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5)
2023(6719)
2022(5035)
2021(5182)
2020(3858)
2019(8760)
2018(8870)
2017(13827)
2016(9120)
2015(10433)
2014(10768)
2013(9355)
2012(8652)
2011(8020)
2010(8497)
2009(7374)
2008(7227)
2007(6692)
2006(5964)
2005(5609)
作者
(24416)
(20122)
(20068)
(19285)
(12738)
(9686)
(9361)
(8152)
(7846)
(7424)
(6910)
(6882)
(6610)
(6605)
(6575)
(6383)
(6187)
(6045)
(5967)
(5774)
(5623)
(5158)
(4912)
(4870)
(4819)
(4652)
(4471)
(4446)
(4394)
(4234)
学科
教育(20893)
(20804)
经济(20766)
管理(16238)
中国(14519)
(12917)
(12081)
理论(11473)
教学(9596)
(9009)
企业(9009)
(8563)
(6747)
(6117)
(5819)
业经(5675)
(5671)
农业(5532)
学法(5471)
教学法(5471)
发展(5161)
(5037)
方法(4836)
地方(4805)
研究(4733)
学理(4660)
学理论(4660)
(4538)
银行(4509)
思想(4478)
机构
大学(116572)
学院(112431)
研究(47161)
教育(31145)
(30962)
经济(29704)
管理(29700)
科学(29537)
中国(28546)
(27866)
(27483)
师范(27208)
(24404)
理学(23918)
理学院(23452)
管理学(22676)
管理学院(22426)
师范大学(22288)
研究所(22282)
(21164)
(21132)
技术(20727)
中心(19837)
北京(18668)
职业(18369)
(17475)
(16836)
农业(16523)
业大(16454)
(16280)
基金
项目(69787)
研究(59702)
科学(53308)
基金(42543)
(37412)
国家(36860)
教育(36552)
社会(31967)
(30360)
社会科(29578)
社会科学(29574)
科学基金(28718)
编号(28286)
成果(27500)
(27380)
课题(24481)
(21171)
基金项目(20338)
重点(17890)
资助(16780)
项目编号(16748)
规划(16710)
(16320)
(16117)
(16004)
自然(15698)
自然科(15241)
自然科学(15231)
(15217)
自然科学基金(14924)
期刊
教育(55983)
研究(45419)
(40563)
经济(40563)
中国(39376)
学报(21969)
(20220)
大学(17119)
科学(16785)
技术(15562)
职业(15333)
学学(14082)
农业(13880)
(13605)
管理(11612)
技术教育(10228)
职业技术(10228)
职业技术教育(10228)
图书(9012)
(8149)
论坛(8149)
(7537)
金融(7537)
(7207)
(6910)
高等(6877)
书馆(6712)
图书馆(6712)
(6534)
业经(6505)
共检索到194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清臣  
在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中,是否坚持为教育实践服务以及如何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实践取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基本问题,不同时期的教育学研究在此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立场。面对自身的价值危机,现代教育学体系需要实现更为彻底的实践取向,即在整体上转变为实践教育学体系,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行动提供支持应成为整个教育学体系的根本取向。实践教育学体系在逻辑上应该包括提供教育认识的教育学板块和支持具体教育行动的教育学板块,可以分别称为教育认识论与教育行动论。从现代教育学体系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发展实践教育学体系需要重点建设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实践提供明智建议的教育行动论,并在关注教育复杂性的背景下加强对教育的整体认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韩佩冉  
世界终身教育研究与实践已有百年历程,不同阶段的价值取向各异。我国终身教育研究与实践虽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但仍存在较大的价值开发空间。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部署,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蕴含着终身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重大决策,将有效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协调发展,发挥其整体效能价值。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要准确认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意义,科学评价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建设基础,明确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主体及责任,精心设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构建框架,精准谋划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照海  
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具有自身逻辑、生成机理和内在规定的知识生产、积累和应用体系。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既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也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教育发展动力和活力的思想先导。中国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是一种“嵌入性自主”,是在中国与世界、知识与实践、体系与问题、政策与学术的多重互动中生成的。从内在的逻辑建构与外在的社会建构来说,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可分为知识本体层面的理论建构、文化价值层面的意义建构、学科地位层面的制度建构和社会地位层面的生态建构。建构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明确什么知识、谁的知识、谁生产知识、谁使用知识,把握理论、文化、制度和社会四重逻辑。在理论逻辑中重视原创性和系统性,在文化逻辑中重视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制度逻辑中重视学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在社会逻辑中重视实用性和可信性,最终促进知识增长、文化自觉、学科建设和知识应用。教育强国建设只有在知识体系这一底层逻辑上实现主体性和自主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发展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枬  王天健  
"自觉"是"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概念。"自觉"继承了中国"贵自觉"的文化传统,在天人关系的逻辑中,个体应遵循天道、恪守本心,在"成人成事"的过程中实现天人合一;"自觉"同时以生命关怀视角汲取了现当代哲学生命观的内在逻辑,重视人作为"类"生命存在应具备的精神属性,论证"自觉"在现当代文化中的事理依据;两种关于"自觉"的思源统一于"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教育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不断在实践中践行和完善自身的文化逻辑。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彭韬  底特利希·本纳  
