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08)
- 2023(15618)
- 2022(12890)
- 2021(11492)
- 2020(10111)
- 2019(22977)
- 2018(22644)
- 2017(43902)
- 2016(23906)
- 2015(26701)
- 2014(26891)
- 2013(26968)
- 2012(25227)
- 2011(22668)
- 2010(23294)
- 2009(22159)
- 2008(22201)
- 2007(20203)
- 2006(17798)
- 2005(16529)
- 学科
- 济(124315)
- 经济(124194)
- 业(91059)
- 管理(80909)
- 企(80370)
- 企业(80370)
- 方法(52624)
- 数学(43438)
- 数学方法(42929)
- 财(32370)
- 农(32102)
- 业经(32024)
- 中国(27104)
- 地方(24365)
- 农业(22973)
- 务(22756)
- 财务(22717)
- 财务管理(22682)
- 制(22636)
- 学(22093)
- 企业财务(21511)
- 技术(19429)
- 和(19216)
- 理论(19014)
- 贸(18765)
- 贸易(18755)
- 易(18136)
- 策(17082)
- 划(16562)
- 体(16274)
- 机构
- 学院(358060)
- 大学(357002)
- 济(158182)
- 经济(155040)
- 管理(139488)
- 研究(121664)
- 理学(119481)
- 理学院(118197)
- 管理学(116146)
- 管理学院(115467)
- 中国(92968)
- 京(74880)
- 科学(72823)
- 财(71820)
- 农(63659)
- 所(62640)
- 财经(56822)
- 研究所(56373)
- 江(56076)
- 中心(54707)
- 业大(52866)
- 经(51414)
- 农业(50057)
- 经济学(49009)
- 北京(47216)
- 经济学院(44018)
- 州(43938)
- 范(43374)
- 院(43111)
- 师范(42935)
- 基金
- 项目(229172)
- 科学(181286)
- 基金(167632)
- 研究(165530)
- 家(145962)
- 国家(144711)
- 科学基金(124917)
- 社会(107196)
- 社会科(101632)
- 社会科学(101604)
- 省(90525)
- 基金项目(87582)
- 自然(80677)
- 自然科(78885)
- 自然科学(78859)
- 自然科学基金(77538)
- 教育(75656)
- 划(74566)
- 资助(69555)
- 编号(65874)
- 成果(53213)
- 重点(51687)
- 部(50645)
- 发(49842)
- 创(49521)
- 创新(45678)
- 业(45431)
- 课题(45242)
- 国家社会(44669)
- 科研(44056)
- 期刊
- 济(182827)
- 经济(182827)
- 研究(107935)
- 中国(69574)
- 财(59608)
- 农(58016)
- 管理(55391)
- 学报(54678)
- 科学(50764)
- 大学(41474)
- 学学(39257)
- 农业(39246)
- 技术(33260)
- 教育(32912)
- 融(32610)
- 金融(32610)
- 经济研究(29700)
- 财经(29547)
- 业经(28766)
- 经(25558)
- 问题(23347)
- 业(23192)
- 技术经济(22009)
- 统计(20451)
- 策(18682)
- 贸(18542)
- 世界(17542)
- 商业(17155)
- 现代(16736)
- 决策(16667)
共检索到546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玉峰
作为嫁接高新制造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的新型业态集群,现代服务业已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着力制高点。文章基于典型相关分析法,对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人均GDP、高速公路里程、城市化水平等变量,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推动要素。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内生扩张效应,发挥其隐性就业带动机制,必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市化对现代服务业的主导机制,以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新一轮转型与跨越,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内生增长的重要引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惠 冯任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徘徊在三分之一左右,明显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但是,我国电信服务业在同期却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数倍的速度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起着较好的支撑与拉动作用。电信服务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电信服务业 相关性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斯蒂芬·罗奇
中国经济放缓既是风险也是机会。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这个新变化只有好处。与其他中高收入国家的经济结构类似,到2025年,预计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将从2014年的48%上升到60%左右。在发展服务业方面,中国需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服务业是消费需求的基础。水电、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是社会和谐幸福的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瑞安·卢特考斯基 邹静娴
服务业可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在中国,服务业的定义范围包括除农业、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水电业外的所有部门。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往往是最高的也是差异最大的;一般而言,低收入国家在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会经历服务业相对工业占GDP份额的下降。随后在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后,服务业将一跃成为主导产业。然而2013年数据显示,中国的服务业占GDP比重不到一半,而就业比重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乃华
本文借助新贸易理论,构建了一个反映生产服务业同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模型。生产服务业知识、信息密集的特性使得其具有规模递增的产业特点,进而可创造出内生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增长。文章利用中国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内生比较优势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小涓 李辉
服务业比重随着经济发展不断上升是一个普遍认可的规律 ,但是我国在上世纪 90年代初期以来 ,服务业比重在一个低水平上保持稳定 ,有悖规律。这种现象的产生 ,有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经济体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定位、认识和政策、统计口径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详细考察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内部结构的变化 ,并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 ,从多个角度 ,用不同的数据样本 ,分析了经济增长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 ,并建立了一个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城市化等因素变化对服务业今后发展的影响。预期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服务业比重会在我国人均GDP上了一个新台阶后明显提高。最后提出了几...
关键词:
服务业 相关性 增长潜力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渝 张艳
从金融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和所使用的分析工具上,寻找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产生分歧的原因。首先,从发达国家的利益出发,用根据发达国家的经济条件和经验得出来的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是其主要原因;其次,有关金融发展计量分析工具没有考虑金融风险因素。根据中国国情,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引入典型相关模型,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建立了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湘君 曾国平
我国现有生产性服务业是否有效地为制造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借助新古典增长模型,将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投入变量引入制造业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运用动态最优化的方法推导出投入各种生产性服务业的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的增长率呈正比。最后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投入不同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进行测算,发现目前我国只有"金融业"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两个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效果不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侯淑霞 王雪瑞
本文利用中国2010、2011年截面数据,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空间集聚理论,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内生经济增长的空间联立模型,实证检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内生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都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与异质性,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内生关系,但尚未产生拥挤效应。因此,加强省际合作、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合理布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优化经济增长、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等应成为中国经济规划的合理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宇 郑垂勇
文章首先回顾了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然后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这两组变量的关联性,其中企业家精神以私企、个体从业人员比例、万人口科技活动人数来衡量,区域经济增长以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收入来衡量。最后得出结论: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紧密相连,要想保持区域经济增长,培育企业家精神、大力发展私营企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区域经济增长 典型相关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书瀚 于化龙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特征的测度为基础,考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特别是这种影响在不同发展区域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单向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只有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相邻区域有正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朝继
文章对我国31个省1995—2015年的经济总量和增长率的相关性展开分析,结果发现1996—2005年我国各省的经济总量较小且绝对差距较小,但经济总量与增长率负相关,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低于发达地区;2006—2015年我国各省的经济总量均取得了显著增长且绝对差距扩大,但经济总量与增长率正相关,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高于发达地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差距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琦
珠三角服务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传统服务业稳定发展,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实证结果显示,珠三角服务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为了促进珠三角地区内外服务业合作协调发展,应该加快服务业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继续出台促进服务业总量增长和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等政策。
关键词:
服务业 经济发展 珠三角 区域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睿 龙云飞
文章选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四川省攀枝花市在实施经济转型过程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市经济增长导致并驱动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引领驱动作用尚未发挥出来。但是,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二者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规模的扩展、金融效率及金融创新力的增强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