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9)
2023(6084)
2022(5229)
2021(4783)
2020(4336)
2019(10143)
2018(10149)
2017(19804)
2016(11143)
2015(12939)
2014(13245)
2013(13112)
2012(12479)
2011(11303)
2010(11465)
2009(10869)
2008(11022)
2007(10317)
2006(8825)
2005(7957)
作者
(34818)
(29495)
(29387)
(27994)
(18510)
(14250)
(13547)
(11576)
(10801)
(10457)
(9961)
(9728)
(9510)
(9263)
(9215)
(9200)
(9082)
(8763)
(8467)
(8357)
(7484)
(7279)
(7180)
(6728)
(6709)
(6601)
(6530)
(6468)
(6008)
(5979)
学科
(48367)
经济(48325)
管理(32743)
(30044)
方法(24399)
(23387)
企业(23387)
数学(21568)
数学方法(21392)
(14514)
(12422)
环境(11684)
中国(11646)
(11390)
地方(9741)
农业(9631)
业经(9554)
(9160)
贸易(9160)
(8861)
(8440)
(8292)
(8147)
(7791)
财务(7776)
财务管理(7750)
企业财务(7251)
理论(7093)
(6901)
金融(6899)
机构
大学(169065)
学院(168949)
(67514)
经济(66012)
管理(61446)
研究(57502)
理学(52695)
理学院(52081)
管理学(51173)
管理学院(50872)
中国(42711)
科学(37735)
(35893)
(35029)
(31220)
(30537)
研究所(28490)
业大(28443)
农业(28103)
中心(26736)
(26015)
财经(24527)
北京(22555)
(22091)
(22041)
师范(21815)
经济学(20933)
(20562)
(19869)
经济学院(19133)
基金
项目(110259)
科学(84352)
研究(78146)
基金(77861)
(69025)
国家(68470)
科学基金(56504)
社会(48185)
社会科(45539)
社会科学(45518)
(44128)
基金项目(41592)
(37540)
自然(36761)
教育(35841)
自然科(35778)
自然科学(35761)
自然科学基金(35096)
编号(32234)
资助(32159)
成果(26417)
重点(25471)
(24495)
(24288)
课题(22368)
(22332)
科研(21848)
计划(21594)
创新(20984)
大学(20300)
期刊
(73705)
经济(73705)
研究(45763)
(32137)
中国(31338)
学报(31278)
科学(26263)
(24959)
大学(22235)
农业(21528)
学学(21033)
管理(19526)
教育(16262)
技术(14475)
(13310)
金融(13310)
业经(12502)
财经(12443)
(11823)
经济研究(11525)
(10606)
问题(10450)
(9531)
技术经济(8920)
图书(8504)
理论(8319)
资源(8319)
统计(8284)
(8254)
商业(8025)
共检索到244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胭脂  张建平  邢丰才  何卫国  刘永红  宋海涛  
 对现代温室无土栽培的水果型小黄瓜进行了两年4茬的产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季节,黄瓜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年度总产量相差很大。正常情况下,秋冬茬始采期在定植后的30d,产量高峰在定植后的50多天,春夏茬始采期在定植后的45d左右,产量高峰在定植后的60~70d,而且峰值高,高产期持续时间长,年度产量的60%以上在春夏茬。不同品种的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总产量和适宜生长季节不同。deltastar适合于春、夏、秋季种植,condesa冬季生长旺盛,适合温室越冬栽培。Printo抗逆性强,任何季节均可种植。正常年份,产量与温度在冬季呈显著正相关,在夏季呈负相关。产量与湿度在不同年份、不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文英  张绍升  杜雪茹  张秀芳  
根据2005-2008年的调查及鉴定结果,发现福建超大黄山农场设施种植的黄瓜病害种类主要有白粉病(Oidiumsp.)、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incognita)、黄瓜蔓枯病(Mycosphaerella citrullina)、炭疽病(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红粉病(Trichothecium roseum)、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病毒病(cucumber v...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冬贞  廖允成  王阳峰  杨薇  杨林  乔宏喜  李洁  
【目的】对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最适合延安地区温室黄瓜种植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方法】选取延安地区最常用的行间内置式、行下内置式、外置式和外置式+行间内置式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别测定其对日光温室内CO2体积分数、室内气温、地温及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的影响,以不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为对照,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均能增加温室内CO2体积分数,提高室温和地温,改善农艺性状,提高黄瓜产量。其中,外置式+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在提高温室内CO2体积分数(09:00和11:30)及黄瓜株高、茎粗、产量和缩短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冬贞  廖允成  王阳峰  杨薇  杨林  乔宏喜  李洁  
