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55)
- 2023(17042)
- 2022(14385)
- 2021(13173)
- 2020(11213)
- 2019(25351)
- 2018(25233)
- 2017(48739)
- 2016(26542)
- 2015(29601)
- 2014(29544)
- 2013(29412)
- 2012(26748)
- 2011(23906)
- 2010(23931)
- 2009(22418)
- 2008(22396)
- 2007(19915)
- 2006(17681)
- 2005(16080)
- 学科
- 济(106738)
- 经济(106576)
- 业(100189)
- 管理(93232)
- 企(89196)
- 企业(89196)
- 方法(47793)
- 数学(37894)
- 数学方法(37484)
- 财(35640)
- 农(33514)
- 业经(32936)
- 中国(27319)
- 制(26233)
- 务(25143)
- 财务(25071)
- 财务管理(25035)
- 企业财务(23796)
- 农业(23307)
- 技术(21254)
- 学(20934)
- 理论(20306)
- 和(19719)
- 地方(19176)
- 贸(18569)
- 贸易(18559)
- 体(18510)
- 划(18277)
- 易(18025)
- 银(17254)
- 机构
- 学院(381613)
- 大学(380654)
- 管理(154451)
- 济(152611)
- 经济(149244)
- 理学(132867)
- 理学院(131450)
- 管理学(129498)
- 管理学院(128775)
- 研究(123399)
- 中国(94953)
- 京(81144)
- 科学(75500)
- 财(74622)
- 农(64184)
- 所(61816)
- 财经(58757)
- 江(57753)
- 业大(56737)
- 中心(56037)
- 研究所(55753)
- 经(53357)
- 北京(50931)
- 农业(50246)
- 范(47467)
- 师范(47037)
- 州(46238)
- 经济学(45145)
- 院(44666)
- 财经大学(43485)
- 基金
- 项目(254836)
- 科学(201371)
- 研究(188045)
- 基金(185823)
- 家(161160)
- 国家(159744)
- 科学基金(138412)
- 社会(119280)
- 社会科(112970)
- 社会科学(112940)
- 省(99571)
- 基金项目(98387)
- 自然(89684)
- 自然科(87590)
- 自然科学(87570)
- 自然科学基金(86048)
- 教育(84966)
- 划(82664)
- 编号(76680)
- 资助(75699)
- 成果(62392)
- 重点(56154)
- 部(56084)
- 创(54886)
- 发(53378)
- 课题(51925)
- 创新(50621)
- 制(49821)
- 国家社会(48988)
- 科研(48360)
- 期刊
- 济(173596)
- 经济(173596)
- 研究(113280)
- 中国(74051)
- 财(60816)
- 管理(60643)
- 农(59860)
- 学报(58606)
- 科学(54345)
- 大学(45099)
- 学学(42382)
- 农业(41348)
- 教育(39528)
- 融(34362)
- 金融(34362)
- 技术(33646)
- 业经(29913)
- 财经(29471)
- 经济研究(26506)
- 经(25209)
- 业(23351)
- 问题(22329)
- 图书(20952)
- 技术经济(19910)
- 现代(18674)
- 理论(18440)
- 科技(18175)
- 版(17992)
- 财会(17486)
- 商业(16987)
共检索到568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志良 刘建江
我国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失衡,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为此需要构建和完善基于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共生机制,以及基于行业协会的协调机制等嵌入机制,来实现我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有效嵌入制造业体系,以促进它们之间持续的协调发展。但是,这些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支持。
关键词:
制造业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嵌入机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莉芳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根据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资料剖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历程,对制造业的产业联动关系和价值创造能力的变化特点,并就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关联关系进行了对比。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较差的现状,提出结合行业特性和经济发展模式,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契合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先民 韩朝亮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攀升动力机制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为视角,通过测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阶段及特征,分析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处于松散耦合阶段。中国在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应实现从低级要素向中级、高级要素升级,并不断进行产业组织创新;通过国内市场优势,实现国内分工体系重构,形成国家价值链(NVC);基于全球范围内关键要素的再整合,最终嵌入全球价值链(GVC),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荣 顾乃华
基于服务业价值链视角,首次通过定量测度服务业上游度情况,考察生产性服务业嵌入与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业上游度对资本配置过度和资本配置不足均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但会加剧劳动力错配程度;(2)服务业上游度对资本和劳动力错配产生的影响会受到区域分工指数、知识溢出、产业集聚等因素的调节;(3)服务业上游度对资本错配的改善效果会因为地区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得到加强,劳动力错配的加剧效果因此而得到削弱;(4)一般情况下,服务业上游度的提高对中西部地区资本错配的改善效果更大,但当劳动力配置不足时,服务业上游度对东部地区的加剧作用最大,而当劳动力配置过度时,西部地区错配受服务业上游度的影响更大。研究可为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平衡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楚明钦
本文利用1998-2010年中国从16个国家的进口数据,考察生产性服务等中间品进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根据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分析生产性服务各细分行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效率提升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生产性服务进口,中国可获得全球高级要素资源,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在生产性服务细分行业中,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显著促进了装备制造业效率,但物流服务业大幅度降低了装备制造业的效率。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技术进步 装备制造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明宇 芮明杰 姚凯
企业基本活动外包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提高运营效率,支持性活动的外包通过提高专业化水平,获得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它们分别以关系性和结构性两种方式嵌入到制造业价值链中,形成了不同的网络关系。需要根据其经济特征和嵌入关系类型制定不同的政策,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演进,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关系性嵌入生产服务的重点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发现更有效率的价值创造方式,实现潜在的规模经济。生产性服务企业和制造企业需要形成超越一般市场交换的社会关系,通过信息交换和知识分享提高价值链的整体效率。结构性嵌入生产服务的效率提升不仅与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有关,也与社会分工水平、技术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相关,更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于明远 范爱军
