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1)
2023(9076)
2022(7487)
2021(6746)
2020(5714)
2019(13010)
2018(12838)
2017(25162)
2016(13081)
2015(15072)
2014(15121)
2013(14884)
2012(13722)
2011(12714)
2010(13141)
2009(12143)
2008(11687)
2007(10416)
2006(9542)
2005(8604)
作者
(39008)
(32743)
(32598)
(31307)
(20924)
(15486)
(14727)
(12660)
(12302)
(11655)
(11386)
(10944)
(10681)
(10463)
(10335)
(10101)
(9672)
(9332)
(9294)
(8872)
(8384)
(8060)
(7955)
(7592)
(7472)
(7298)
(7119)
(6733)
(6633)
(6346)
学科
(87354)
经济(87307)
管理(33972)
(31802)
方法(30677)
数学(27577)
数学方法(27054)
(25093)
企业(25093)
地方(23991)
中国(17876)
(16905)
业经(16564)
地方经济(15586)
(14618)
产业(12233)
农业(11694)
(10412)
环境(10312)
理论(10187)
(9922)
(9891)
贸易(9883)
(9485)
(9315)
(9293)
(9211)
金融(9209)
技术(8959)
经济学(8884)
机构
学院(200521)
大学(197408)
(95317)
经济(93563)
管理(75575)
研究(72017)
理学(64914)
理学院(64133)
管理学(62730)
管理学院(62356)
中国(52402)
科学(42555)
(41574)
(38116)
(36025)
研究所(32699)
中心(31100)
财经(30681)
经济学(30431)
(29880)
(28111)
(27608)
经济学院(27021)
业大(26634)
北京(26528)
(26140)
(26122)
师范(25928)
(23918)
财经大学(22450)
基金
项目(131333)
科学(104602)
基金(95424)
研究(94636)
(83055)
国家(82497)
科学基金(71322)
社会(62809)
社会科(59932)
社会科学(59919)
(51942)
基金项目(49874)
自然(45200)
自然科(44105)
自然科学(44097)
自然科学基金(43236)
(42983)
教育(42639)
资助(40099)
编号(36670)
(30925)
重点(29976)
成果(28355)
(28069)
(27005)
课题(26613)
国家社会(26374)
创新(25395)
发展(25357)
(25032)
期刊
(113238)
经济(113238)
研究(63253)
中国(37093)
管理(30492)
科学(27514)
(27277)
学报(26181)
(25726)
技术(20736)
大学(20557)
学学(19695)
经济研究(19656)
农业(17661)
教育(17243)
业经(16946)
财经(15963)
(15861)
金融(15861)
问题(14567)
(14063)
统计(14054)
技术经济(12866)
(12642)
决策(11524)
商业(10323)
(10185)
现代(10083)
世界(9718)
资源(9677)
共检索到303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晓芳  赵万民  黄勇  朱猛  
空港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在各地相继展开,各个城市机场临空经济区相继制定发展建设规划时,面临着同样两个关键问题,产业的选择与空间的布局。通过分析临空产业的特征、讨论空港经济区可能存在的产业类型,提出产业选择的普适途径;通过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来分析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和发展阶段,讨论分析方法,总结因地制宜的规划要点,为今后空港经济区的规划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源  
东北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具备了建设粮食物流系统的基础和优势,基于粮食流通环节的重要作用,该系统的建立对于东北经济区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市场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从宏观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构建该区粮食物流系统,以G IS为辅助工具,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阐述了东北经济区粮食物流空间节点体系的建立过程及其核心功能区的确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粮食物流服务链网空间布局的构想。为使该系统高效运作,尽可能缩小物流成本,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明文  黄峰岩  
本文采用区域生态系统发展战略分析法和以空间格局优化为核心的景观格局规划模式,在对鄱阳湖周边经济区畜牧业资源调查基础上,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细致的综合评价;制定系统完善、科学实用的草滩湿地畜牧区等5个区功能分区方案,确定区域畜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以及解决途径与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再昱  陈美球  曹建华  蔡海生  黄宏胜  刘滨  罗志军  
文章在充分借鉴和吸取产业集群理论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六大发展区":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区,陶瓷产业发展区,铜产业发展区,医药、食品产业发展区,建材、光伏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产业发展区;"六大工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业基地,陶瓷工业加工基地,铜工业加工基地,钢铁与光伏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加工基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井辉  
郑州空港经济区是中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文章结合空港经济区产业布局和适宜发展的产业类型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世界主要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空港经济区的成功经验包括:空港经济区的产业布局有其内在的规律;空港经济区产业的发展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有政府的支持;优选空港经济区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给我们的启示是:遵循空港经济区内的产业发展规律和"圈层"发展模式,明确发展定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利用交通枢纽和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大力打造航空偏好型产业;依据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的区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胡永仕  王健  
