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4)
2023(12191)
2022(10436)
2021(9597)
2020(7959)
2019(18372)
2018(18317)
2017(35423)
2016(19150)
2015(21589)
2014(21801)
2013(21557)
2012(19796)
2011(18031)
2010(18140)
2009(16612)
2008(15881)
2007(13810)
2006(12303)
2005(10865)
作者
(56146)
(46557)
(46163)
(44228)
(29960)
(22214)
(20993)
(18369)
(17739)
(16491)
(15846)
(15845)
(14805)
(14691)
(14472)
(14149)
(13826)
(13491)
(13285)
(13115)
(11505)
(11504)
(11126)
(10626)
(10495)
(10286)
(10191)
(10046)
(9355)
(8981)
学科
(99039)
经济(98946)
管理(54445)
(48364)
(39869)
企业(39869)
方法(37956)
数学(32868)
数学方法(32569)
中国(24254)
地方(24165)
(20551)
(20296)
业经(19315)
(17299)
地方经济(14512)
农业(14272)
环境(14216)
理论(13898)
(13888)
(13318)
(12550)
贸易(12543)
(11994)
(11319)
(11236)
技术(11187)
(11071)
金融(11070)
(10695)
机构
大学(281493)
学院(279113)
(118688)
经济(116080)
管理(111453)
研究(97062)
理学(96690)
理学院(95574)
管理学(94071)
管理学院(93567)
中国(69013)
(60236)
科学(59680)
(50068)
(48196)
研究所(44073)
中心(41994)
财经(40879)
(40475)
业大(39895)
(39418)
北京(38235)
(37763)
师范(37485)
(37084)
经济学(36171)
(35338)
(32296)
经济学院(32217)
农业(31503)
基金
项目(191506)
科学(150888)
研究(140419)
基金(139084)
(120302)
国家(119330)
科学基金(102992)
社会(89661)
社会科(84971)
社会科学(84945)
基金项目(74554)
(73872)
自然(66305)
自然科(64718)
自然科学(64707)
自然科学基金(63510)
教育(63190)
(62000)
编号(56750)
资助(56682)
成果(45520)
重点(42375)
(41792)
(41485)
课题(39058)
(38953)
国家社会(36633)
创新(36352)
教育部(36051)
科研(35762)
期刊
(135587)
经济(135587)
研究(87487)
中国(47844)
学报(41678)
管理(41243)
科学(39838)
(36503)
(35706)
大学(31496)
学学(29698)
教育(28312)
农业(25790)
技术(24654)
经济研究(22066)
(20518)
金融(20518)
财经(20291)
业经(20051)
问题(18752)
(17378)
技术经济(15158)
图书(14364)
理论(13933)
现代(13848)
科技(13031)
实践(12560)
(12560)
资源(12431)
(12291)
共检索到406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坚强  
运用城市形态学研究方法,以城市用地和空间拓展作为切入点,梳理建国以来现代(1949~2002年)济南城市形态演变的历史脉络,探寻其形态演变的轨迹、特征及动力机制,发掘现代济南城市形态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总结现代济南城市形态演变潜在的基本规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坚强  朱渊  王勇  
运用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分析1840年以来近现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变,归纳得出"新城—协作"与"扩展—回波"两种城市形态发展模式,并对它们的内涵、区别、经济学分析等展开探讨。研究发现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门槛后,某种程度上,"新城—协作"的城市形态发展模式要比"扩展—回波"式更符合城市发展规律与实际需要。这为我国一些大城市调整"摊大饼"式的空间发展路径依赖,摆脱"单中心"蔓延发展导致诸多"城市病"的发展困境,实现城市形态优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柳泽  
以多期大庆市矿区及城市建设规划资料和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综合应用GIS分析、统计分析和类型分析等方法,从体系形态、结构形态和肌理形态三个层次分析大庆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特征和机制。在以下四个方面获得进一步的认识:首先,大庆市空间体系形态较为分散,但有着聚集发展的趋势;其次,大庆市油田开采区内与区外的城镇结构形态演变分别遵循受控"点—轴"发展模式与多核心、带状发展模式,耦合形成了城市整体的结构形态;第三,城市肌理形态体现出类型和层次上的单一性,并有着特殊的"大院式"空间形态单元;第四,大庆市城市形态的发展演变可归纳为四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约束作用、引导作用、作为内在机制和推动作用等途径产生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青  
本文应用分形理论 ,对太原市城市形态近 40年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尝试性的定量分析 ,揭示了太原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地域扩展方式。结果显示 :太原市城市形态的演变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及社会发展的周期性密切相关 ,城市的形态随城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变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立国  周国华  
城市形态研究一直就是城市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根据1992、1999、2007年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怀化市1∶10000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借助ArcGIS 9.2平台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采用空间形态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扇分析、景观测度及分形理论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部铁路枢纽城市怀化的城市形态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整体以正东、西南、正北方位的扩展为主,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市外部形态的紧凑度、分维数偏低,形状指数偏大,城市内部形态演化中,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的圈层分布比较明显,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几个特定圈层,而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各时期随圈层面积变化较大,公共设施用地各时期随圈层面积变化较小;在此基础上探寻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认为怀化城市形态的演变是经济发展、交通设施发展、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等多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立国  周国华  
