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7)
- 2023(7515)
- 2022(6097)
- 2021(5452)
- 2020(4355)
- 2019(9564)
- 2018(9540)
- 2017(17138)
- 2016(9451)
- 2015(10672)
- 2014(10882)
- 2013(10717)
- 2012(10403)
- 2011(9618)
- 2010(10200)
- 2009(9433)
- 2008(9549)
- 2007(8826)
- 2006(8207)
- 2005(8079)
- 学科
- 济(46681)
- 经济(46626)
- 业(25975)
- 管理(25586)
- 中国(18853)
- 企(18657)
- 企业(18657)
- 地方(18305)
- 农(15482)
- 业经(12553)
- 农业(11083)
- 方法(10505)
- 银(10172)
- 银行(10162)
- 地方经济(10103)
- 行(9958)
- 发(9936)
- 融(9829)
- 金融(9829)
- 制(9390)
- 技术(9083)
- 学(8593)
- 财(8533)
- 数学(8239)
- 数学方法(8076)
- 发展(7483)
- 展(7457)
- 环境(7357)
- 贸(7227)
- 贸易(7213)
- 机构
- 学院(138199)
- 大学(135800)
- 济(56111)
- 经济(54680)
- 研究(54396)
- 管理(47537)
- 中国(43052)
- 理学(38077)
- 理学院(37545)
- 管理学(36890)
- 管理学院(36611)
- 科学(32470)
- 京(31475)
- 所(28286)
- 财(27392)
- 江(25304)
- 中心(24949)
- 研究所(24900)
- 农(24206)
- 范(21837)
- 师范(21650)
- 北京(21140)
- 州(20631)
- 省(19856)
- 院(19704)
- 财经(19676)
- 农业(18254)
- 业大(18111)
- 经(17474)
- 师范大学(17137)
- 基金
- 项目(80313)
- 研究(63670)
- 科学(62683)
- 基金(53577)
- 家(45774)
- 国家(45254)
- 社会(39031)
- 科学基金(37920)
- 社会科(36959)
- 社会科学(36955)
- 省(33925)
- 教育(28356)
- 划(27854)
- 基金项目(27100)
- 编号(26851)
- 发(24340)
- 成果(23489)
- 资助(21672)
- 自然(21397)
- 自然科(20844)
- 自然科学(20837)
- 课题(20549)
- 自然科学基金(20409)
- 发展(20086)
- 展(19716)
- 重点(18389)
- 创(17328)
- 年(17157)
- 部(16549)
- 创新(16234)
共检索到247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何士青
科技是人基于其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出来关于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方法体系,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底蕴。科技以人为本精神决定科技的真、善、美品格,要求现代科技发展坚持求真务实、基本权利保障、和谐共存的法伦理向度。在现实中,现代科技发展的法伦理向度常常因科技异化的影响而发生偏离,科技之伪恶丑现象使科技之真善美品格受到冲击。走出科技异化造成的法伦理困境、强化现代科技发展的法伦理向度,德法并举是根本保障,科技伦理法律化是关键和核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晶晶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引起了人类道德生活的一系列变化,促使人们产生与现代科技相适应的现代道德观念,也孕育和产生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与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相关的各种科技伦理学的兴起,为科技发展的伦理思考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关键词:
科技 人类 伦理 挑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小伟
在深度科技化时代,科技所带来的伦理挑战日益突出。荷兰学派的道德物化理论或可为科技伦理治理提供建设性思路。道德物化并不是将技术看成中立工具,用其来实现道德目的。道德物化的核心是“关系本体论”,这一理论认为技术与人在知觉和能动性生成层面是互相构成的,人的道德能动性总是受到技术物的调节。这一思路特别重视技术物设计的伦理敏感性,要求科技人员进行“调节分析”,不仅要考虑技术功能的实现和可能的后果,同时要考虑技术被非常规使用的可能,并预见可能的伦理风险。更进一步,在技术全球化布置的今天,“调节分析”要求科技人员对技术的道德敏感性保持高度自觉,尽量避免可能的价值冲突,防范可能出现的价值殖民主义。
关键词:
道德物化 科技伦理 荷兰学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雯 王常柱 武杰
科学技术的价值之争主要包括价值中立论和价值关联论两种观点,前者日渐式微,后者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从今天的事实来看,这一争论集中体现在现代科技与其价值的关系问题上,处处彰显着现代科技的伦理气质以及人类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期盼与希望,由此也为现代科技伦理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今天,面对现代科技带来的严峻风险和伦理问题,现代科技伦理要肩负起研究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现代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科技活动主体道德这三重历史使命。
关键词:
科技价值 科技伦理 价值之争 历史使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锦娟 颜玉怀
现代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科技进步给世界带来空前繁荣和文明的同时 ,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生态失衡等各种问题随之而来 ,同时也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实际上 ,在科技文明背后存在着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的危机 ,科技伦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 ,作为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和科技知识最主要的载体——科技工作者 ,有责任、有义务树立坚定的“科技良心”和职业伦理道德 ,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尽职尽责 ,使科技文明为人类创造繁荣的同时 ,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关键词:
科学技术 角色 伦理道德 科技工作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昊青 李建华
