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4)
- 2023(12511)
- 2022(10161)
- 2021(9294)
- 2020(7891)
- 2019(17368)
- 2018(17281)
- 2017(32300)
- 2016(17429)
- 2015(19639)
- 2014(19313)
- 2013(18555)
- 2012(16848)
- 2011(14763)
- 2010(15269)
- 2009(14347)
- 2008(14549)
- 2007(13505)
- 2006(11833)
- 2005(10813)
- 学科
- 业(80511)
- 企(74318)
- 企业(74318)
- 管理(68608)
- 济(68292)
- 经济(68198)
- 方法(27695)
- 业经(27225)
- 财(24443)
- 农(23747)
- 技术(20490)
- 数学(19276)
- 中国(18964)
- 数学方法(18926)
- 务(18466)
- 财务(18417)
- 财务管理(18392)
- 制(18089)
- 企业财务(17335)
- 农业(17086)
- 理论(16957)
- 和(14521)
- 策(14213)
- 体(14205)
- 划(13726)
- 技术管理(13564)
- 地方(12433)
- 学(12247)
- 经营(11919)
- 银(11514)
- 机构
- 学院(246336)
- 大学(239163)
- 管理(100172)
- 济(96645)
- 经济(94390)
- 理学(84791)
- 理学院(83949)
- 管理学(82656)
- 管理学院(82177)
- 研究(77693)
- 中国(62521)
- 京(51391)
- 科学(47985)
- 财(46774)
- 农(43083)
- 江(40622)
- 所(39181)
- 中心(36233)
- 业大(35942)
- 财经(35767)
- 研究所(35122)
- 农业(33757)
- 经(32240)
- 北京(32133)
- 州(32124)
- 范(29795)
- 师范(29438)
- 技术(29437)
- 院(29029)
- 商学(27373)
- 基金
- 项目(159741)
- 科学(126292)
- 研究(120718)
- 基金(112237)
- 家(97261)
- 国家(96274)
- 科学基金(84035)
- 社会(75691)
- 社会科(71637)
- 社会科学(71617)
- 省(67084)
- 基金项目(58895)
- 教育(54525)
- 划(53642)
- 自然(52952)
- 自然科(51813)
- 自然科学(51792)
- 自然科学基金(50921)
- 编号(49997)
- 资助(44216)
- 成果(40256)
- 创(39358)
- 业(37129)
- 创新(35724)
- 重点(35511)
- 课题(34997)
- 发(34903)
- 部(33501)
- 项目编号(31698)
- 制(31012)
- 期刊
- 济(116552)
- 经济(116552)
- 研究(70650)
- 中国(57236)
- 管理(43959)
- 财(41053)
- 农(40268)
- 学报(35537)
- 科学(33633)
- 教育(30818)
- 农业(27605)
- 大学(27392)
- 技术(27025)
- 学学(25572)
- 业经(22064)
- 融(21800)
- 金融(21800)
- 经济研究(17831)
- 财经(17756)
- 业(17490)
- 经(15536)
- 技术经济(15126)
- 图书(15075)
- 科技(14003)
- 问题(13946)
- 财会(12872)
- 现代(12479)
- 商业(12165)
- 策(12099)
- 统计(11630)
共检索到385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艳华 柳卸林 刘建兵
在对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与创新特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技术产出、创新经济绩效四个维度设计了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代表城市,运用实际数据对其现代服务业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永波 王晶
借鉴服务创新的相关理论,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技术和层次分析法,从基础管理能力、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能力、零供关系维护能力、创新服务内容、服务设施创新能力、自有品牌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八大方面构建零售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华联百货店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华联百货店服务创新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此从服务内容、技术创新和整体水平方面提出服务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关键词:
零售企业 服务创新能力 虚拟零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向军 董伟 龚雪萍 乔青松 陈金波
会展业已成新时代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会展行业创新能力已显著制约其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以武汉会展业为研究对象,以会展业创新能力评价为落脚点,构建武汉会展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武汉会展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武汉 会展业 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亚娜
文章通过回顾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方法,并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企业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英华 邱碧槐 朱凤梅
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是监测和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工具。文章在准确界定现代服务业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从总体现状、各行业水平和发展潜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2006年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例,验证了所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评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梅 罗公利 田恬
文章从知识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同方面的影响分析入手,从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给出知识溢出对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聚类分析针对2011年知识溢出对我国29个省份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状况进行评价。为知识溢出对高技术服务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际评价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补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纯 章骞云 郑王雄杰
基于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定义,初步选择了60个评价指标,形成了通过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判别力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了多重实证筛选,构建6个评价模块共24个评价指标的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建筑业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指标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妙燕
本文根据科技园区内部特点、互动机制以及外部创新环境、创新网络和园区本身的产业发展,建立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决定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集群效应对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影响的结合制度、技术、知识创新等方面,提出一套基于集群的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以广东省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对象,选用层次聚类分析法,用软件MATLAB中的pdist、linkage、dendrogram等函数,形成可视化的聚类树,得出各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科技园区 创新能力 聚类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东方
文章以服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为导向,立足资源型城市创新需求重点,从知识创造能力、创新环境建设能力、产业转型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绩效四个维度构建了适用于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现阶段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山西为例,发现山西省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中部地区太原市一支独大,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足;晋北大同、朔州等城市创新能力,尤其是知识创造能力、创新环境建设能力与晋南城市差异明显;晋南内部创新发展不均衡,晋城市无法在短时期内摆脱对煤炭产业的依赖等问题。城市需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通过相关手段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由创新带动资源型经济转型。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资源型经济转型 产业转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爱东
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其前提是必须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出科学评估。本文在回顾总结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继辉 王树英
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企业一项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创新能力以及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潜在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工业总产值、科研经费投入总额等规模指标和科研资金投入强度、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强度指标为主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模糊综合三级评价法选取典型案例展开分析,验证了该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价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晓峰
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企业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跟踪和培育,以往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往往着眼于某一时点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少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即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探讨,因此构建一套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先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作了界定,接着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构建了一套偏重于动态角度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申静 刘莹 赵域航
采用内容分析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比较分析及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国际大都市创新发展的特点、创新驱动的特性和要素,借鉴四种典型的创新指数,构建了国际大都市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即国际大都市创新指数(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innovation index,IMII),并选取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大都市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检验该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服务创新与技术创新融合发展的趋势,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国际大都市的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学英 蒋宁
现代服务业在提供高质量、高水平服务的同时,需要吸纳大量的人力资源,就业吸纳优势显著。现代服务业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符合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的要求,旨在为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之间搭建起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是强化服务业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的力度,提高其运营效果。通过现代服务业就业信息平台建设,避免现代服务业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提高现代服务业就业信息发布与运用的效率和效益,提高现代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促进其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就业信息平台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健 康旺霖 魏修华
企业的创新过程可归结为:积累(储备)→实施(效率)→实现(效益)这样一个实用模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性构建出一套可行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体系基础上,我们应用Seaty的1—9标度法和多层次分析法(AHP),对惠而浦、三星、海尔、海信和华为等五家电子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国内企业必须摆脱单靠扩大再生产规模或通过廉价劳动力获取价格优势这一竞争方式,而应致力于高附加值产品的自主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型企业 AH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