本文分析了生产性服务嵌入制造业的不同方式及其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并构建相关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生产性服务嵌入制造业价值链有助于制造业获取基于结构软化的动态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各类生产性服务的关系及其嵌入方式不同,因而通过生产性服务嵌入获取制造业动态比较优势存在行业路径差异;不同经济区域生产性服务供给水平及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不同,因而通过生产性服务嵌入获取制造业动态比较优势存在区域模式差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孔德洋 徐希燕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多种观点,但二者相互依赖、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越来越成为学界的共识。从专业分工与外包、生产价值链、生态群落的角度,可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机制,并总结出二者互动共生的模型:中心型互动共生模型、金字塔型互动共生模型、平行型互动共生模型以及嵌套型互动共生模型。一个重要的挑战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如何通过二者互动,使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选择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外包 战略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孔令夷 邢宁宁
评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产业互动理论,梳理陕西两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关联程度进行投入产出比较实证分析。发现陕西两产业互动程度较弱,细分产业之间的互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互动水平较高;房地产、科研技术服务互动程度较弱;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影响力系数较高。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关系 产业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易莹莹 席艳乐
基于我国1986-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背景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内生性;通过测算其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并且构建两者的联立方程模型得出的结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更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辐射、拉动作用更需提高。因此,我国必须要充分重视并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机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实现良性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德超
目前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关系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二者间的因果联系上,并形成了三种主流观点: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和互动论。文章利用中国分行业统计数据,借助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间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期中,二者具有单向因果联系,从而证明了在长期中"需求遵从型"适用中国;而在短期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具有双向因果联系,证明了短期中"互动论"适用中国。文章的经验发现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屠莉佳
本文利用中国199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生产性服务FDI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有利于制造业效率的提高,但对外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大于对内资制造业的影响;外资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将促进内资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反之,则不成立;人均资本、产权制度可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制造业产出结构不合理,高产值并不意味着高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兵权 王耀中
通过构造一个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数理模型,发现高端制造业的均衡增长率主要依赖于:制度的演进(A),分工水平(H),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先进技术的效率(G),以及时间贴现率ρ的大小。分工与专业化越深化,高端制造业增长率越高;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越开放,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量越多,与先进技术的差距越小,吸收新技术所需成本越低,则高端制造业增长率越高;现时的储蓄率越高(即人们推迟消费的耐心程度越大),高端制造业增长率越高。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与储蓄额能较好的解释高端制造业发展,同时,高端制造业发展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互为因果。建议我国提高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加强对现代生产性服务...
关键词:
分工 生产性服务业 高端制造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艳秋 和淑萍
目前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德等工业强国纷纷制定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以及中低端制造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双向挤压",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全球竞争力已迫在眉睫。以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为内生变量,选取我国2002—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一阶差分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工具分析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促进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互动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已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萍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针对物流企业在制造企业中的结构性嵌入和关系性嵌入表征展开分析,基于宏观与微观视角提出了物流在制造业中的嵌入理论框架,以厘清物流在制造业中的嵌入机制的形成机理,为进一步激活物流与制造业的产业联动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词:
物流 嵌入 制造业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