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58)
- 2023(3949)
- 2022(2901)
- 2021(3142)
- 2020(2277)
- 2019(5273)
- 2018(5306)
- 2017(8275)
- 2016(5925)
- 2015(6883)
- 2014(7269)
- 2013(6266)
- 2012(5892)
- 2011(5371)
- 2010(5887)
- 2009(5116)
- 2008(5253)
- 2007(4983)
- 2006(4761)
- 2005(4770)
- 学科
- 教育(18998)
- 济(12784)
- 经济(12757)
- 中国(12416)
- 管理(10816)
- 业(9842)
- 理论(7440)
- 企(7116)
- 企业(7116)
- 农(7081)
- 教学(6283)
- 学(5635)
- 发(4942)
- 财(4942)
- 农业(4661)
- 发展(4587)
- 制(4570)
- 展(4465)
- 业经(4237)
- 革(3719)
- 研究(3565)
- 思想(3386)
- 改革(3302)
- 高等(3249)
- 政治(3228)
- 学校(3156)
- 地方(3136)
- 银(3129)
- 银行(3129)
- 体(3037)
- 机构
- 大学(77029)
- 学院(73258)
- 研究(30260)
- 教育(27849)
- 范(22056)
- 师范(22013)
- 济(20504)
- 经济(19602)
- 京(18885)
- 管理(18593)
- 师范大学(18178)
- 中国(17977)
- 科学(16570)
- 所(15459)
- 理学(14465)
- 江(14273)
- 理学院(14167)
- 管理学(13696)
- 职业(13677)
- 北京(13622)
- 管理学院(13522)
- 研究所(13486)
- 财(12696)
- 中心(12505)
- 技术(12495)
- 州(11238)
- 教育学(10873)
- 院(10729)
- 职业技术(9303)
- 财经(8884)
共检索到137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彭韬 底特利希·本纳
本文分三个部分来讨论教育思想和行动的基本结构及自身逻辑。第一部分对教育在人类共同生活和总体实践中的地位进行问题史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释对教育问题进行问题史研究的方法论特征。第二部分选取教育学史上的一些经典观点进行解读,试图在其中重构教育学史上对教育自身逻辑问题的回答。第三部分将从五个三维关系来反思现代教育行动的自身逻辑及其意义。
关键词:
问题史 现代教育 自身逻辑 教育 教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邱昆树
速度构成了现代性的核心,它承载着个人梦想、规划和美好生活的实现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现代性条件下的教育也在以其特有的方式追求着速度,速度逻辑影响着现代性教育的基本运行。现代教育对速度的追求表现为绩效导向的考评机制、理性进步的知识偏好、时间焦虑的内心体验。速度逻辑作用下的现代性教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却也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速度技术空间抑制原初本真空间、技术合理性遮蔽价值合理性、社会时间对生命时间的宰制,这将窒息教育的精神性和灵魂而导致“新异化的诞生”。现代教育需要超越工程—技术导向,摆脱速度逻辑的束缚,对教育的过程属性保持自觉,坚守教育的人文精神化育功能,促进学生之生命时间的解放,在速度解放的时代更好地促进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
速度 异化 现代性教育 人的解放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宋兵波
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逻辑是指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机理及其方法论,主要包括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路线、社会决策模式和社会行动策略。现代教育改革的已有社会认识路线主要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而"上下结合"的认识路线是未来教育改革认识路线的逻辑发展;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决策模式主要有"草根式"与"精英式"两种基本模式,未来教育改革决策的发展方向是从"利益分割"走向"利益多赢";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行动策略包含微观与宏观两个基本维度,在实现微观的"静悄悄的教室革命"和宏观的"轰轰烈烈的行动建构"过程中,必将走向"个人行动"与"国家意志"的有机统一。因此,遵循现代教育改革的社会认识逻辑,未来教育改革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清臣
在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中,是否坚持为教育实践服务以及如何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实践取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基本问题,不同时期的教育学研究在此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立场。面对自身的价值危机,现代教育学体系需要实现更为彻底的实践取向,即在整体上转变为实践教育学体系,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行动提供支持应成为整个教育学体系的根本取向。实践教育学体系在逻辑上应该包括提供教育认识的教育学板块和支持具体教育行动的教育学板块,可以分别称为教育认识论与教育行动论。从现代教育学体系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发展实践教育学体系需要重点建设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实践提供明智建议的教育行动论,并在关注教育复杂性的背景下加强对教育的整体认识。
关键词:
实践教育学体系 教育认识论 教育行动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耀宗