【目的】对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最适合延安地区温室黄瓜种植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方法】选取延安地区最常用的行间内置式、行下内置式、外置式和外置式+行间内置式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分别测定其对日光温室内CO2体积分数、室内气温、地温及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的影响,以不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为对照,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4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均能增加温室内CO2体积分数,提高室温和地温,改善农艺性状,提高黄瓜产量。其中,外置式+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在提高温室内CO2体积分数(09:00和11:30)及黄瓜株高、茎粗、产量和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峻  李文耀  李勇  薛瑞忠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洲的国家园艺中心的温室中进行的一个比较黄瓜分别种植在两套生产系统中,开放式生产系统(RTW)和封闭式营养液膜生产系统(NFT),且两种生产系统所用营养液配方相同。通过测定发现,定植在 RTW 生产系统中无论每株黄瓜的瓜条数或产量均达到显著性差异。初步推断是由于 RTW 生产系统中所用基质椰壳(Cocopeal)特有的物理和化学属性导致黄瓜在 RTW和 NFT 两套生产系统中产量出现显著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英  张彦才  李若楠  武雪萍  翟彩霞  陈丽莉  吴会军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膜下沟灌模式下,不同水氮供应对冬春茬黄瓜不同生育时期及各个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吸收及分配规律、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春茬黄瓜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一致,均呈"S"曲线,结瓜期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不同水氮供应对根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影响差异不显著,主要影响叶片、茎和果实的积累。结瓜期优化水氮处理降低黄瓜根冠比,提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特别是促进果实积累。黄瓜对氮磷钾养分吸收量的大小为:钾>氮>磷,形成150~200 t/hm2商品产量的黄瓜,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N 396~490 kg/hm2,P 93~127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艳飞  高丽红  李红岭  司力珊  李元  张雪艳  
目的评价多年连作温室夏季不同利用模式对黄瓜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及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法对不同利用模式各个时期土壤肥力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以及黄瓜产量进行分析。结果夏季温室休闲期栽植青葱显著降低了土壤盐分的积累,其中速效氮和速效钾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29.3%和5.3%;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使细菌和放线菌高于对照土壤,真菌低于对照土壤,B/F值升高,镰刀菌下降54%;黄瓜增产22%。夏季休闲期种植速生叶菜虽然能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但对降低黄瓜致病菌数量和改善微生物区系组成方面无积极作用,黄瓜产量与对照相比降低了15%。结论夏季温室休闲期栽植一茬青葱有利于缓解黄瓜连作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菲  韩淑敏  胡玉昆  
以洋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长期水文气象观测数据和数值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洋河流域径流的年际、年内分配规律及典型丰、枯年份的变化,进而建立了降雨-径流关系模型,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洋河流域径流量存在减少趋势,尤其是80年代后下降趋势更明显;径流的减少除了受气候变化影响外,人类活动如工农业生产取水、人口增加导致的生活用水激增以及水库截流蓄水等水土保持措施是导致径流量减少的主要的原因,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径流减少量占径流减少总量的83.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妍  吴克宁  程先军  刘霈珈  
