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2)
- 2023(13216)
- 2022(10867)
- 2021(9766)
- 2020(8533)
- 2019(19527)
- 2018(19237)
- 2017(37018)
- 2016(20324)
- 2015(22899)
- 2014(22892)
- 2013(22984)
- 2012(21226)
- 2011(18894)
- 2010(19020)
- 2009(17924)
- 2008(17986)
- 2007(16494)
- 2006(14480)
- 2005(13222)
- 学科
- 济(91658)
- 经济(91555)
- 业(84579)
- 企(74391)
- 企业(74391)
- 管理(71215)
- 方法(42164)
- 数学(33544)
- 数学方法(33262)
- 农(32010)
- 业经(28826)
- 财(28433)
- 农业(22547)
- 务(20570)
- 财务(20542)
- 财务管理(20513)
- 中国(20499)
- 地方(19760)
- 企业财务(19369)
- 技术(18441)
- 制(17449)
- 和(17090)
- 学(16797)
- 理论(15490)
- 贸(15101)
- 贸易(15094)
- 划(15081)
- 易(14563)
- 策(14093)
- 环境(13733)
- 机构
- 学院(301334)
- 大学(295566)
- 济(124488)
- 经济(121955)
- 管理(118542)
- 理学(101618)
- 理学院(100555)
- 管理学(99068)
- 管理学院(98520)
- 研究(98348)
- 中国(77232)
- 京(62972)
- 科学(62745)
- 农(60857)
- 财(56753)
- 所(50996)
- 业大(49133)
- 农业(48207)
- 江(47614)
- 研究所(46304)
- 中心(46227)
- 财经(44902)
- 经(40629)
- 北京(39209)
- 州(37508)
- 经济学(37340)
- 范(36551)
- 师范(36151)
- 院(35153)
- 经济学院(33929)
- 基金
- 项目(199390)
- 科学(156930)
- 基金(144193)
- 研究(143384)
- 家(126485)
- 国家(125356)
- 科学基金(107686)
- 社会(90805)
- 社会科(86007)
- 社会科学(85982)
- 省(80815)
- 基金项目(77399)
- 自然(70991)
- 自然科(69256)
- 自然科学(69238)
- 自然科学基金(68046)
- 划(66340)
- 教育(64123)
- 资助(58024)
- 编号(57514)
- 重点(44962)
- 成果(44385)
- 发(44036)
- 创(43874)
- 部(43132)
- 业(42495)
- 创新(40353)
- 课题(39333)
- 科研(38421)
- 国家社会(37254)
- 期刊
- 济(141339)
- 经济(141339)
- 研究(83420)
- 农(56463)
- 中国(56313)
- 学报(48310)
- 财(47981)
- 管理(45500)
- 科学(45024)
- 农业(38838)
- 大学(36096)
- 学学(34360)
- 技术(28961)
- 业经(25911)
- 融(25613)
- 金融(25613)
- 教育(24260)
- 业(23869)
- 财经(22231)
- 经济研究(21168)
- 问题(19241)
- 经(19230)
- 技术经济(18014)
- 资源(15607)
- 版(15484)
- 现代(15041)
- 财会(14705)
- 科技(14430)
- 世界(14294)
- 商业(14198)
共检索到446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冬冬 高旺盛 隋鹏 吴天龙
本文在分析栾城县现代种植业结构演替基础上,对当地1984-2006年种植业系统能流动态分析表明: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的有机能投入从90年代中期占绝对优势,能流循环指数从1984年0.5持续提高到2000年0.62,无机能后期快速增长使有机能和无机能不断扩大的趋势有所趋缓。而粮食生产的能流动态分析除表明上述趋势外认为总体能效从1993年1.78下降到目前1.67并不显著,同时无机能增加主要是农机、灌溉等耗能引起,有机能促进系统内生循环的同时与能源动力、化肥等无机能投入不断协调形成稳定高产的组合体系。未来优化当地农业生产结构,节能减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需要加强秸秆间接还田的农牧结合制度,节水灌溉制度及与之配套的作物配置结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封志明,刘爱民
能量转化效率是评价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本文在分析现代种植业系统特点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研究了现代种植业系统的投入和生产特点。对系统能流分析结果表明,进入90年代后,随着人工辅助能特别是工业辅助能投入的增加,系统能效逐渐降低。因此改进系统生产结构和投入结构,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和工程技术,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实现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能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凤娇 刘金铜
农田从供给、调节和支持三个方面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同时也消耗着其他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对其投入的资源,并且农田还提供了很多无益甚至有害的负服务。本文构建了基于能值分析框架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代表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其消耗的资源、生态系统正服务、负服务产出3个方面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并构建基于生态服务的综合评价指标来探究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农田消耗了大量的资源(2.75×1020sej),其中人类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最大(2.52×1020sej);农田提供的正服务(6.40×1020sej)主要是供给服务(3.70×1020s...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世刚 李英杰 张建斌
以3年滑动平均数为基础,对1995-2006年河北省山前平原耕地面积、灌溉条件、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的变化趋势和1996-2007年河北省粮食作物审定品种区试产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该区域2009、2015和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未来该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呈上升趋势。此结果是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持续提高单产和严格保护耕地、推广节水技术基础上的,如果背离这些原则,粮食生产能力则有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
关键词:
河北省山前平原 粮食生产能力 估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冬冬 陈源泉 高旺盛 张伟
该文在分析栾城县现代畜牧业发展及农牧结构演变的基础上,对当地1984~2006年畜牧业饲料供需平衡及能流效率计算,结果表明:1993年以前域内饲料供给可以基本满足当地畜牧业需要,之后供需差距拉大,蛋白饲料短缺是增加系统外压力的最重要来源。畜产品产出能量的商品率由1990年75%上升到2006年93%,能量产投比先上升后下降2000年后趋于稳定。因此粮食主产区现代畜牧业具有高度开放的特点。随着现代畜牧生产机械化、大规模商品化发展,农工牧良性循环对实现现代集约农牧结合起重要作用,并提出能效分析中重视农牧生态系统环境效应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云龙 陈阜 秦向阳
以地处山前平原的河北藁城市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 ,从能量利用的角度对该系统能量生产力及其效率和变化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该市种植系统的能量投入与能量产出同步增长 ,而能量转化效率呈递增递减交替波动 ,尤其近 2 0年来 ,能效呈下降趋势。但从相关的畜牧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看 ,种植业投入能及产出能的增加 ,对土地、人畜力等资源替代作用明显 ,有利于农业大系统持续高效发展
