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5)
- 2023(15749)
- 2022(13162)
- 2021(12042)
- 2020(10246)
- 2019(23166)
- 2018(23061)
- 2017(44604)
- 2016(24100)
- 2015(27135)
- 2014(27035)
- 2013(26722)
- 2012(24274)
- 2011(21563)
- 2010(21581)
- 2009(20405)
- 2008(20371)
- 2007(18058)
- 2006(16130)
- 2005(14718)
- 学科
- 济(100564)
- 经济(100408)
- 业(95730)
- 管理(88546)
- 企(86139)
- 企业(86139)
- 方法(44129)
- 数学(34512)
- 数学方法(34159)
- 财(33322)
- 业经(32074)
- 农(31953)
- 中国(24744)
- 务(23837)
- 财务(23766)
- 制(23741)
- 财务管理(23735)
- 企业财务(22507)
- 农业(22005)
- 技术(20159)
- 理论(19196)
- 和(19039)
- 地方(18620)
- 划(17697)
- 学(17697)
- 体(17526)
- 贸(16983)
- 贸易(16975)
- 策(16458)
- 易(16388)
- 机构
- 学院(349649)
- 大学(347355)
- 管理(144116)
- 济(141021)
- 经济(138059)
- 理学(124191)
- 理学院(122933)
- 管理学(121202)
- 管理学院(120556)
- 研究(110060)
- 中国(85157)
- 京(73792)
- 财(68821)
- 科学(66018)
- 农(54828)
- 财经(54247)
- 所(54048)
- 江(52317)
- 业大(50246)
- 中心(49513)
- 经(49166)
- 研究所(48512)
- 北京(46436)
- 范(43043)
- 农业(42784)
- 师范(42710)
- 州(41904)
- 经济学(41449)
- 院(40074)
- 财经大学(40020)
- 基金
- 项目(232215)
- 科学(184434)
- 研究(174182)
- 基金(169377)
- 家(145157)
- 国家(143862)
- 科学基金(125969)
- 社会(110882)
- 社会科(105073)
- 社会科学(105044)
- 省(91228)
- 基金项目(90149)
- 自然(80751)
- 自然科(78866)
- 自然科学(78850)
- 教育(78622)
- 自然科学基金(77460)
- 划(75080)
- 编号(71401)
- 资助(68526)
- 成果(57597)
- 部(51146)
- 重点(50800)
- 创(50615)
- 发(49098)
- 课题(48398)
- 制(46780)
- 创新(46560)
- 国家社会(45165)
- 项目编号(44666)
- 期刊
- 济(162662)
- 经济(162662)
- 研究(105665)
- 中国(66576)
- 管理(57496)
- 财(56016)
- 农(51898)
- 学报(49595)
- 科学(47548)
- 大学(38826)
- 学学(36594)
- 教育(36287)
- 农业(35905)
- 技术(31367)
- 融(30570)
- 金融(30570)
- 业经(29282)
- 财经(26983)
- 经济研究(24967)
- 经(23015)
- 问题(20939)
- 业(19996)
- 技术经济(18548)
- 现代(17562)
- 理论(17010)
- 商业(16870)
- 科技(16800)
- 财会(16455)
- 图书(16064)
- 版(15685)
共检索到518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金秀 孙敬水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历程,从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探讨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环境建设。
关键词:
现代流通业 先进制造业 协同性 运行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金秀 林晓炜
深入探讨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问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从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机理,以及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方法与监测预警等方面对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与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现代流通业 先进制造业 产业协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金秀
对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性进行测度与评价,有利于提高现代流通业的服务能力和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文章首先界定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从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发展效率、发展效益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测度方法;利用1990-2013年统计数据,对我国现代流通业、先进制造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协同性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表明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无论从静态协同性指数还是从动态协同性指数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本红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结合日益紧密。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借用协同学序参量演化方程探讨了两者演化机理,模型结果表明只有两者协同时,系统才是整体稳定的,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贡献也达到极大。同时,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演化路径:由制度协同,到产业集群,再到产业生态系统,因此,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与协同是产业演化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促进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也增强了产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先进制造业 协同演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本红 冯良清
文章应用共生理论,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关系,建立了实力对称型和非对称型的共生模型,通过求解分析,指出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合作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制造业实行物流资源外包,会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最后提出两者协同共生发展的四条路径。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共生机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必锋 赖志花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应在空间布局、发展模式和产业创新方面促进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表明,天津市先进制造业与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协同程度在总体上高于河北省,各地可根据不同产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价值链延伸协同发展模式、价值链嵌入协同发展模式和价值链重组协同发展模式,以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带动京津冀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建立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平台,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创新。
关键词:
京津冀 高端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东坡 于诚 徐保昌
推动上海高端服务业和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有助于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者的协同机制包括空间分布上的协同定位、发展模式上的协同演化、升级动力上的协同创新三个维度。基于系统协同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上海高端服务业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正处于协同发展状态,且在2006年之后的趋势更为明显,但先进制造业子系统有序度较低成为制约复合系统协同度提升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嘉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路丽 刘慧
文章基于2010—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度及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省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各省份具体情况差异显著;多数省份耦合协调水平属于良好协调,整体表现为“高低阶段省份少、中间阶段省份多”的“橄榄型”模式,且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效应。基于此,提出推动区域合作互动、鼓励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打造“两业”协调平台载体、整合区域都市化与城市集聚区,以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路丽 刘慧
文章基于2010—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度及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省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各省份具体情况差异显著;多数省份耦合协调水平属于良好协调,整体表现为“高低阶段省份少、中间阶段省份多”的“橄榄型”模式,且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效应。基于此,提出推动区域合作互动、鼓励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打造“两业”协调平台载体、整合区域都市化与城市集聚区,以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玉梅 周一诺 孙小强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创新是数字经济下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将融合创新过程划分为概念创新、研发创新、生产与制造创新、传送与商业化创新、反馈与提升创新5个环节,分析各环节影响因素及全过程融合创新机理;从融合创新基础、融合创新环境、融合创新成果3个维度构建测量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基于空间异质测量30省(市、自治区)的融合创新水平及融合创新内部的耦合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省份的融合创新水平逐年稳步提升;各省份融合创新的耦合度高,协调度虽逐年提升但相对较低;各省份融合创新的失调大多表现为融合创新成果滞后型失调。文章认为应从加大融合创新基础投入、积极营造融合创新环境、加强融合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和保障融合创新各环节协调推进等方面来提升中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创新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志鹏 蔡松林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规划与现状,使用两个产业的相关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对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当前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推进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措施,为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升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明哲 綦天熠
先进制造业GVC升级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探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推动GVC升级的机理及二者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先进制造业服务化显著促进GVC升级,价值链整合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GVC升级关系中起中介效应,FDI和技术水平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GVC升级关系中起正向调节效应。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价值链整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桑佳嘉
推动产业更高层次的融合发展是提升我国产业绩效、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评估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水平的基础上,从空间角度检验了两业融合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逐渐提升,但两业深度融合的水平则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两业融合发展能够提升本地产业发展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在扩大贸易开放的同时能够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两业融合具有明显的经济和产业溢出效应,随着交通可达性的提升,两业融合带来的空间溢出效应将更为明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学国 王羊昕 杨文静
运用协同学思想构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子系统的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灰色关联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赋权法建立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上海市2006—2015年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复合系统的协同化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子系统有序度呈持续增长趋势,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子系统的有序度在近年来提升显著;而复合产业系统在经历高速发展后,受限于先进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