一、现代教育财政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领域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明确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其基本思路是让中国财税体制站在当今世界财政制度形态发展的最前沿,实现财税体制的现代化。基本目标是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到"匹配国家治理体系",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基本特征有三:公共性、非营利性和法治化。公共性是指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根本宗旨,即现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彭正梅
本文系统探讨了本纳从其实践学的角度对教育和教育科学的自身逻辑的寻求:教育行动的构造原则和调节原则,教育思想和教育行动的基本结构,并指出了这一问题史的系统的建构的意义。
关键词:
实践学 自身逻辑 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阎亚军
人们在教育改革中常会以"列表逻辑"来思考问题,这种逻辑易导致改革的片面化、单向化等。分析教育改革的"列表逻辑",揭示其产生的根源和实质,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弊端和局限性,为打破、改造这种逻辑提供一种可能。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列表逻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磊明
国际大规模教育评价是当前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教育评价形态,它在评估对象、施测范围、测评内容、测评学段、实务操作等方面呈现出其特征。方法论上,它悬置、排除和放弃抽象物,使用数据和符号作为描述教育的语言,涉及"关系"的推论,注重量化变项的评比。论述国际大规模评价的价值效应,存在科学化和非科学化两种取向分庭抗礼。但是,罔顾教育中不可测量的部分而论"好"教育是危险的。人的教育与受教育状况成为数字统计的客体、科学评价的对象,也意味着削弱人(部分人)的主体性。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教育能够成为其他国家的样板。务必警惕教育测评设计者的费边策略。透过对已有现象的概述、理证和反思,有助于理性看待国际大规模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恩荣
李剑萍教授的新著《中国现代教育问题史论——中国教育现代化诸矛盾范畴研究:》一书已于2005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经过5年多积学渐思取得的学术成果,是系统研究中国现代教育问题的一部力作,尤其是在研究范式方面多有创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我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华章——《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系列研究》读后●杨东平在学界80年代的“文化热”中,“重写现代史”的呼声很高。显然,“重写”的意义不限于清除多年来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对历史的重新梳理和解读,从传统中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彭正梅
本文首先概述了教育的自身逻辑的一般特征,然后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的自身逻辑的发展,最后,考察了自身逻辑的探讨对于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意义,并且指出,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参与能力。
关键词:
自身逻辑 判断能力 参与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朝东
科学知识时代,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充分体现出经验理性(实证知识)的诉求,现代教育理念的正当性就是得自这种实证主义知识论的论证。建立在实证主义知识论基础上的现代社会教育正面临根本困境,教育的危机本质上是实证主义知识观的危机。在一个时代的教育观念中,必须同时具有信仰、理性和知识三个要素,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形成信仰、培养人的理性能力,要通过教育活动培养禀赋自由、尊严、自尊、个性和有创造力的生命个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宗模
人类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要求大学系统逻辑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应用转型则成为各高等教育机构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然而,无论从国家宏观政策的制订还是教育理论研究或实践领域的发展来看,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需要确立"应用教育"观念,出台应用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让高等教育机构在应用型谱系中科学定位、自主抉择。
关键词:
应用 应用型 应用转型 应用教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依照洛克的说法,"不安"是现代人的生命状态。而这种"不安",却来自于笛卡儿所谓"我思"(cogito)的生命构造。现代人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生命,才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振朋
职业教育集团化的模式选择与制度化路径及其实践的隐忧性反思是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借鉴企业集团化经营成功的运作模式和理念,将之迁移到职业教育集团化运营的办学模式探讨中,以概念的逻辑建构为基点对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运营进行产权和契约不同组合的模式解构,并就制度化的路径生存进行了体制与机制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实践背景,并对现时历程中诸多方面亟待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性观照,以期能为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运营路向提供新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