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7)
2023(4128)
2022(3264)
2021(3000)
2020(2460)
2019(5284)
2018(5350)
2017(9899)
2016(5588)
2015(6296)
2014(6504)
2013(6252)
2012(6004)
2011(5506)
2010(5671)
2009(5433)
2008(5646)
2007(5159)
2006(4600)
2005(4481)
作者
(16567)
(13723)
(13645)
(13133)
(9058)
(6626)
(6308)
(5316)
(5295)
(5019)
(4755)
(4690)
(4531)
(4437)
(4391)
(4347)
(4024)
(4013)
(3971)
(3847)
(3580)
(3367)
(3273)
(3257)
(3129)
(3084)
(3072)
(2861)
(2764)
(2697)
学科
(26385)
经济(26348)
(15959)
管理(15360)
(14014)
企业(14014)
方法(10939)
数学(7971)
数学方法(7832)
(7564)
中国(7308)
理论(7131)
业经(6828)
(6520)
(6455)
(5287)
(5058)
金融(5058)
(5028)
(4686)
贸易(4685)
农业(4572)
(4487)
(4446)
地方(4442)
银行(4437)
教育(4434)
(4278)
(4014)
(3964)
机构
大学(89988)
学院(87383)
(37980)
经济(37216)
研究(32604)
管理(31304)
理学(26776)
理学院(26423)
管理学(25988)
管理学院(25799)
中国(23677)
(19710)
科学(18488)
(18271)
(16933)
研究所(15216)
财经(14448)
中心(13633)
(13268)
师范(13160)
(13102)
北京(12918)
(12866)
经济学(12304)
(12165)
(11681)
经济学院(10906)
师范大学(10899)
财经大学(10806)
业大(10750)
基金
项目(52435)
科学(41582)
研究(39662)
基金(38218)
(33231)
国家(32940)
科学基金(27801)
社会(25607)
社会科(24191)
社会科学(24187)
基金项目(19518)
(19173)
教育(18880)
自然(16934)
(16759)
自然科(16534)
自然科学(16532)
自然科学基金(16225)
资助(16062)
编号(15856)
成果(14228)
(12534)
重点(12356)
课题(11424)
(11274)
教育部(10950)
(10894)
国家社会(10586)
(10500)
人文(10334)
期刊
(44809)
经济(44809)
研究(31085)
中国(16509)
管理(14062)
(14056)
教育(13096)
学报(13046)
科学(11882)
(11226)
大学(10237)
学学(9345)
财经(7868)
农业(7787)
(7772)
金融(7772)
经济研究(7385)
技术(7033)
(6937)
业经(6016)
问题(5701)
(5284)
世界(5043)
国际(4930)
图书(4643)
(4465)
现代(4318)
技术经济(4221)
科技(4182)
理论(4122)
共检索到137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辉文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因为其“静态性质”而遭到批评。实际上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都具有动态性 ,因此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本身就是动态的理论 ,那些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观点其理论依据并不充分。因此 ,尊重现代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贸易与分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媛媛  赵金亮  聂元贞  
比较优势原则是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比较优势原则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受到责难,比较优势陷阱论便是其一。本文从理论本身、贸易条件和贸易结构三方面分析了比较优势陷阱论的局限性,从实证角度论证我国自实行比较优势战略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得出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仍是我国必然选择的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陆文聪  许为  
本文在理论上提出"比较优势陷阱"三个关键特征的基础上,基于1987~2012年SITC-4位数贸易数据,采用Lafay指数、PRODY指数和引入条件密度核估计的分布动态法,分析了中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及技术复杂度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中国已跨越"比较优势陷阱",其原因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呈现很强的流动性,且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具有中等程度比较优势的产品比重明显增加,贸易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比较优势已实现从低技术复杂度产品向中等技术复杂度产品的转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善勇  叶颖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中国家在转型时期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调整的战略性难题。研究发现"陷阱"并不只存在于中等收入阶段,处于各个收入阶段的国家都有可能面临"陷阱"。通过从发展战略、主导产业等方面对产生这些"收入陷阱"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发现所有"收入陷阱"的背后实际上都是"比较优势陷阱"。为此本文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综合考虑要素禀赋优势、科技创新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势理论,对这些"收入陷阱"进行系统地再解释。结合国际上"陷阱国"及"非陷阱国"应对"收入陷阱"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对比研究,探索出一条跨越"收入陷阱"的新途径——综合优势战略,并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一定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高举  黄先海  
比较优势陷阱是后发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往往会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在改进Levchenko和Zhang(2011)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基于RHO理论的综合体现一国技术水平、要素禀赋、投入成本的生产率指标,进行跨国跨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经历相似,比较优势正从低等技术产业转向高等技术产业,如果这一进程能够持续,则中国能够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而持续的技术创新可能是避免陷阱的重要推动力。以不同基准国和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佃凯  
