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9)
- 2023(15726)
- 2022(13202)
- 2021(12130)
- 2020(10291)
- 2019(23322)
- 2018(23221)
- 2017(44837)
- 2016(24247)
- 2015(27601)
- 2014(27518)
- 2013(27211)
- 2012(24448)
- 2011(21652)
- 2010(21629)
- 2009(20521)
- 2008(20478)
- 2007(18096)
- 2006(16195)
- 2005(14749)
- 学科
- 济(101537)
- 经济(101381)
- 业(95867)
- 管理(89142)
- 企(86443)
- 企业(86443)
- 方法(44507)
- 数学(34926)
- 数学方法(34563)
- 财(33379)
- 业经(32192)
- 农(31830)
- 中国(25824)
- 务(23942)
- 财务(23851)
- 财务管理(23820)
- 制(23712)
- 企业财务(22501)
- 农业(21889)
- 技术(20184)
- 理论(19315)
- 地方(19205)
- 和(19081)
- 学(17746)
- 划(17729)
- 体(17464)
- 贸(17193)
- 贸易(17185)
- 易(16666)
- 策(16416)
- 机构
- 学院(351984)
- 大学(349003)
- 管理(145422)
- 济(141504)
- 经济(138537)
- 理学(125285)
- 理学院(124017)
- 管理学(122266)
- 管理学院(121619)
- 研究(110238)
- 中国(85101)
- 京(74181)
- 财(68907)
- 科学(66177)
- 农(54637)
- 财经(54339)
- 所(54084)
- 江(52606)
- 业大(50325)
- 中心(49673)
- 经(49256)
- 研究所(48560)
- 北京(46652)
- 范(43333)
- 师范(42998)
- 农业(42590)
- 州(42167)
- 经济学(41410)
- 财经大学(40095)
- 院(40094)
- 基金
- 项目(233753)
- 科学(185559)
- 研究(175062)
- 基金(170336)
- 家(145854)
- 国家(144559)
- 科学基金(126744)
- 社会(111317)
- 社会科(105484)
- 社会科学(105458)
- 省(92084)
- 基金项目(90681)
- 自然(81493)
- 自然科(79589)
- 自然科学(79572)
- 教育(79230)
- 自然科学基金(78158)
- 划(75679)
- 编号(71468)
- 资助(69040)
- 成果(57660)
- 部(51381)
- 重点(51145)
- 创(50911)
- 发(49432)
- 课题(48802)
- 制(46864)
- 创新(46845)
- 国家社会(45195)
- 项目编号(44734)
- 期刊
- 济(162503)
- 经济(162503)
- 研究(105326)
- 中国(66671)
- 管理(57819)
- 财(55959)
- 农(51649)
- 学报(49516)
- 科学(47580)
- 大学(38735)
- 学学(36500)
- 教育(36289)
- 农业(35798)
- 技术(33488)
- 融(30310)
- 金融(30310)
- 业经(28891)
- 财经(26967)
- 经济研究(24539)
- 经(22994)
- 问题(20942)
- 业(19974)
- 技术经济(18659)
- 现代(17623)
- 理论(16965)
- 科技(16862)
- 商业(16495)
- 财会(16487)
- 图书(15992)
- 版(15698)
共检索到520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本红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结合日益紧密。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借用协同学序参量演化方程探讨了两者演化机理,模型结果表明只有两者协同时,系统才是整体稳定的,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贡献也达到极大。同时,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演化路径:由制度协同,到产业集群,再到产业生态系统,因此,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与协同是产业演化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促进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也增强了产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先进制造业 协同演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本红 冯良清
文章应用共生理论,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关系,建立了实力对称型和非对称型的共生模型,通过求解分析,指出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合作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制造业实行物流资源外包,会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最后提出两者协同共生发展的四条路径。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共生机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嘉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金秀 孙敬水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历程,从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探讨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环境建设。
关键词:
现代流通业 先进制造业 协同性 运行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金秀 林晓炜
深入探讨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问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从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机理,以及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方法与监测预警等方面对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与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现代流通业 先进制造业 产业协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金秀
对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性进行测度与评价,有利于提高现代流通业的服务能力和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文章首先界定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从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发展效率、发展效益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测度方法;利用1990-2013年统计数据,对我国现代流通业、先进制造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协同性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表明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无论从静态协同性指数还是从动态协同性指数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庆军 周云飞 闫莉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演化关系源于制造业的生产服务外包,物流业的出现加速了制造业生产服务外部化,促进了制造业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制造业企业只有与物流业企业协同运作、互利共生,才能在市场上获取更大的竞争力。本文以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为背景,运用种群生态学理论,建立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演化种群生态系统,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种群协同演化内部机制和外界环境随机涨落因子,并以陕西时序数据为例,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个种群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两者为互利共生关系,且协同影响大于传染影响,两个种群协同合法化过程随着制造业种群的增加而增加,在演...
