对照增加267.3%,纯收入增加321.4%,最好试验小区的产值和纯收入分别增加495.3%和531.2%。从投入产出比来看,试区平均在1:4以上,最高试验小区可达1:12。选定的最优方案是在11月底至12月初施入尿素75g/m ̄2后,即刻覆盖竹叶30cm厚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金川  王月英  
通过对绿竹在沿海滩涂上的耐盐力、抗风表现、生产力水平、笋体品质、经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试验分析,揭示出绿竹可承耐土壤含盐量0.41%以下,是沿海滩涂有发展前途的经济防护林树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小蓉  蒲波  李浩  王昌桃  赵燮京  
通过在成都平原稻油轮作田2种秸秆覆盖栽培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的4年定位试验,进行了油菜土壤含水率与油菜产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全生育期,覆盖处理土壤含水率含量均极明显地高于翻耕不覆盖处理(CK),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明显高于翻耕覆盖处理。油菜苔花期,覆盖处理比翻耕不覆盖处理(CK)的土壤含水率增加4.7%~29.8%,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比翻耕覆盖处理高5.4%~13.0%;覆盖处理的油菜单株角果数极显著多于翻耕不覆盖处理(CK),增加2.0%~13.1%,而免耕覆盖处理又比翻耕覆盖处理增加1.6%~5.6%;覆盖处理的油菜产量比翻耕不覆盖处理(CK)的增产幅度为3.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小雨  杨豫  马琴  焦慧洁  刘金山  
为探索西北旱地春玉米磷肥利用更高效的栽培措施,在覆膜与不覆膜2种栽培方式下分别设置条施聚磷酸铵(LAPP)、撒施过磷酸钙(BSSP)、条施过磷酸钙(LSSP)、对照(不施磷肥,CK)4种不同的施磷措施,研究不同措施对春玉米前期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春玉米生育前期,覆膜栽培措施相较于不覆膜处理提高了耕层土壤水分含量(24.7%)、温度(11%)、生物量(181%)、地上部磷素累积量(159%)。LAPP处理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覆膜条件下比LSSP处理平均提高7.4%~20.4%,在不覆膜条件下比BSSP处理平均提高14.8%~45.9%。此外,LAPP处理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及播后50 d的总根长、根表面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蒙岭  蒋豪  顾勇  谢强  张永辉  徐传涛  陈凡  
【目的】本文研究了烟田冬闲期种植绿肥对土壤的影响。【方法】以冬闲期植烟土壤为研究对象,布置单种紫云英(Z)、单种黑麦草(H),混播紫云英和黑麦草(HZ)3种处理,在植烟前测定土壤特性,分析绿肥不同种植模式对植烟土壤的影响。【结果】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同:与H和Z处理相比,HZ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达到29.88和0.96g/kg;与H处理相比,HZ处理的土壤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9.5%和38.03%,达到209.19和45.20 mg/kg。HZ处理下,土壤中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显著高于H和Z处理(P0.8,P0.78,P0.78,P0.78,P<0.01)。【结论】综上所述,冬闲期混合种植豆科-禾本科绿肥可以更好的提高植烟土壤的养分,改善土壤微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