在研究区域流通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流通产业空间分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福建省流通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井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枢纽机场为中心的空港经济区在世界各国迅速兴起,以航空物流为核心的空港产业呈蓬勃发展之势,并成为城市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郑州空港经济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空港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先行区,其建设和发展面临着许多难题。通过对世界主要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和经验的总结分析,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乔旭宁  杨永菊  
文章论述了区域经济联系的一般关系,进而用经济联系的观点,通过对河南交通流量和流向变化规律的分析以及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变化实际模拟结果比较,探讨了由经济联系方向、强度变化而引起的新时期河南产业布局的新变化,并对产业轴发展趋势及动力进行了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何奕  童牧  
针对外资在中国工业经济中的区位选择问题,通过将产业联系和空间效应结合起来,区分了影响FDI在不同行业空间布局的不同模式,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1998年至2007年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在中国制造业的多数行业中表现为水平型和复合型,而本地产业市场是外资最为看重的空间布局因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娜  施明华  
掌握我国社区商业的模式的当前状况和发展途径,有利于推动社区商业合理化进程,进而造就居民舒适便捷、企业盈利发展、社区和谐宜居几方共盈的理想局面,也有利于提升城市社区商业整体水平。按坐落形态,城市社区商业的空间布局模式可分为街区型、组团式、零散式和大院式四种。本文分别阐述了四种社区商业模式的布局形态和空间取位,同时展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现实典型,并对其在运作中的利弊作了比较。通过本文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街区式、组团式社区商业是未来社区商业发展的主力模式,大院式社区商业随着商品房建设的发展,将越来越少,零散式社区商业会随着城市化进程而逐渐淘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常成  宋冬林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其能否在重塑产业空间布局的过程中促进公平效率更加统一,目前尚缺乏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本文使用融入了中间投入品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并基于由数字技术变革所引致的城际产业关联水平、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以及区际交易成本的参数变化,来识别数字经济重塑产业空间布局的微观机理。利用2011—2019年我国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宽带中国”的准自然实验等方法,本文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促进区域产业均衡发展的微观机理。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城际产业关联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又在两者的交互作用下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均衡发展;第二,数字经济的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特征不利于大城市的产业扩散,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空间布局的极化风险;第三,数字经济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引导产业扩散,重塑均衡的产业分布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成德宁,侯伟丽,周立  
随着网络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壁垒和自然壁垒明显减少 ,产业空间区位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强 ,产业布局将出现分散与聚集共存的趋势。那些以创新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形成有规律的集群 ,大城市中心区也将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总部以及银行、保险、管理咨询等生产者服务业高度集中的地区 ,成为协调全国乃至全球生产的信息和服务中心。根据产业空间演变的新趋势和我国城市产业布局的现状 ,作者提出了调整我国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方向和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云华  董千里  
陆港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建设发展的趋势。我国陆港发展虽然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已经在我国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各地规划建设已有近百家陆港。在当前陆港建设发展迅猛的背景下,文章拟从我国陆港发展布局的现状出发,基于各类文献及访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各地陆港的实地调研,总结分析我国陆港空间布局现状、面临的形式及未来发展趋势,探索我国陆港空间布局的演化规律及深化方向,文章的研究结果有助于陆港经营主体更好地把握陆港未来空间演化规律,避免盲目建设,有效提升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芳芳  蒲勇健  
根据中心地理论及空间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首先通过引入冰山运输成本建立了一个以重庆、川南、川东北、成都平原四个城市圈为支撑点的空间菱形经济模型,然后分析了不同的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最后将成渝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空间布局与城市圈的空间菱形模型相结合,阐释了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空间布局可降低各城市圈之间的运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区内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聚、加快成渝城市群一体化进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俊峰  梁梦鸽  焦华富  
跨江发展是滨江城市拓展生长空间、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跨江发展中产业如何选择和布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通过实地调研,探讨了上海市跨黄浦江发展的产业选择和空间布局特征,并分析了城市跨江发展产业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跨江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采取开发公司主导下的园区发展模式、金融及高新技术产业先行发展模式和高端外资驱动模式;②空间布局呈现多中心集群式空间布局模式、"一轴三带"总体布局形态和呈圈层状向外拓展格局;③城市规划、政策机制、全球化等因素对上海跨江发展的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结论可为滨江城市跨江发展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