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53)
- 2023(17683)
- 2022(15018)
- 2021(13784)
- 2020(11643)
- 2019(26872)
- 2018(26781)
- 2017(51196)
- 2016(27914)
- 2015(31474)
- 2014(31443)
- 2013(31244)
- 2012(28707)
- 2011(25552)
- 2010(25716)
- 2009(24107)
- 2008(24089)
- 2007(21555)
- 2006(19436)
- 2005(17403)
- 学科
- 济(113975)
- 经济(113809)
- 业(101066)
- 管理(96386)
- 企(89363)
- 企业(89363)
- 方法(48129)
- 数学(37983)
- 数学方法(37594)
- 农(36138)
- 财(36068)
- 业经(34419)
- 中国(30216)
- 制(26908)
- 地方(25507)
- 农业(24826)
- 务(24632)
- 财务(24551)
- 财务管理(24518)
- 企业财务(23232)
- 学(21940)
- 技术(21506)
- 理论(21413)
- 和(21263)
- 贸(20097)
- 贸易(20080)
- 易(19396)
- 划(19208)
- 体(18853)
- 环境(18172)
- 机构
- 学院(398235)
- 大学(396718)
- 管理(160591)
- 济(156896)
- 经济(153233)
- 理学(137390)
- 理学院(135830)
- 管理学(133784)
- 管理学院(133037)
- 研究(129386)
- 中国(99841)
- 京(85904)
- 科学(79047)
- 财(76557)
- 江(65099)
- 农(64630)
- 所(64237)
- 财经(59635)
- 中心(59259)
- 业大(57993)
- 研究所(57723)
- 经(53993)
- 北京(53669)
- 范(51960)
- 师范(51527)
- 农业(50212)
- 州(49932)
- 院(47584)
- 经济学(45614)
- 财经大学(43864)
- 基金
- 项目(264057)
- 科学(208371)
- 研究(197537)
- 基金(190386)
- 家(163933)
- 国家(162446)
- 科学基金(141119)
- 社会(124165)
- 社会科(117379)
- 社会科学(117344)
- 省(104386)
- 基金项目(101546)
- 自然(90973)
- 教育(89585)
- 自然科(88782)
- 自然科学(88762)
- 自然科学基金(87201)
- 划(85929)
- 编号(82134)
- 资助(76868)
- 成果(66834)
- 重点(58434)
- 部(57785)
- 创(56374)
- 课题(56080)
- 发(55848)
- 创新(51984)
- 制(51332)
- 项目编号(50564)
- 国家社会(50062)
- 期刊
- 济(184124)
- 经济(184124)
- 研究(118982)
- 中国(82305)
- 管理(63214)
- 财(62267)
- 农(59823)
- 学报(58688)
- 科学(55171)
- 教育(45812)
- 大学(45309)
- 学学(42018)
- 农业(41032)
- 技术(36440)
- 融(35594)
- 金融(35594)
- 业经(32210)
- 财经(29580)
- 经济研究(26912)
- 经(25303)
- 图书(24633)
- 问题(23971)
- 业(22972)
- 技术经济(20291)
- 现代(19764)
- 理论(18918)
- 科技(18705)
- 版(18213)
- 资源(18034)
- 商业(17877)
共检索到605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郑吉昌 夏晴
随着制造业结构形式的不断变革,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已越来越多地融入制造业;制造业企业活动的外置又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进入了一个高度相关、双向互动的阶段。本文以浙江为例,论述了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必须与相关服务支撑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整体合力,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关键词:
服务业 制造业竞争力 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兰建平 梁靓 陈琴
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战略抓手,是全面开启高水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大举措。浙江作为经济大省,具有扎实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提速的背景下,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前景广阔。但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产业治理模式转变、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等也给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通过分析"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从"把握五个关键要点、实现五个重大跨越"的价值意义着手,探索浙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路径。提出围绕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总目标,突出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双联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区域开放合作等路径,高水平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四华 肖远新 张金阳
随着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逐步发展,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我国区域间资源要素分布不同和生产力存在差异,各个地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进度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对此,本文主要从经济创造力、科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人才资源竞争力四个方面构建先进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域间的先进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江西省与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先进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对比,最后通过因子得分情况,计算得出江西省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
关键词:
江西 先进制造业 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志华 龚建立 吕海萍
先进技术是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基石。本文利用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了浙江省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和自主创新方式获取先进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市场交易方式无法满足浙江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要求,在自主创新方式中,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又较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浙江省目前获取先进技术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虹 李赠铨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要求,并确定十大领域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重点。以十大领域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文章通过对1995—2016年22年间中国、美国等国家先进制造业产品进出口的分析,发现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仍与制造业强国差距较大。利用实证方法从绝对量、相对量,国家间、国家内部等不同方面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如何提升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行业内科研投入,增加外商直接投资额以及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是提升中国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苗圃 张宁
本研究通过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TOPSIS的灰色关联模型测算常州市武进区先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现状。重点分析了该市先进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根据研究结果相应提出以下发展对策:优化产业园区建设、健全人才配置机制、促进科技金融发展、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完善科技创新环境。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集群 竞争力评价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吉昌 朱开明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先进制造基地可持续发展和拥有较高竞争力的服务相关支撑要素和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文章认为基于客户价值创新的资源筹措能力是促成制造基地产生发展的真正内在动因。并且根据先进制造基地集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资源的客观要求,提出了集聚要素的需求层次理论。除了创新、市场、文化、传统资源等要素之外,集聚整体合力是先进制造基地中集聚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撑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对该问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爱乐 余海艳
本文在对温州电器产业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际钻石”理论,对构成国际竞争力的诸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制定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电器产业 产业集群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魏作磊 李丹芝
以珠三角9城市2000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生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发展生产服务业对珠三角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业与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均具有正相关关系。因而这些城市应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服务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作磊 佘颖
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制造业升级转型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以发展生产服务业为切入点思考如何利用外资充分发挥生产服务业的作用,提升国内制造业竞争力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主要采用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1999~2010年的数据进行动态GMM估计结果进行经验检验,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FDI 制造业竞争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丹清
浙江在大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进程中,产品流通渠道滞后问题越来越成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现实障碍。本文对比分析了浙江制造业产品现有流通渠道的优势及发展困境,针对浙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需要,提出了上游制造商向下游流通商渗透,组建相对松散的上下游一体化现代生产流通网,打造浙江制造业多样化的产品分销渠道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制造业 流通渠道 竞争力 渗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春林
为了提升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美国开始逐步调整制造业经济发展模式,将研发与生产都留在国内,自2011年开始实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引领全球制造业转向,争夺未来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中国可以借鉴美国。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全球竞争力 创新政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江茜 王耀中
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30个城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可以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推动制造业升级、促进制造业创新和支撑制造业集聚三个角度作用于制造业竞争力。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正向作用于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且通过空间外溢辐射影响周边地区制造业竞争力,长期趋势稳定。FDI、城市交通水平和人力资本对制造业竞争力加强促进作用显著。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竞争力 空间外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哲力 廖桂铭 吴滨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体现。本文以国家级高新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是否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设立国家级高新区的城市相比,国家级高新区所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区域内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该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非资源型城市中更为明显,但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资源型城市的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并不能带来相同的功效。机制检验发现,东部与中部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通过集聚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渠道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难以形成人力资本集聚效应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无法有效赋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升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千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国要实现从世界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必须不断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实现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通过价值链促进制造业升级,最终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