耕地产能能够揭示耕地生产能力及生产潜力的数量和空间布局,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东北地区三个层次产能核算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8个二级区耕地产能的空间格局及其分异规律,并在农用地分等因素与耕地利用潜力的相关性分析基础上,对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与分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各二级区内耕地产能提升的主导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以西部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区最大,理论利用潜力、可实现利用潜力基本表现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逐渐减少,理论利用强度、可实现利用强度表现为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逐渐减少。土壤障碍层深度、有机质含量、盐渍化程度、坡度等因子是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冬贞  廖允成  赵建兴  霍子华  杨飞  刘杨  
【目的】针对当前秸秆生物反应堆菌种使用较为杂乱的问题,筛选适用于陕西关中地区温室黄瓜种植的秸秆生物反应堆的配套菌种。【方法】选取7种不同来源的菌种,测定不同菌种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黄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等指标的影响,以不放置菌种为对照,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7个菌种均能提高温室土壤温度,促进黄瓜生长发育,提高黄瓜产量,降低黄瓜白粉病的发病率。其中经世明生物反应堆专用菌种001、秸秆生物降解专用菌种和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Z1处理后,土壤温度分别较对照提高3.3,3.1,2.4℃,黄瓜株高分别较对照增加26.8,22.2,25.0cm,单果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冬梅  魏珉  张海森  王秀峰  孔祥波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不同氮磷钾养分配比对土壤栽培黄瓜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磷素用量和比例可以显著提高黄瓜的产量;适量氮钾肥配合增施磷肥可以增加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适量氮磷肥配合增施钾肥可以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新红  何莉莉  张娜  
研究和比较了7个黄瓜品种在自然低温下的生理效应及其产量,结果表明:绿宁3号、寒月和津绿3号的根系活力较高;津优30号、永昌9618、绿宁3号和津绿3号的耐低温性较强;津优30号和津绿3号的畸形瓜少,产量高。在根系活力、耐低温性和产量方面,津优30号和津绿3号最好,津优2号和北极星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清明  邹志荣  郭晓冬  蔡焕杰  张西平  
 对不同栽培季节、不同土壤灌溉上限处理的温室黄瓜初花期的生长发育动态、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90%田间持水量灌溉上限处理较为理想,相比100%田间持水量灌溉上限处理而言,秋茬和春茬茎粗分别增加0.03和0.05cm,而根冠比差异不显著;根瓜节位分别降低1.39和0.69节;根瓜还原糖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11.8g/kg,13.2g/kg,10.0mg/kg,0.13g/kg和10.3g/kg,4.5g/kg,24.9mg/kg,0.13g/kg;前期产量分别增加9.09%和7.7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6.14%和22.72%。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青君  张海英  王永健  李婉钰  张峰  毛爱军  程继鸿  陈明远  
【目的】秋冬茬和冬春茬是目前中国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的两种重要茬口,对两茬黄瓜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进行定位,为温室黄瓜产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欧洲8号×秋棚自交系的113份黄瓜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作为试验材料,并利用该群体已经构建的包含182个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对与产量相关的9个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58个QTLs,其中与单株平均产量相关的QTL1个,定位于LG4连锁群上;控制黄瓜日增重量的QTL位点6个,分别位于LG2、LG3、LG6连锁群上;控制平均单瓜重的QTL位点5个,分别位于LG1和LG5连锁群上;控制坐瓜数的QTLs2个,位于LG2和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军  李静  张富仓  方栋平  高明霞  王海东  吴东科  
【目的】分析不同水氮供应水平对温室黄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温室黄瓜的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温室小区试验,设置3个灌水水平(W1(60% ET0(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W2(80% ET0)和W3(100% ET0))和4个施氮水平(N0(0 kg/hm2)、N1(180 kg/hm2)、N2(360 kg/hm2)、N3(540 kg/hm2))共12个水氮处理组合,在盛果期对黄瓜的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在拉秧后统计总产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黄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灌水量与施氮量对黄瓜产量、果实品质指标均有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