发展中国家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国际贸易 ,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反而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 ,这使得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 ,由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秀生  盛见  
就地区经济增长而言,丰裕的自然资源既存在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又存在比较优势弱势化的约束作用。因而自然资源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要看到其促进作用,更要关注其约束作用。中部地区既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更要消除其约束作用,促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伍业君  王磊  
在比较优势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模型,该模型给出了产业升级的充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是产品空间中存在升级的目标产品,而且企业具备生产新产品的能力;必要条件是生产新产品的成本增速快于其价格增速。在中等收入阶段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容易得到满足,但必要条件的满足使得企业实现升级跳跃的临界距离变小;同时,如果向新产品跳跃的能力不足,则会使跳跃的充分条件得不到满足,这两者增加了产业升级断档的可能性,即增加了经济增长停滞的风险,而这正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涛雄  周碧华  
现代经济增长几乎总是和结构变化相伴相生的,在开放环境下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可能落入"比较优势陷阱"。通过一个两国开放经济模型说明,"比较优势陷阱"的前提条件在于局限于现有的产业机会。如果有新的产业机会,则后发国家完全可能在新的产业中占据主动。如果新的产业机会具备规模报酬递增优势,则后发国家将具备长期增长优势。分析表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确实可能带来"比较优势陷阱";避免"比较优势陷阱"的关键在于抓住新的产业发展机会;相对于现有比较优势的保护而言,发展政策应更重视新产业机会的创造和利用;模型也对面临诸多新兴产业机会时如何进行合理选择有启示。这些都对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文爽  刘晓静  
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路径,会使得发展中国家获得一定的优势地位,促进经济增长,但也有可能会使得发展中国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利用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考察东北地区产业升级是否落入"比较优势陷阱"。通过对东北地区产业比较优势流动性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必须依靠产业升级,而目前产业升级遇到最大的障碍是比较优势固化在缺乏创新的传统产业中,按原有路径走下去的话,会深深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中,而技术创新是东北地区摆脱"比较优势陷阱"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德恩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国际分工的最重要的理论。近年,某些发展中国家在适用这一理论时出现了一些对进一步发展不利的形势,理论界称之为落入了“比较优势陷阱”。然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本国的对外经济贸易过程中基本遵循了比较优势原理而没有落入所谓“陷阱”,这与中国经济本身的条件和中国所执行的发展策略是分不开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寿华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理论在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中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易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本文基于比较优势、贸易条件等相关理论,对中国纺织服装贸易现有的比较优势、贸易条件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比较优势、贸易条件及其与中国GDP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判中国纺织服装贸易是否面临落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威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持续改善。但是,仅仅按照由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不能给我国带来持久的贸易利益,相反还极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局面。因此,根据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改造传统产业强化比较优势,扶植战略性产业培育竞争优势,是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敏  郭曼  
贫困化增长理论是对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结论的否定。本文详细分析了与贫困化增长理论密切相关的贸易条件问题 ,并揭示出该理论所隐含的政策含义。作者对中国外贸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陷阱进行了探索 ,针对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等国际市场现实 ,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隐含的理论悖论进行了全面的反思 ,提出 :要走出贫困化增长陷阱 ,中国必需尽快提升出口产品结构 ;发展中国家在决定参与国际分工时 ,如果“唯比较优势至上” ,就可能坠入“比较优势陷阱”。中国不能过份地陶醉于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青  
通过构建要素配置扭曲下的贸易分工福利模型,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不同贸易分工格局下内部要素配置扭曲对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揭示: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无关,其背后隐藏着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创新失效的事实;在产品同质竞争条件下,贸易条件恶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福利改进;在产品比较优势分工中,发展中国家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的开放,将使其经济福利改进,并产生对国外资本流入的依赖;"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根源不是比较优势陷阱也不是贸易分配不公的"马太效应",而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自由度政策选择落入内部要素配置扭曲陷阱的结果,渐进式提升对外经济自由度应是发展中国家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