发展核电、开发利用核能充满复杂而多层次的价值矛盾,在巨大的生态与经济利益和风险之间,核电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安全的威胁问题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价值难题和伦理争论,成为影响核电发展的关键。核电的安全、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一系列的伦理问题,要保证核电可持续发展并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且不损害人类利益,不能犯“技术决定论”的错误,必须辅之以伦理之轨。伦理之轨通过深入核电发展链的各个环节,对核电发展进行伦理价值观的批判和引导,参与战略选择使之得以规约,并保障核电发展有益于人类合的目的性价值得以实现。
关键词:
核电发展 安全 人因事故 伦理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嵩龄
本文首先从环境价值观层次讨论环境伦理观 ,接着从环境伦理立场的理论选择与实践选择相统一的角度 ,提出并讨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最后针对中国现时社会各群体的环境意识特点 ,讨论中国制度转型期的环境伦理观。
关键词:
环境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 制度转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淑文
环境伦理将人类之间的伦理关系延伸到了人与自然,认为人既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本文从环境伦理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提出环境伦理原则的确立,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判断,环境伦理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观照。
关键词:
环境伦理 人与自然 伦理原则 伦理观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建红 曾翠 李俊
中国的科技伦理观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着变迁,不同的科技伦理观又对中国社会与科技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通过回顾文明演化和科技嬗变的历史轨迹,汲取相应历史经验,才能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社会的科技与伦理的协调发展道路。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中,中国科技伦理思想的流变脉络表现为科技伦理观从古代的天人合一,到近代的人定胜天再到现代的天人协调。只有自觉自律地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科技力量,并把人、自然和社会看作有机联系的整体,才能实现科技与伦理的协调发展,从而有效地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科技与伦理的协调发展将有
关键词:
中国 科技发展 伦理 流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谢尧雯 赵鹏
科技发展与法律规制存在步伐不匹配性,这为通由伦理学方法解决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提出了制度建构需求。科技伦理由哲学理论学科或概念发展为一种治理机制,源于科技治理体制在科技与社会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进行制度探索。科技伦理治理以解决伦理困境为目标,对科技伦理的影响进行探寻与反思,为个体行为提供伦理指引。科技伦理治理与法律治理享有不同治理逻辑,二者关系调和是科技治理体系完善的重点。科技伦理治理模式特征体现为适应性治理与软法规制,有必要通过适度法制化路径提升伦理治理效率。适度法制化路径应当坚持两个原则:审慎使用实体权利—义务规范方式规定伦理问题,推动法律通过规范程序方式促进伦理反思;建立法律规则、行政指引与自律规范相结合的多层次规范体系,完善风险交流机制与伦理共识达成机制,增强伦理原则执行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廖先旺
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突飞猛进,向西方乃至世界的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律学者提出了许多出乎意料的棘手问题,并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法律。 1978年7月人类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试管婴儿技术使人类生殖细胞第一次从时间和空间上脱离人体,人们从此可以干预人类的生殖过程了,这本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小红
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对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应强化教育管理工作,从伦理视域出发,以人为本,导入新教育管理伦理观念,有助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质量。
关键词:
高校 教育管理 伦理视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民武 曾力 何淑兰
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深刻影响着金融业发展生态。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出现了不同于传统金融业态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降低了金融业务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使得整个社会福利得到了边际改善,提高了金融的普惠程度。普惠金融蕴含了公平、包容、效率等伦理维度,主张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获得全方位金融服务的机会,体现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选择值得审慎思考。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 金融伦理 征信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鑫星 陈一稀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深入运用,数据滥用、算法歧视、数字鸿沟等伦理道德问题不断涌现,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金融科技伦理是金融科技领域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在金融科技发展明显快于法制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亟须加快推动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发挥其柔性与规范作用。建议从伦理视角审视金融科技的发展路径,构建政府层面的金融科技伦理准则、行业层面的伦理自律机制、企业层面的常态化行为规范,助力金融科技实现合规、向善发展。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伦理 治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