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5)
2023(9142)
2022(7104)
2021(6349)
2020(5534)
2019(12016)
2018(12159)
2017(23292)
2016(12472)
2015(14111)
2014(14004)
2013(13656)
2012(12386)
2011(10521)
2010(11060)
2009(10660)
2008(10947)
2007(10212)
2006(9160)
2005(8595)
作者
(35550)
(30003)
(29795)
(27837)
(19302)
(14129)
(13582)
(11581)
(11250)
(10875)
(10158)
(10140)
(9752)
(9390)
(9187)
(9050)
(9006)
(8960)
(8651)
(8542)
(7437)
(7395)
(7180)
(6976)
(6816)
(6621)
(6546)
(6477)
(6081)
(6038)
学科
(71103)
(65794)
企业(65794)
管理(55044)
(54935)
经济(54847)
业经(24426)
方法(22191)
(21480)
(21347)
(16673)
财务(16657)
财务管理(16640)
农业(15906)
企业财务(15706)
技术(15204)
中国(14941)
数学(14477)
数学方法(14304)
(13378)
(12350)
理论(12002)
(11589)
(11578)
企业经济(10608)
经营(10379)
技术管理(10131)
(10057)
(9984)
贸易(9975)
机构
学院(183882)
大学(178552)
管理(76271)
(75967)
经济(74338)
理学(64961)
理学院(64331)
管理学(63456)
管理学院(63116)
研究(54445)
中国(45796)
(37681)
(36934)
科学(32469)
(32232)
(30444)
财经(28539)
(27220)
业大(25893)
(25832)
中心(25768)
农业(25236)
研究所(23992)
(23813)
北京(23421)
商学(21920)
经济学(21774)
商学院(21733)
(21350)
师范(21133)
基金
项目(114828)
科学(92257)
研究(86426)
基金(83917)
(71417)
国家(70646)
科学基金(63046)
社会(56937)
社会科(53795)
社会科学(53780)
(46709)
基金项目(44368)
自然(39822)
自然科(38992)
自然科学(38984)
自然科学基金(38363)
教育(37980)
(36729)
编号(35550)
资助(32882)
(30363)
成果(28109)
(27261)
(25001)
重点(24940)
(24571)
创新(24417)
课题(23375)
国家社会(23207)
(23166)
期刊
(94900)
经济(94900)
研究(53126)
中国(39323)
管理(33956)
(32580)
(31944)
学报(24694)
科学(24513)
农业(22055)
大学(19903)
学学(18689)
业经(18361)
技术(18326)
教育(16933)
(16616)
金融(16616)
财经(14726)
经济研究(13971)
(13660)
(12853)
问题(11825)
技术经济(11756)
图书(11200)
现代(10429)
财会(9941)
商业(9926)
(9625)
世界(9454)
经济管理(8782)
共检索到287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唐勇  龚新蜀  
采用2000-2012年中国四大经济区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系统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区域城镇功能的提升效应,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功能提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次,现代服务业就业水平对各区域城镇功能均有显著提升作用,但现代服务业产出水平对城镇功能的提升作用具有实质性的区域差异;再次,分阶段分析结果表明,现代服务业对城镇功能提升的贡献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最后,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城镇各层面功能的提升作用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针对分析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鹏  刘梦真  曾文志  
在以消费升级为主要手段的扩内需、稳增长的“经济新常态”和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经济发展阶段,研究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扩内需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构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和消费升级指标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9年的数据对北京城镇消费结构升级与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在2013年后发展较快,可持续性指标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水平处于“较好”阶段;城镇居民的消费品质结构升级与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大于消费品种结构升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小琴  
目前,我国已然形成由现代服务业集聚促进现代服务业效率提升,进而驱动产业转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模式。对三者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能够为进一步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指导思路。因此,本文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对现代服务业集聚、产业转型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评价。
[期刊] 预测  [作者] 马国勇  蔡玲松  杜荣荣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是促进减贫的重要动力源。本文将城镇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减贫视为一个复合减贫系统,深入分析了三者协同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利用2009~2017年面板数据对复合减贫系统协同度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复合减贫系统整体协同度较低但呈稳步缓慢上升态势;城镇化子系统与减贫子系统、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的协同度较高,但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与减贫子系统的协同度较低。据此,应该推进城镇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现城镇化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促进减贫,一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规划;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孙正成;  
保险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认识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地位、功能与定位是发展的逻辑起点。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和现实,采用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方法,证明了现代保险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参与社会治理可行有效。结合当前特殊背景,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助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保险功能具有时代特征并不断拓展,中国现代保险服务业是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扶持与引导的结合、组合和融合,应扩大传统风险保障范围,创新保险服务和产品,投资新兴民生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充分发挥现代保险功能,促进其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孙正成  