根据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怀化市1∶10 000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借助ArcGIS 9.2平台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 11.5),采用空间形态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扇分析、景观测度及分形理论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部铁路枢纽城市怀化的城市形态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形态的紧凑度、分维数偏低,形状指数偏大,城市以正东、西南、正北方位的扩展为主,演化轨迹为"据点型"—"散点组团型"—"团城型"—"枝状放射型"—"‘T’字型";城市形态演变是经济发展、交通设施发展、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等多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琪  任超  万丽  
针对城市内涝频发、水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中国已在部分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由于目前试点范围相对局部、量化分析不足等原因,试点城市应对暴雨内涝的能力仍十分有限。故本文选取济南中心城区为案例进行研究,结合当地背景条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量化分析城市内易积水点及低影响开发设施应用前后地表径流量的差异性变化,从而细化海绵城市控制指标,为研究区域及其他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提供合理、科学的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倍庆  魏来  张爱华  
比较了清末(1910年)、抗战胜利后(1946年)、"文革"前期(1967年)的南京老城区街道路网,与2014年的城市道路比较,结果显示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制定的《首都计画》,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城市中心由"三山街—大功坊—夫子庙"一带,北移至位于"鼓楼—新街口"地区。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发展与历版总体规划的实施,促进了商贸中心体系的出现,并形成副中心与分区,但新街口主中心的地位并未发生转移。此外,城市南北向拓展的动力也强于东西向。文章基于空间句法分析,从空间构形(Spatial Configuration)视角阐述路网结构对城市活动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南京老城区城市形态的演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爽,王进,詹志勇  
早在19世纪末生态思想就开始用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如今景观生态学关于格局与过程的生物空间理论,已成为城市自然景观组织和生态景观建设的主要理论支撑。本文探讨了生态景观的含义及建设途径,以南京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城市形态可持续格局,分析高密度开发条件下城市自然或近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环境整合方法,并提出了在大都市区、主城区、街区三个不同尺度上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模式:绿楔与星形放射状城市相嵌、绿径网络与街区路网纹理相伴、须状绿色延伸与邻里环境相融。为城市景观生态重建和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温莹蕾  吕学昌  
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精神气质、经济文化等内容的载体,它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论述了济南城市发展中景观风貌的变化,以及传统自然与现代建设的融合与冲突,并对济南城市设计中的景观要素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集宁  张丽霞  张海燕  吕兰颂  
从地质的角度,分析了济南城市环境地质条件和发展中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黄河悬河稳定性,认为悬河稳定性不会影响城市发展,黄河以北地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保泉供水和生态城市的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旭  车越  曾寒梅  
我国历史时期的城市形态类型丰富、特色鲜明,反映了地域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差异,蕴含着人们适应地方条件的经验与智慧。以同属巴蜀亚区,但形态差异明显的成都、重庆为例,构建动态、层进的城市形态认识框架,结合卫星影像与历史地图数据,按照"收集—转译—识别—分析"的程序,研究城市形态特征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揭示形态特征的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及生成原则,为当前城市建设提供信息与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永超  王成新  张帅  
为研究高速交通对城市形态时空演变的影响,基于1995—2018年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数据,选取城市形态扩张速度指数、城市形态扩张强度指数、城市形态紧凑度指数和分形维指数等指标,从时空角度分析高速交通对山东省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分散,紧凑度低;(2)山东省城市发展规模小,城市扩展速度慢;③大城市形态受高速交通分割严重。针对高速交通对山东省城市形态演变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山东省高速交通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旭  许凌  裴宇轩  冉小刚  
历经进化的历史形态具有稳定性与适应性,探索其中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智慧与规律,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成都为例,基于卫星影像、历史文献与地图数据,综合历史调查、地理信息与空间形态分析,从新旧交织的城市里识别出历史形态,研究其特征与演变过程。认为城市的历史地域特征源于地域自然条件、城市功能要求与历史文化的综合影响,历史时期人类对自然崇尚与求真的态度、对环境因势利导的利用与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当前城市建设有重要价值与深远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畔  王振波  王兴平  
通过对南京历年城市道路的发展历程的介绍和对比,建立主要公路以及主城内部连接主要公路的主干路道路网络轴线模型,运用缓冲区叠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及成对明智比较分析得出,城市道路系统尤其是城市公路的建设是影响南京市城市形态发展演变的主导因素,除此之外自然地形、河流、政府导向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发展,它们同道路网系统一起塑造着南京总体城市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