关键词:
山前平原 种植系统 能量利用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隋鹏 陈源泉 张飞飞 王彬丽 高旺盛
依据资源价值论与影子价格方法,初步确定当前栾城县超采地下水价值为1.2元m/3,以这一价值重新对栾城县当前主要种植模式及未来可能采用的替代模式的农田生产效益进行核算,结果表明,传统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绿色核算每公顷下降达到2478元,比计水价前减少了21%,其效益值仅高于春大豆种植模式,因此,在低平原缺水区,这一种植模式不仅造成水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问题,而且是不经济的。借鉴绿色GDP核算方法,对2000年全县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体的粮经饲作物总体绿色经济效益核算,绿色核算结果比传统核算的经济效益减少了8925.9万元,降低55.2%。
关键词:
绿色核算 地下水 生态代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千 金晓斌 周寅康
为了揭示粮食主产区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与产出的空间格局特征,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型农业转变,论文以国家粮食主产区河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能值理论与空间分析技术,估算了河北省138个县种植业主要投入产出能值指标,从地理学视角上,重点探讨各项能值指标的空间格局差异与分布趋势。研究结果显示:①河北省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投入与产出各项能值指标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特征,其区域空间分布地理特征差异显著;②能值投入率(EIR)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地区,平均值15.81,区域差异相对较大;③能值产出率(EYR)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邢台—邯郸的东南部地区;④县级层次上有机能能值(FR)、能值投入功率(...
关键词:
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 河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云涛 林巧文
文章首先对河北省农业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其次对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3类因素10个指标,同时选取2004~2014年上述10个指标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与粮食总产量高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大;其它影响因素按照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列为: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从业人员、农村用电量、人均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它们都与粮食产量中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较大。最后提出充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从1978年开始,为彻底改变单一粮食生产格局,探索栾城经济发展新路子,栾城县在中科院、中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委员会、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及其专家教授参与和帮助下,在1986年研究制定了《1986—2000年栾城县城郊型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经过2...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龙 陈源泉 高旺盛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尝试建立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框架。该框架同样包括目标和范围定义、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四个步骤,但范围应该包括传统的一二三产业和新兴的废弃资源处理产业;清单分析应该包括涉及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和环境负荷三个方面等13项具体指标;影响评价则可根据特征化、标准化、加权评估来进行研究。以河北栾城冬小麦生产为例,介绍了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和程序,并通过与丹麦小麦生产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了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生产生命周期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生产能耗较高;水土资源的压力较大;各种环境负荷中,以富营养化、水体毒素、环境酸化和土壤毒素最为严重,分别是世界人均...
关键词:
农业生命周期评价 框架研究 冬小麦 中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克春
本文根据对江西省农户的调查,对当前国家粮食生产补贴政策下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农户粮食生产收入预期是决定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的中介变量;政府实行的粮食直接补贴、最低收购价政策,调节了以粮食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的粮食种植决策行为,提高了其粮食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负向地调节了农户的粮食种植决策行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麦尔旦·吐尔孙 杨志海 王雅鹏
文章基于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400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拐点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规模效率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年轻户"对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规模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其他环境变量中,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家庭非农收入的比重、家庭劳动力中60岁及以上劳动力劳动时间的比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造强 李霄汉 鲍宁智 崔俊辉
该文提出河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必要性,指出核心区由70个县(市、区),面积超过200万hm2,集中连片,建成后商品粮达到110亿kg。并论述了核心区发展思路、建设重点和落实各项政策,加强组织领导的五项保障措施。
关键词:
河北省 耕地 粮食安全 生产核心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林 汪丽萍
近年来,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制约,加上农村生产方式落后、市场化程度低,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平衡,影响政府财政灾害补偿工作的因素较多,深入开展灾害补偿工作变得比较困难。本文基于河北省粮食生产自然灾害的财政补偿问题进行调研,分析财政补偿的开展情况,并对财政补偿发挥的功能进行实证分析,阐述了粮食生产中自然灾害财政补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 自然灾害 财政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