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1)
2023(11688)
2022(9287)
2021(8046)
2020(6835)
2019(15206)
2018(15231)
2017(29925)
2016(15952)
2015(17849)
2014(18012)
2013(17641)
2012(15674)
2011(13623)
2010(13734)
2009(12999)
2008(13006)
2007(11798)
2006(10619)
2005(9889)
作者
(44195)
(36804)
(36666)
(34537)
(23562)
(17317)
(16879)
(14362)
(14070)
(13411)
(12482)
(12362)
(11826)
(11590)
(11244)
(11194)
(11029)
(10950)
(10611)
(10440)
(9244)
(9061)
(8993)
(8428)
(8425)
(8246)
(8167)
(8163)
(7381)
(7273)
学科
(77426)
(75466)
经济(75378)
(70692)
企业(70692)
管理(60944)
业经(29363)
方法(28971)
(25015)
(22796)
数学(20728)
中国(20680)
数学方法(20573)
技术(18319)
农业(18205)
地方(17472)
(17098)
财务(17071)
财务管理(17053)
企业财务(16085)
(15620)
(14032)
产业(13513)
(13473)
理论(13408)
(13235)
(11825)
贸易(11818)
(11700)
(11412)
机构
学院(229229)
大学(221909)
(100211)
经济(98263)
管理(96459)
理学(82251)
理学院(81532)
管理学(80618)
管理学院(80177)
研究(70893)
中国(56766)
(46435)
(44894)
科学(40838)
(36862)
(36085)
财经(35214)
(34443)
中心(32648)
(31776)
业大(31097)
研究所(30739)
经济学(29645)
(28939)
北京(28740)
农业(27850)
(26946)
经济学院(26803)
师范(26744)
商学(26733)
基金
项目(149490)
科学(120375)
研究(114165)
基金(107847)
(91335)
国家(90454)
科学基金(80564)
社会(75871)
社会科(72063)
社会科学(72043)
(61862)
基金项目(57334)
教育(49636)
自然(48970)
(48680)
自然科(47882)
自然科学(47873)
自然科学基金(47072)
编号(46694)
资助(41969)
成果(36173)
(35012)
(34893)
(34512)
重点(32972)
(31952)
创新(31679)
课题(31574)
国家社会(31279)
(29762)
期刊
(119776)
经济(119776)
研究(65846)
中国(47083)
管理(40953)
(37483)
(34855)
科学(28709)
学报(26854)
农业(24208)
技术(23474)
业经(23151)
大学(21751)
学学(20428)
(20076)
金融(20076)
教育(19508)
经济研究(18356)
财经(17533)
问题(15755)
(15448)
(15442)
技术经济(14751)
现代(12951)
商业(12884)
图书(11884)
(11373)
世界(11349)
科技(11149)
(10955)
共检索到349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小琴  
目前,我国已然形成由现代服务业集聚促进现代服务业效率提升,进而驱动产业转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模式。对三者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能够为进一步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指导思路。因此,本文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现代服务业集聚、产业转型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严超  王晓红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测算出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新型城镇化指数,基于空间杜宾模型,设置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协同集聚对本地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存在"虹吸效应",两者之间在全国层面存在"U"型曲线的动态关系,但在不同地区层面、不同规模层面则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新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时间惯性",协同集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空间关联效应在考虑"时间惯性"的情况下并不高。在未来的发展上,政府应从实施"产城融合"战略、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政府角色转变、建立统一金融市场等方面着手,实现协同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亚丽  孙建中  
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速了第三产业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电商产业集聚程度还有待提升,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改革的促进作用难以有效体现。因此,本文通过建立实证模型分析了我国电商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之间的协同作用,旨在指导电商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结果表明:由于我国各省市之间城镇化水平不同,导致电商产业集聚水平也存在差异,电商产业集聚对城镇化作用也有所不同;我国目前城镇化的主要因素为规模集聚,电商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为城镇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和居民收入;2015-2019年我国电商产业集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不断加强,但不同地区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涛  杨佳怡  陈池波  
文章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理,并结合黄淮地区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黄淮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黄淮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上呈现东部优于西部、北部优于南部的特征;2009—2019年除山东的耦合协调度略有下降外,安徽、河南、江苏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总体趋于优化,区域间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各省份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短板,安徽、河南在研究期间属于新型城镇化滞后型,山东、江苏则属于农业现代化滞后型,且随着时间变化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敏  胡振华  
本文基于系统耦合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协调性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指标赋权,引入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协调性评价模型,利用相关历史数据,对中国各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协调性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各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各省产业结构综合发展水平不稳定,存在较大差异;多数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略高于产业结构综合发展水平;各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协调性水平总体较好,但仍有待提升,离优质协调还有较大差距,并且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呈现从东至西递减现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英  
我国的服务业有着明显的集聚发展倾向。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服务业能否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意义,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相关文献基础上,构建相关模型,验证了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征,分析了模型验证结果,进一步提出了服务业集聚发展推进当前城镇化的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勇  蒲勇健  陈立泰  
