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56)
- 2023(21655)
- 2022(18249)
- 2021(16772)
- 2020(14046)
- 2019(31990)
- 2018(31699)
- 2017(61078)
- 2016(32847)
- 2015(36531)
- 2014(36420)
- 2013(36159)
- 2012(33221)
- 2011(29853)
- 2010(30146)
- 2009(27935)
- 2008(27482)
- 2007(24293)
- 2006(21663)
- 2005(19635)
- 学科
- 济(150263)
- 经济(150109)
- 业(108102)
- 管理(103131)
- 企(93166)
- 企业(93166)
- 方法(60864)
- 数学(50104)
- 数学方法(49487)
- 农(40691)
- 中国(39031)
- 财(38499)
- 业经(38183)
- 地方(32624)
- 学(29237)
- 农业(28492)
- 制(27525)
- 务(25926)
- 财务(25843)
- 财务管理(25800)
- 理论(24557)
- 贸(24502)
- 企业财务(24494)
- 贸易(24485)
- 技术(24034)
- 和(23719)
- 易(23688)
- 银(21649)
- 银行(21599)
- 环境(21184)
- 机构
- 学院(470360)
- 大学(468817)
- 济(197383)
- 经济(193261)
- 管理(185456)
- 研究(160706)
- 理学(158871)
- 理学院(157122)
- 管理学(154475)
- 管理学院(153601)
- 中国(122581)
- 京(100322)
- 科学(97358)
- 财(90522)
- 所(81077)
- 农(78305)
- 研究所(73267)
- 中心(72597)
- 财经(71624)
- 江(71215)
- 业大(68571)
- 经(65128)
- 北京(63501)
- 范(61061)
- 农业(60954)
- 师范(60481)
- 经济学(59563)
- 院(58187)
- 州(57320)
- 经济学院(53339)
- 基金
- 项目(312098)
- 科学(246459)
- 研究(228735)
- 基金(226717)
- 家(197472)
- 国家(195741)
- 科学基金(168857)
- 社会(146031)
- 社会科(138429)
- 社会科学(138395)
- 省(121897)
- 基金项目(119245)
- 自然(108823)
- 自然科(106344)
- 自然科学(106319)
- 教育(104559)
- 自然科学基金(104446)
- 划(101935)
- 资助(93347)
- 编号(92719)
- 成果(74925)
- 重点(69631)
- 发(68989)
- 部(68658)
- 创(65685)
- 课题(63805)
- 创新(60930)
- 国家社会(60432)
- 科研(59278)
- 教育部(59040)
- 期刊
- 济(226772)
- 经济(226772)
- 研究(142388)
- 中国(93236)
- 管理(73486)
- 农(71856)
- 学报(71822)
- 财(71751)
- 科学(67396)
- 大学(55220)
- 学学(51983)
- 教育(50416)
- 农业(49550)
- 技术(43782)
- 融(43359)
- 金融(43359)
- 业经(37255)
- 经济研究(36243)
- 财经(36038)
- 经(31169)
- 问题(28817)
- 业(27552)
- 技术经济(25549)
- 图书(24987)
- 现代(22129)
- 贸(21702)
- 科技(21599)
- 商业(21590)
- 统计(21513)
- 理论(21393)
共检索到714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少智 晏育文
基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视角,本文以VAR模型为基础,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变动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定量影响。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表明:短期内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促进作用仍在延续。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解释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变量,而且对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子叶 韩先锋 冯根福
本文采用2003—2012年中国29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产业集聚和非线性的双重视角,运用门槛回归技术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分析结果发现,虽然生产陛服务业聚集在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门槛估计结果表明,这种促进作用不是简单的线性效应,而是存在显著的"U"型正向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基于空间维度考察发现,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门槛效应:(1)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达到1.127时,会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当集聚水平超过2.497时,这种促进效应最为明显;(2)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只有超过1...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汤伟娜 汤莉 汪海霞
本文以1997-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兵团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兵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认为兵团生产性服务业对其经济增长贡献作用并不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并据此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增长 格兰杰检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北林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已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对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书瀚 宋明月
山东省仅在部分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中有相对优势,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还不高,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度高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从目前来看,山东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工业的驱动。按照世纪经济的一般规律来看,当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之后,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2005年山东省人均GDP达到20 096元,即将达到3000美元的水平。所以正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山东主裁判长的新引擎。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现状 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书瀚 宋明月
这篇文章描述了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仅在部分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中有相对优势,而山东省经济增长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还不高,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度高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最后提出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现状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路红艳
本文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和其与制造业的关联特性,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制造业主导的生态群落集群和虚拟集群模式,提出要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空间虚拟网络的创造,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集群模式,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创新、专业化分工、环境优化等方面的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萍
应用生产函数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9—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各经济指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省域上呈现出较强的经济资源竞争关系,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商务业与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而信息业有较弱的负向溢出效应。政府应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各项影响,加大知识创新以提升该行业效率,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溢出的转化能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应用领域以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英隆
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看企业生产力的内涵发展郑英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是企业经济的内涵发展。企业经济的内涵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内涵发展与企业生产关系的质的提高。本文着重讨论了企业生产力内涵发展问题,认为生产力实际上是各生产要素的能力的综合,生产力内涵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智文 袁观林
以1994—2009年的甘肃省GDP和生产性服务业产值为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得到的结论有:(1)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高度正相关;(2)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3)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属于单向因果关系。甘肃省的经济增长引导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济增长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却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聪丽 陈宪
本文拓展了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模型,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结构调整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3-2014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与结构调整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和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口规模的约束。(1)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规模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边际收益随专业化向多样化模式转变增加。(2)处于"三期叠加"的中国城市经济一、二产业调整的"结构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但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专业化向多样化发展模式的适时转变,有助于二、三产业调整中"结构红利"的进一步释放。(3)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规模,专业化、多样化发展模式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娟 张鹏
利用2002—2016年我国27个工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探究全球生产网络下服务内容嵌入方式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我国制造业服务转型过程中,不同类型行业中服务内容嵌入结果不同,明确服务要素嵌入重点、形成新动能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步骤。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产业利用生产性服务仍然更偏向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当前"服务化陷阱"依然存在,相对于高端技术产业,中低端制造产业问题更为严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当前高端制造业发展,服务素质偏低降低了制造业经济增长率。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产品内国际分工 劳动生产率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继瑞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全新的思想,反映了我们党经济建设指导理念的升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但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十分明显。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忠根
本文分析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提出应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 ,推进新的农业技术革命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巩固农村基层农技队伍 ;强化农业教育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等。
关键词:
增长方式 农业 可持续发展 科技进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龙
利用投入产出法和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生产率的双向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生产率两者呈现非对称的双向互动效应,且需求拉动作用大于供给推动作用;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互动程度更明显;从行业异质性考察,两者互动的作用局限在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生产率的互动效果较弱,产业内互动发展层次低和结构低端等问题比较突出。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率 产业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