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40)
- 2023(16719)
- 2022(13846)
- 2021(12845)
- 2020(10557)
- 2019(24290)
- 2018(24034)
- 2017(46521)
- 2016(25266)
- 2015(28152)
- 2014(27884)
- 2013(27540)
- 2012(25184)
- 2011(22149)
- 2010(22109)
- 2009(20372)
- 2008(20034)
- 2007(17536)
- 2006(15561)
- 2005(13752)
- 学科
- 济(103965)
- 经济(103837)
- 业(92284)
- 管理(83600)
- 企(81346)
- 企业(81346)
- 方法(44212)
- 数学(34778)
- 数学方法(34424)
- 农(33317)
- 业经(32512)
- 财(29851)
- 中国(29179)
- 地方(23685)
- 农业(23576)
- 务(21505)
- 财务(21440)
- 财务管理(21417)
- 企业财务(20242)
- 技术(20077)
- 制(20051)
- 理论(19495)
- 和(19070)
- 学(18229)
- 贸(17504)
- 贸易(17493)
- 划(17106)
- 易(16885)
- 环境(16423)
- 策(15486)
- 机构
- 学院(351057)
- 大学(347442)
- 管理(144804)
- 济(138692)
- 经济(135470)
- 理学(124508)
- 理学院(123148)
- 管理学(121385)
- 管理学院(120709)
- 研究(111719)
- 中国(85560)
- 京(76229)
- 科学(68774)
- 财(63343)
- 农(55114)
- 所(54192)
- 江(52572)
- 中心(51497)
- 业大(51232)
- 财经(50565)
- 研究所(49066)
- 北京(48174)
- 范(46241)
- 经(45957)
- 师范(45928)
- 州(43129)
- 农业(42921)
- 院(41397)
- 经济学(40208)
- 商学(37835)
- 基金
- 项目(239438)
- 科学(189599)
- 研究(179876)
- 基金(172695)
- 家(148143)
- 国家(146778)
- 科学基金(128563)
- 社会(113789)
- 社会科(107656)
- 社会科学(107624)
- 省(94143)
- 基金项目(92854)
- 自然(82280)
- 教育(80810)
- 自然科(80366)
- 自然科学(80349)
- 自然科学基金(78908)
- 划(78147)
- 编号(75382)
- 资助(68724)
- 成果(59714)
- 重点(52399)
- 发(51906)
- 创(51677)
- 部(51522)
- 课题(50606)
- 创新(47537)
- 项目编号(46456)
- 国家社会(46078)
- 制(44711)
- 期刊
- 济(158823)
- 经济(158823)
- 研究(103265)
- 中国(66854)
- 管理(55034)
- 农(51369)
- 财(49944)
- 学报(49503)
- 科学(47841)
- 教育(38723)
- 大学(38319)
- 农业(35817)
- 学学(35668)
- 技术(32277)
- 融(29046)
- 金融(29046)
- 业经(28915)
- 财经(23924)
- 经济研究(23598)
- 问题(22112)
- 图书(21433)
- 经(20523)
- 业(20011)
- 技术经济(18331)
- 现代(18153)
- 科技(16809)
- 理论(16733)
- 商业(16243)
- 资源(16220)
- 版(15413)
共检索到518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熊东旭 范敏
长江三角洲区域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将向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过渡。文章主要围绕后工业化时期受金融危机冲击较为明显的南京工业以及产业转型的未来方向——现代服务业进行了探讨,分析南京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基础优势和现实约束,寻找南京产业转型的最优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谈力 史北祥 王红扬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知识创新型服务业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成为城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带来的城市服务业布局变化将成为城市业态调整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南京为例,利用业态分布的POI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区位熵等方法,从等级与结构的视角探究知识创新型服务业在南京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并进一步归纳衍生空间布局结构模型,探索产业空间布局的一般规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健元 杨琪 朱姝
运用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决策优选方法,评估了南京市鼓楼区城市低保工作的绩效,揭示了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如队伍建设不够完善、覆盖不够全面、低保金发放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围绕能力建设、投入力度、救助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低保工作 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静
研究背景是中西方规划参与发展过程,分析南京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总结南京总体规划修编中公众参与的组织过程中的经验,如综合运用多种参与形式、认真分析和回复参与意见、反映和采纳公众意见等,分析在制度建立、设计组织、参与对象、意见分析、技术方法方面的存在问题。结合总规修编的公众参与的组织案例,提出改进措施,要普及宣传、加强共享,健全制度、明确主体,扩充渠道、提升品质,重视回应、激发热情,精心设计、科学分析,供其他城市借鉴。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南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旭 徐逸伦 钟宜根
信息化浪潮的侵袭以及文化战略的实施使南京市面临新的发展方向。文章从新信息技术应用对象、使用主体、产业发展三个方面说明南京市新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从城市文化传播、新信息技术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的融合、新信息技术对文化空间的重构三个层次来分析新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文化空间的影响,从而使南京城市特色文化得到推广,文化产业衍生出新的产业,文化设施产生扩散,文化产业形成集聚。最后给出了南京市文化空间的发展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
新信息技术 文化空间 文化产业 南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继红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从对南京市的调查来看,64%的失地农民实现了城市就业。他们主要通过政府部门、职业中介以及个人关系网络等渠道,从事个体经营,或在私营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就业,呈现出政府安置就业、失地农民自谋职业中的"自雇型"和"受雇型"就业的独特类型。针对这一现状,地方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
关键词:
失地农民就业 政府导引 南京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官卫华 陈雯
在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社会,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参照。20世纪中期以来,纽约、伦敦、东京、芝加哥等国际发达城市随着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现代服务业已发展成为其经济主体,大大提高了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目前,国内外对现代服务业空间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研究较多,但是鉴于中西方发展模式性差异,尚需结合我国大都市发展的现实,对现代服务业空间组织模式和布局机制作更深入研究。本文对国内外现代服务业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将现代服务业空间组织机理归纳总结为自组织创新网络、市场和制度双驱动、人文和社会因素介入等,然后以南京为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深入分析其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特征,并对上述机理进行了验证,以期为相关产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认为,在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和动力机制研究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晓 张鸣洲
