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2)
2023(6026)
2022(4688)
2021(4602)
2020(3756)
2019(8528)
2018(8849)
2017(15098)
2016(8667)
2015(9904)
2014(10442)
2013(9693)
2012(8942)
2011(7948)
2010(8378)
2009(7499)
2008(7719)
2007(6954)
2006(6321)
2005(6015)
作者
(24319)
(20113)
(19987)
(19566)
(12854)
(9719)
(9246)
(7787)
(7753)
(7461)
(7042)
(6868)
(6772)
(6689)
(6538)
(6240)
(6064)
(6015)
(5970)
(5856)
(5541)
(5100)
(4946)
(4834)
(4752)
(4619)
(4525)
(4507)
(4209)
(4144)
学科
(28707)
经济(28665)
管理(24839)
(23059)
(19801)
企业(19801)
(15477)
技术(11945)
中国(11247)
财政(11066)
(10947)
(10768)
(10124)
理论(9063)
(8952)
方法(8438)
教育(8409)
(8352)
教学(8224)
业经(8003)
体制(7212)
农业(6514)
数学(6271)
数学方法(6134)
地方(6131)
技术管理(6131)
(5613)
银行(5595)
(5453)
(5367)
机构
学院(118010)
大学(116834)
研究(43529)
(43488)
经济(42278)
管理(37198)
中国(32069)
理学(29908)
理学院(29520)
管理学(28928)
管理学院(28674)
(27398)
科学(26951)
(26008)
(23340)
(21806)
研究所(20471)
(19346)
(19346)
师范(19135)
中心(18985)
技术(18234)
财经(17670)
北京(17202)
(16771)
(16323)
(15821)
业大(15714)
教育(15607)
(15424)
基金
项目(67228)
研究(55104)
科学(50485)
基金(42969)
(37261)
国家(36866)
社会(31091)
科学基金(29897)
社会科(29135)
社会科学(29126)
(28647)
教育(28070)
编号(24981)
(23314)
成果(22380)
基金项目(21522)
课题(19191)
资助(17124)
自然(16829)
自然科(16339)
(16334)
自然科学(16334)
重点(16310)
自然科学基金(16024)
(15135)
(15053)
(15049)
项目编号(14798)
(14422)
创新(14088)
期刊
(59032)
经济(59032)
研究(44566)
中国(35939)
教育(30442)
(25061)
学报(19130)
(18064)
技术(16228)
管理(16100)
科学(15839)
大学(14563)
学学(12876)
农业(12076)
(10473)
金融(10473)
职业(9789)
财经(9740)
经济研究(9353)
业经(8851)
图书(8676)
(8551)
(7825)
论坛(7825)
技术教育(6858)
职业技术(6858)
职业技术教育(6858)
问题(6818)
(6785)
财政(6785)
共检索到206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诚武  王波  董锡文  杜春梅  薛春梅  张春波  
为了提升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永续发展,将思想政治与专业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将课程思政理念和方法融入现代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中,全方位多维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讲好中国科学家的故事、挖掘线上线下思政元素、推送科技前沿进展等方法,设计课堂组织形式实施教学计划,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平台和提升自我素质的空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彬  
本文认为,在微生物学课程教改项目实施中,应从职业活动入手,与发酵企业行家共同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群职责,细化各项能力要求。要围绕能力培养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睿  王长平  
地方高校在推进生物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建议应把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建议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是建设教学团队、设立专项课题、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典型案例总结推广,立足于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融为一体,为更好地培养研究生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荣林  汪冰  
以分解一门课程为若干相对独立的模块为特征的模块化教学,因其针对性强,为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提供了思路。本文结合具体实践,阐述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模块化教学法在课程改革中的具体实践和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晖  王爱德  代红艳  刘月学  
分子生物学课程是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高等农业院校生物学科群相关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目前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庞杂及其教学体系不完备,与其他课程内容之间缺乏协调与整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专业特色,教学手段落后导致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和教学效率低。对此,结合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的特点,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应通过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整体梳理、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各个专业的特色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素养,结合本专业展开特色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率等策略来创新分子生物学教学,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良  黄锦祝  
本文介绍了将项目教学法引入网页制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并指出了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锋  
本文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分为项目设计、示范操作、学生实践、评价总结等几大步骤,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关键,既要使得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一体化的教学场所是基础,一体化的师资队伍是关键,一体化的教学评价是导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慧敏  孙上媛  卢星如  
"电工电子学"是高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满足各专业电学知识的不同需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思想教育方面对该门课程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邵恒  李娟  
高等师范学校作为培养教师的地方,其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师范生走出校园成为教师后的实际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作为高师院校的主要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高师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整体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但是该课程在具体的实施中仍然存在某些问题。本文对目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和探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莹   赵强  
通过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实践路径。文章以《统计学》课程为例,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从统计发展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发展现实等领域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实践路径,促使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机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蔡晓鸥   何梅   刘惠  
【目的/意义】将校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能创新思政教育,会取得入脑入心的育人成效。【设计/方法】以电子科技大学校史融入戏剧鉴赏课程的经验为例,从建设要求、培养模式、发展需要三个方面探讨高校戏剧鉴赏课程思政为何需要改革,及其在教师主体、教学实践与课程设计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结论/发现】为培养坚定“四个自信”、三观正确、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时代新人,需要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戏剧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发挥学生在戏剧鉴赏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将校史思政元素贯穿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全过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昊昱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体现教学过程,考核全程化以及学生能力考核全面化特点的考核方法——全面性考核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实施步骤、特点及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苓  刘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已进入与课程整合的阶段。本文着重阐述了我们近几年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未来中职学校教师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所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内容主要涉及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及其中的收获与体会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丽  
文章以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围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途径、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展开,阐述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课程思政的自然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科学观,顺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艳  
课程思政是高校"金课"、"一流课程"建设的更高层面,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直接关系甚至决定接班人问题、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这对专业课教师育人角度和育人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高教出版社原总编辑杨祥先生谈到,课程教材是高校育人、课程思政、特色融合创新的三大重要载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