关键词:
种群生态系统 制造业 物流业 协同演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路丽 刘慧
文章基于2010—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度及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省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各省份具体情况差异显著;多数省份耦合协调水平属于良好协调,整体表现为“高低阶段省份少、中间阶段省份多”的“橄榄型”模式,且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效应。基于此,提出推动区域合作互动、鼓励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打造“两业”协调平台载体、整合区域都市化与城市集聚区,以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路丽 刘慧
文章基于2010—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度及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省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各省份具体情况差异显著;多数省份耦合协调水平属于良好协调,整体表现为“高低阶段省份少、中间阶段省份多”的“橄榄型”模式,且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效应。基于此,提出推动区域合作互动、鼓励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打造“两业”协调平台载体、整合区域都市化与城市集聚区,以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志鹏 蔡松林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规划与现状,使用两个产业的相关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对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当前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推进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措施,为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升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萌 王蒙蒙
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同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对内外双循环的高效运转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价值。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基于耦合模型评价了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同发展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天津市以及石家庄市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同发展效率较高,区域内其它城市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效率较低。灰色关联度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先进制造业人力资本、规模的增加有利于提升与物流业的耦合协同发展效率;物流业规模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则有利于促进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露 赵作权
在都市圈层面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战略选择。利用2000-2020年成都都市圈的企业区位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与共集聚系数方法,定量识别成都都市圈两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即能源装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的空间分化及共集聚趋势。研究表明:(1)两个产业在都市圈内呈现“核心-边缘”的空间分布格局,能源装备制造业逐渐郊区化和均衡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先扩散而后向都市圈中心集中化,表明信息通信技术(ICT)发展对都市圈空间结构具有中心化(软件服务业)和去中心化(能源装备制造业)两个效应;(2)两个产业的共集聚程度下降,重心变化方向一致,重心间的距离增大;(3)两个产业细分行业均呈现“集中式-西移”或“分散式-东移”的集聚模式,它们的空间密集度都从北至南依次衰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春明 麻艳林 陈佳馨
知识技术密集的先进产业协同集聚有助于提高区域的创新效率,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向创新驱动转变。本文通过构建超效率BCC模型对我国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以2010—2020年省级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业协同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在地理层面具有空间相关性,且对本地区域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两业协同集聚对邻近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对地理邻近区域主要表现为创新资源虹吸的负向影响,对经济邻近区域主要表现为创新成果共享的正向影响,而中西部地区则需要进一步加大要素投入,以确保两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发挥正向的空间外溢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鹏 罗新星
文章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湖南省2000-2009年经济数据,探讨了现代物流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发展的协同关系。结果显示,现代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协同演进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两大产业的协同问题将关系到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因此,推动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提高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加速制造业发展进程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制造业 现代物流服务业 VAR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煜华 向子威 胡瑶瑛 张悦
为了揭示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先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机理,本文以先进制造企业为样本,基于扎根理论对搜集汇总的案例材料进行扎根分析,利用乔亚方法呈现数据结构,结合整理归纳出的二阶主题与聚合构念搭建了数字化赋能先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机理模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背景下先进制造企业与消费者存在协同演化过程,此过程可分为三个协同阶段、两条演化主线,企业的数字化动作以及消费者数据在过程中起到协同作用,消费者和企业协同演化过程在逐步朝着价值共创和智能制造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