我国的绿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借鉴了国外的优秀经验与成果。国外绿道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功开展多年,功能也早已从单纯的视觉审美发展成了一种具有深刻意义的基础设施。绿道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不再可有可无,而是成为了一项必要的建设项目。文章从绿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出发,介绍了现代绿道发展的趋势,并以南京为例,详细描述了南京市绿道系统建设的现状,描述了南京市建设绿道的机遇与挑战,并根据现状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绿道系统和功能,展望了未来南京绿道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关键词:
绿道 可持续发展 规划途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滨谊 刘琴
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即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景观的规划建设,城市景观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城市旅游形象;提出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理念和原则。规划理念为体现城市旅游形象,显现城市三脉,提供城市旅游活动空间,创造城市旅游生态环境;规划原则以理念形象为核心,人地协调性、主题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特色性与风格统一性相结合。并对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结构要素和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结构要素分为城市景观整体结构、特色城市景观带(区)和城市景观视觉识别系统;组成要素可分为硬质景观要素和软质景观要素。最后以南京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
关键词:
城市景观 城市旅游形象 景观规划 南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薇 张涵
城市化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南京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苏省省会,需要认真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城市中心功能的加强、较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南京城市化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江苏省已经提出了大力规划建设以南京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并在2001、2002连续2年扩张南京市区的范围,大大加强了南京市的综合实力。南京的城市化发展主要途径在于提升城市功能,奠定城市化的经济基础;以城市空间优化为支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
关键词:
城市化 途径 南京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凯 邹欣庆
根据空间感知规律,南京与同位于长江三角洲内、且均受吴越文化影响的上海、无锡、苏州和杭州均有可能产生城市旅游形象替代效应。为了分析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的独特性,将五座城市的城市旅游理念形象、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南京城市级别比上海低,但文化、自然遗产丰富;整体竞争力比无锡高;旅游基础不如苏州,但产品结构与体系较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比杭州好等。(2)旅游视觉形象优势是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3)旅游服务形象评价较高,城市居民形象各具特点等。提出了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特色的构建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子玉 赵静 马国强
正确的垃圾分类政策是实现垃圾分类的前提和保证。通过对南京市居民的问卷调查,运用政策执行模糊-冲突模型,对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是高模糊-高冲突的,一种象征性执行政策,是无法真正落实的。通过协议使分类政策转变为低模糊-低冲突,或者通过强制执行使之转变为高冲突-低模糊政策,这些政策在南京市也是行不通的。南京市应调整垃圾分类政策,执行自下而上的低冲突-高模糊的政策,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最终形成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
关键词:
垃圾分类 模糊-冲突模型 南京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妙苗 朱喜钢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步伐加快、工业化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当中,以解决碳排放问题是当前全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而在城市碳排放的内部结构中,生产性碳排放无疑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整对象。本文根据南京市2000年以来的生产性能源消耗情况,对近几年南京的生产性碳排放总量进行了估算,并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南京生产性碳排放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借助现有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政策创新等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黎孔清 陈银蓉 陈家荣
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首次建立了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为例,运用Super Decision软件进行实证演算。研究得出:①影响南京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地均GDP、地均碳排放、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②1998—2009年南京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呈总体上升态势,评价指数从0.41增加到0.55,年均增长速率为2.72%;③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低碳水平和可持续性制约了南京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发展,是未来改革方向。所构建模型和ANP方法有助于客观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下城市土地利用水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峰
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发展特定阶段不可回避的问题。借助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在阐明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南京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两难境地,剖析了其原因,进而提出了协调二者关系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历史文化遗产 保护 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