保险发展具有历史阶段性,认识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地位、功能与定位是发展的逻辑起点。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和现实,采用历史和比较的研究方法,证明了现代保险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参与社会治理可行有效。结合当前特殊背景,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助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保险功能具有时代特征并不断拓展,中国现代保险服务业是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扶持与引导的结合、组合和融合,应扩大传统风险保障范围,创新保险服务和产品,投资新兴民生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充分发挥现代保险功能,促进其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伍先福  杨永德  
产业协同集聚已成为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理论梳理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不仅直接影响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而且关联影响空间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但这些影响存在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进一步借助动态空间面板滞后模型发现:虽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整体上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但协同集聚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具体来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效果最为突出,对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作用则明显降低,而对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已由正转负,这意味着各大城市"双轮驱动"战略的实施应结合其地区差异而有所侧重。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魏君英  乔春成  
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相协调,还有利于解决农业经营规模化、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与收入问题以及有利于经济发展,走资源节约的均衡道路。当前我国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存在投资水平低、从业人员少、收入效应弱以及服务消费不足等问题。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需要坚持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加大农村服务型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村服务型人才培养、强化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效应与收入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燕明  王海滨  吕之望  于素义  
文章基于小城镇典型现代服务业实际调研资料,结合区域特性,运用发展潜力分析法,引入“基础潜力概念,归纳和综合比较了长三角、珠三角、中原、西南和环渤海5个地区小城镇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根据各种资源优势的不同组合方式,构建出小城镇现代服务业发展阶段的层次结构,动态地分析现阶段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保庆  宣烨  
快速崛起的城镇化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石。然而,对服务业增长产生深远影响的城镇化绝不仅仅局限于以城镇人口占比所表征的城镇化。本文提出"三元"城镇化概念,并把"三元"城镇化定义为"外延式"城镇化、"内涵式"城镇化以及"网络式"城镇化。本文从理论上考察了"三元"城镇化影响服务业增长的传导机制。本文随后基于中国1999~2013年27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增长模型、比重模型和效率模型系统检验了"三元"城镇化对服务业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外延式"城镇化和"内涵式"城镇化均从服务业规模、产业比重和劳动生产率三个方面显著促进了服务业的增长,"网络式"城镇化仅仅促进了服务业规模的扩张。"内涵式"城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枝煌  
中国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已经成为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一个新品牌,成为具有持续发展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盛会。已经举行的两次京交会,提升了对服务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提升了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关注度和支持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必须引起注意的问题,例如,京交会仍只是一种交流、倡议性会议,京交会效应没有显现,京交会功能亟待提升。因此,京交会应该适应新的历史形势,不断提升功能、质量和水平,促进中国服务业战略性转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城镇化有积极的影响,且存在着显著的门槛效应。运用Hansen的门限回归思想,设计门限回归模型,并将2005—2013年我国31省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作为门限变量值。测算结果表明:当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使其发展指标跨过某个门限值时,地区城镇化率增速水平显著提高。
[期刊] 改革  [作者] 《改革》服务中央决策系列选题研究小组  王佳宁  来有为  冯吉光  何培育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破除,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具体而言,要优化政府服务,完善现代服务业监管体系;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功能区发展。都市功能核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必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坚持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有机结合,科学选择考核评估方法,优化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注重评估结果的反馈与利用。此外,还要注重对考核评估机制实施动态调整。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都市功能核心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诸多有益启
[期刊] 改革  [作者] 《改革》服务中央决策系列选题研究小组  王佳宁  来有为  冯吉光  何培育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破除,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具体而言,要优化政府服务,完善现代服务业监管体系;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功能区发展。都市功能核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必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坚持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有机结合,科学选择考核评估方法,优化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注重评估结果的反馈与利用。此外,还要注重对考核评估机制实施动态调整。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都市功能核心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胜杰  姚战琪  夏杰长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IP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对传统金融业渗透不断加强,导致传统金融业的边界不断变化和调整,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层出不穷。以高新技术提升我国金融服务业是增强金融业竞争力和促进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我国金融机构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