本文建立了一个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互动发展的耦合与协调模型,以31个省份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了二者互动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并从空间、时间两个维度进行了对比,同时对西部各省份予以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耦合互动状况整体不佳,二者仍处在磨合阶段,东部地区失衡现象更为突出;失衡的原因具有省际差异,总体上东部地区表现为服务业集聚发展不足,中西部地区也已由城镇化相对滞后转变为服务业集聚发展滞后;城镇化与服务业集聚的耦合互动具有逐步加强的时变特点和分布的空间变迁特点,二者已在少数省份形成了协同发展的局面。鉴于此,本文认为在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应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兴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双波  
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集1993-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福建省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文章利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的概念建立隶属度函数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考察其静态协调度和动态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二者协调程度较高。文章最后结合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颜双波  
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集1993-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福建省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文章利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函数的概念建立隶属度函数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考察其静态协调度和动态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现代物流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二者协调程度较高。文章最后结合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俞思静  徐维祥  
文章利用2004-2013年相关数据,以江浙沪地区25个市为研究对象,构建金融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PLS通径模型和耦合模型测度两者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各市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各市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逐年升高,空间分布呈板块化结构,现已形成以上海、杭州为中心,以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嘉兴、金华、绍兴、宁波、舟山为辐射面的"Z"形耦合协调发展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武勇杰  张梅青  
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交通网络化与服务业集聚三者协同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基于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三者协同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并从时空维度展开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三者耦合协调状况整体上处于磨合阶段,相比于中西部地区,省际差异导致东部地区失衡现象更为严重;三者协同发展具有显著的时序变化和空间迁移特征。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欧阳彪  李越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考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在空间上存在自相关现象,并已形成东部沿海城市的高值集聚区和西部城市的低值集聚区;我国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空间依赖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居民收入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作用显著;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由显著变得不显著;政府政策支持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影响日益显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一鑫  吕有金  卢泓宇  
基于人口城镇化等6个维度共27个指标,利用熵权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直辖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进一步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视角分析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服务业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2)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并且产生较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表明服务业集聚在提高本省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带动邻近区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3)政府过度干预不利于本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则能够推动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此,充分发挥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将服务业集聚区域作为产生城市功能溢出效应的核心区域,完善核心区域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通过溢出效应不断带动邻近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一鑫  吕有金  卢泓宇  
基于人口城镇化等6个维度共27个指标,利用熵权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直辖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进一步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视角分析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服务业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2)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并且产生较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表明服务业集聚在提高本省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还能够带动邻近区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3)政府过度干预不利于本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则能够推动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此,充分发挥服务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将服务业集聚区域作为产生城市功能溢出效应的核心区域,完善核心区域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通过溢出效应不断带动邻近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