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2)
2023(6615)
2022(5543)
2021(5122)
2020(4604)
2019(10861)
2018(10879)
2017(21430)
2016(11920)
2015(13900)
2014(14490)
2013(14344)
2012(13711)
2011(12487)
2010(12865)
2009(12142)
2008(12624)
2007(11730)
2006(10008)
2005(9190)
作者
(36812)
(30987)
(30782)
(29511)
(19827)
(14966)
(14319)
(12123)
(11566)
(11076)
(10414)
(10394)
(9902)
(9855)
(9754)
(9733)
(9676)
(9079)
(8990)
(8926)
(7814)
(7687)
(7628)
(7028)
(7024)
(6953)
(6909)
(6848)
(6333)
(6296)
学科
(55716)
经济(55655)
(32626)
管理(31804)
方法(27440)
(25992)
企业(25992)
数学(23291)
数学方法(23067)
(15488)
中国(13832)
(13399)
(13279)
业经(11530)
(10766)
贸易(10765)
地方(10476)
农业(10396)
(10370)
理论(10149)
(9943)
(9448)
(8433)
(8417)
金融(8415)
银行(8408)
(7983)
(7839)
财务(7821)
财务管理(7795)
机构
大学(187222)
学院(184460)
(78180)
经济(76502)
管理(68620)
研究(64544)
理学(58775)
理学院(58052)
管理学(57086)
管理学院(56718)
中国(47909)
(40183)
科学(39518)
(35848)
(34199)
(33349)
研究所(31052)
中心(29203)
财经(28574)
(28292)
业大(27878)
农业(26566)
北京(25769)
(25716)
(25415)
师范(25173)
经济学(24681)
(22491)
(22459)
经济学院(22352)
基金
项目(115532)
科学(89571)
研究(84841)
基金(82260)
(71491)
国家(70884)
科学基金(59287)
社会(52520)
社会科(49596)
社会科学(49580)
(44992)
基金项目(43319)
教育(39895)
(38330)
自然(37476)
自然科(36551)
自然科学(36537)
自然科学基金(35893)
编号(35676)
资助(34523)
成果(30269)
重点(26565)
(26513)
(25409)
课题(24640)
(23556)
教育部(22455)
科研(22279)
创新(22011)
大学(21910)
期刊
(86977)
经济(86977)
研究(55391)
中国(33939)
(29989)
学报(29713)
(28296)
科学(26418)
管理(23338)
大学(21934)
教育(21354)
学学(20411)
农业(20092)
技术(16038)
(15586)
金融(15586)
财经(14444)
经济研究(13876)
业经(13556)
(12490)
问题(12089)
(11206)
(10042)
技术经济(9988)
统计(9363)
(9274)
商业(9268)
图书(9257)
理论(9242)
世界(8595)
共检索到274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卫华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相互矛盾的假设条件之上,因而是不正确的。一个国家的资本劳动比并没有意义,它只是技术水平的反映。国家之间资本劳动比例的不同也只是反映了技术水平的不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是技术差距,而不是资本劳动比例的差异。发展中国家不应该盲目积累资本和提高人均资本的数量,而应该尽快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辉文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因为其“静态性质”而遭到批评。实际上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都具有动态性 ,因此现代比较优势理论本身就是动态的理论 ,那些认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观点其理论依据并不充分。因此 ,尊重现代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贸易与分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辉文  董红霞  
比较优势理论至今仍是国际贸易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结构,但它又是至今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一个暂时不能替代的理论基准;加强对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国际贸易的新进展和分析现实中开放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牛宝俊  
一、农产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格局 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农产品是除矿物燃料和润滑油之外的初级产品,或者说农产品包括如下四类:1.粮食和家畜;2.饮料和烟叶;3.非食用农产原料;4.动植物油脂及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宝俊  
一、农产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格局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农产品是除矿物燃料和润滑油之外的初级产品,或者说农产品包括如下4类:(1)粮食和家畜;(2)饮料和烟叶;(3)非食用农产原料;(4)动植物油脂及蜡这四类又由19个小类组成。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尚涛  
文章探讨了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这两套不同的理论范式背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问题,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是在简单性与复杂性世界观下的两套概念体系。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简单性世界观的基础之上,具有简单性世界观的一系列特征;而竞争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复杂性世界观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复杂性思维方式,二者在研究方法、可证伪性和可覆盖性、概念的完备性和严密性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这两套理论各自有缺陷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其兵  彭治云  唐峻岭  王成兰  孙有鑫  胡敏  
近年来,武威市紧紧围绕实现农民收入倍增、促进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发展节水高效富民产业的总方向,充分利用本地优越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生产,初步形成了蔬菜、瓜类、马铃薯、棉花、果品、啤酒原料、制种、中药材等为主的区域性特色经济作物优势产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大幅提升。本文采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武威市不同县域2008-2012年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凉州区优势经济作物为蔬菜;民勤县优势作物有瓜类、中药材、棉花、果品和葵花;古浪县优势经济作物有马铃薯、中药材、油料作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  潘英丽  
文章在2×2×2李嘉图模型下,考察汇率对比较优势影响以及产业结构的决定。通过国内产品市场和国际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得出影响一国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一国的消费偏好、进出口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实际汇率和及与实际汇率有关的比较优势等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惠兰  
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给出了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概念和内涵解释。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农产品的价格和质量是确定其比较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而构成区域农产品价格和质量的因素又很多,本文从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条件与要素禀赋状况、营销、政府行为、生态环境、经营体制、历史发展基础与区域文化、特色产品这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给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龚新宇  李才波  
本文首先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应用的局限性,再利用狄尔多夫模型从三个方面剖析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是适用的,最后对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指出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影响远小于对商品贸易的影响,研究服务贸易要从同服务贸易有关的市场结构、需求方特征以及比较优势的内生化、动态化等多方面着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俞雷  钱建娣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然而,随着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双方贸易冲突和摩擦加剧。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贸易失衡可能的原因,从比较优势原理出发分析了中美贸易格局。本文认为,中美两国的巨额贸易顺差符合比较优势原理,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国承接了大量如电子信息产业等成熟期产业,发挥了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楚宏  吴能全  
交易费用理论的经典“企业-市场两分法”无法对中间组织为什么会存在,以及与企业和市场相比其优势有哪些做出较好的解释,原因就在于这种分析方法仅仅以交易成本作为衡量各种经济组织效率的唯一标准,只注重效率,不注重效益。而经济组织的存在和演进并不一定仅仅取决于节约交易成本,还可以从效益优势中获得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因此,要想对中间组织这种目前越来越普遍存在的组织形式进行更透彻的理解,就必须超越经典的“企业-市场两分法”,构建一个既能反映效率、又能反映效益的新的经济组织的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梅妮  
竞争优势理论的追随者往往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个范畴对立起来,或者干脆使用竞争优势理论来否定比较优势理论。林毅夫先生在指出对这两种理论相互关系的上述理解是错误的、主张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优势发挥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尝试通过新兴古典的超边际分析,论证了促进国际贸易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同时也为林毅夫先生的观点提供了佐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文先  王孝松  
作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贸易模式的产生原因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然而,自比较优势理论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其有效性一直受到怀疑。本文描述了比较优势理论模型的扩展,并指出在哪些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能够成立。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界秀  
随着国际经济实践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在放松传统假设条件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新的活力,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包容性和综合性。本文系统梳理了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从传统理论拓展和新比较优势源泉的角度评介了新近研究对贸易动因、贸易模式和贸易福利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进程中,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地位并未动摇,新的理论研究遵循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逻辑,对传统理论分析构成了有机补充,为不断更新的国际经济实践提供了新的合理化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