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69)
2023(15620)
2022(13078)
2021(11973)
2020(10194)
2019(23078)
2018(22992)
2017(44440)
2016(24009)
2015(27052)
2014(26962)
2013(26676)
2012(24197)
2011(21524)
2010(21524)
2009(20351)
2008(20326)
2007(18035)
2006(16105)
2005(14718)
作者
(68791)
(56988)
(56726)
(53944)
(36543)
(27307)
(25746)
(22231)
(21618)
(20540)
(19491)
(19387)
(18227)
(18123)
(17560)
(17222)
(17039)
(16816)
(16258)
(16238)
(14128)
(14071)
(13708)
(13126)
(12800)
(12749)
(12658)
(12603)
(11359)
(11128)
学科
(100135)
经济(99979)
(95424)
管理(88213)
(85910)
企业(85910)
方法(43966)
数学(34374)
数学方法(34019)
(33263)
业经(31878)
(31719)
中国(24603)
(23812)
财务(23741)
(23721)
财务管理(23710)
企业财务(22485)
农业(21834)
技术(20077)
理论(19136)
(19003)
地方(18533)
(17678)
(17645)
(17486)
(16926)
贸易(16918)
(16412)
(16330)
机构
学院(348076)
大学(345936)
管理(143410)
(140366)
经济(137422)
理学(123515)
理学院(122257)
管理学(120533)
管理学院(119888)
研究(109780)
中国(85002)
(73619)
(68560)
科学(65806)
(54569)
财经(54008)
(53971)
(52095)
业大(49946)
中心(49423)
(48950)
研究所(48423)
北京(46383)
(42848)
农业(42571)
师范(42513)
(41738)
经济学(41201)
(39997)
财经大学(39852)
基金
项目(230887)
科学(183273)
研究(173231)
基金(168297)
(144202)
国家(142917)
科学基金(125084)
社会(110120)
社会科(104343)
社会科学(104314)
(90660)
基金项目(89503)
自然(80191)
自然科(78312)
自然科学(78296)
教育(78241)
自然科学基金(76921)
(74682)
编号(71046)
资助(68180)
成果(57381)
(50887)
重点(50536)
(50317)
(48796)
课题(48195)
(46500)
创新(46283)
国家社会(44798)
项目编号(44447)
期刊
(162054)
经济(162054)
研究(105380)
中国(66490)
管理(57348)
(55848)
(51612)
学报(49359)
科学(47270)
大学(38621)
学学(36366)
教育(36318)
农业(35718)
技术(31261)
(30545)
金融(30545)
业经(29111)
财经(26875)
经济研究(24828)
(22915)
问题(20844)
(19938)
技术经济(18455)
现代(17496)
理论(16980)
商业(16750)
科技(16699)
财会(16425)
图书(16143)
(15559)
共检索到516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金秀  林晓炜  
深入探讨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问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从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机理,以及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方法与监测预警等方面对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与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金秀  
对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性进行测度与评价,有利于提高现代流通业的服务能力和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文章首先界定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从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发展效率、发展效益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测度方法;利用1990-2013年统计数据,对我国现代流通业、先进制造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协同性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表明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无论从静态协同性指数还是从动态协同性指数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金秀  孙敬水  
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历程,从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探讨了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环境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本红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结合日益紧密。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借用协同学序参量演化方程探讨了两者演化机理,模型结果表明只有两者协同时,系统才是整体稳定的,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贡献也达到极大。同时,本文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演化路径:由制度协同,到产业集群,再到产业生态系统,因此,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与协同是产业演化的必然结果,这种结果促进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也增强了产业的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本红  冯良清  
文章应用共生理论,分析了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关系,建立了实力对称型和非对称型的共生模型,通过求解分析,指出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合作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制造业实行物流资源外包,会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最后提出两者协同共生发展的四条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路丽  刘慧  
文章基于2010—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度及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省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各省份具体情况差异显著;多数省份耦合协调水平属于良好协调,整体表现为“高低阶段省份少、中间阶段省份多”的“橄榄型”模式,且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效应。基于此,提出推动区域合作互动、鼓励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打造“两业”协调平台载体、整合区域都市化与城市集聚区,以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路丽  刘慧  
文章基于2010—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度及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省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各省份具体情况差异显著;多数省份耦合协调水平属于良好协调,整体表现为“高低阶段省份少、中间阶段省份多”的“橄榄型”模式,且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效应。基于此,提出推动区域合作互动、鼓励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打造“两业”协调平台载体、整合区域都市化与城市集聚区,以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必锋  赖志花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应在空间布局、发展模式和产业创新方面促进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表明,天津市先进制造业与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协同程度在总体上高于河北省,各地可根据不同产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价值链延伸协同发展模式、价值链嵌入协同发展模式和价值链重组协同发展模式,以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带动京津冀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建立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平台,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创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志鹏  蔡松林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规划与现状,使用两个产业的相关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对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当前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推进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措施,为智慧物流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升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桑佳嘉  
推动产业更高层次的融合发展是提升我国产业绩效、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评估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水平的基础上,从空间角度检验了两业融合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逐渐提升,但两业深度融合的水平则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两业融合发展能够提升本地产业发展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在扩大贸易开放的同时能够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两业融合具有明显的经济和产业溢出效应,随着交通可达性的提升,两业融合带来的空间溢出效应将更为明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学国  王羊昕  杨文静  
运用协同学思想构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子系统的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灰色关联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赋权法建立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实证研究上海市2006—2015年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复合系统的协同化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子系统有序度呈持续增长趋势,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子系统的有序度在近年来提升显著;而复合产业系统在经历高速发展后,受限于先进制造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春明  麻艳林  陈佳馨  
知识技术密集的先进产业协同集聚有助于提高区域的创新效率,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向创新驱动转变。本文通过构建超效率BCC模型对我国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以2010—2020年省级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业协同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在地理层面具有空间相关性,且对本地区域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两业协同集聚对邻近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对地理邻近区域主要表现为创新资源虹吸的负向影响,对经济邻近区域主要表现为创新成果共享的正向影响,而中西部地区则需要进一步加大要素投入,以确保两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发挥正向的空间外溢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保华  
文章以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为背景,结合山西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山西先进制造业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山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思路方向和路径,对促进山西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露   赵作权  
在都市圈层面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战略选择。利用2000-2020年成都都市圈的企业区位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与共集聚系数方法,定量识别成都都市圈两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即能源装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的空间分化及共集聚趋势。研究表明:(1)两个产业在都市圈内呈现“核心-边缘”的空间分布格局,能源装备制造业逐渐郊区化和均衡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先扩散而后向都市圈中心集中化,表明信息通信技术(ICT)发展对都市圈空间结构具有中心化(软件服务业)和去中心化(能源装备制造业)两个效应;(2)两个产业的共集聚程度下降,重心变化方向一致,重心间的距离增大;(3)两个产业细分行业均呈现“集中式-西移”或“分散式-东移”的集聚模式,它们的空间密集度都从北至南依次衰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