本文分三个部分来讨论教育思想和行动的基本结构及自身逻辑。第一部分对教育在人类共同生活和总体实践中的地位进行问题史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释对教育问题进行问题史研究的方法论特征。第二部分选取教育学史上的一些经典观点进行解读,试图在其中重构教育学史上对教育自身逻辑问题的回答。第三部分将从五个三维关系来反思现代教育行动的自身逻辑及其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雪洁  宋培  艾阳  李琳  
本文首先立足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总体目标,对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界定与内涵丰富,接着采用系统论方法构建包含“要素—主体—结构—制度环境”四个层次的理论逻辑,梳理出我国产业体系发展面临“有创新,无精尖”“有要素,弱协同“”有主体,缺活力“”有产业,少融合“”促开放,需调整“”推改革,要深化”等瓶颈制约,最后从构筑能发挥创新驱动“定力”的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产业技术体系、培育“链主”企业的价值链“控制力”,构建“以我为主”的价值链体系、建立提升体系“协同力”的全方位协同融合发展机制、完善释放改革“动力”的制度政策环境四个方面为我国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以德  
近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呈现出活跃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期发表几位学者关于成人教育学科的价值与意义、成人教育学科的特点和独立性、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如何完善等问题的见解,以期引起进一步的研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佳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视学习"社会性"的传统学习理论受到了批判。之后,以莱芙为代表的社会学家提出了"实践共同体"理论。这一理论从学习者的身份转变出发,以情境、文化、身份、参与、实践等元素构筑了一种新的学习理论。不过这个理论因其分析框架的特殊性很快失落在普通教育中。然而,这种根植于职场(学徒制)的学习理论在很多元素上与职业教育的特征比较契合,因而成为讨论职业教育学习逻辑的一个新思路。依据实践共同体理论,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创建真实的情境,着力构筑师徒关系,关注非技能性学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家兵  
立足于教改实践植根在中国土壤——评介《现代教育学》●庞家兵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长足进步,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从总体来看,在已有的教育学著作中,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获得的大量有益的经验还没得到充分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广军   蒋晓明  
构建高质量现代职教体系是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高质量现代职教体系是综合实力强、教育队伍强、办学质量高、人民满意度高、社会认可度高、经济社会贡献度高的教育体系,具有人民性、教育性、职业性、技术性、系统性、协调性、适应性等主要特征。建设高质量现代职教体系,宏观上要着力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下简称“三融”)系统改革和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下简称“三教”)协同创新,中观上要着力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和推进现场工程师培养改革,微观上要着力提升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提高职教本科教育质量和推进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希鹏  胡扬  
国家腐败治理的逻辑起点是维护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中国的腐败治理不仅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与国家治理体系转型构成一种相互需求的共生关系。腐败治理体系的目标定位是推动国家治理权威、秩序与活力的有机统一。当前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必须按照中国特色腐败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破解认识上的误区,理清有关整合反腐败专门机构、纪委与同级党委之间的关系、上下级纪委之间的关系这三个关键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是学位授予、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学术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此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从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治理等概念内涵来看,需要目录与清单“并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学科专业目录“并表”、放权与规范“并进”。从历时性的制度演进逻辑来看,此次制度调整呈现出内涵认知不断深化、功能作用不断拓展、结构体系不断优化和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高校应把握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改革导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虞安骥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推动职业教育全面融入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从逻辑层面,职业教育可通过拓展办学空间、贯通培养渠道、丰富育人方式,不断夯实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之基、搭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之桥、强化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之路。从价值层面,推动职业教育融入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亦是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时代响应。鉴于此,进一步提出整合资源,拓展职业教育服务渠道;紧扣需求,突破职业教育招生桎梏;找准定位,转变职业教育教学观念;强化基础,完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聚焦矛盾,优化职业教育学习制度等实践方略,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有所裨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闫广芬  范秋艳  
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的国家诉求,为研究生教育学这门新兴学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其学科身份认同问题显得更为紧要。系统认识研究生教育学的合理性是其获得身份认同的逻辑前提,而将合理性转变为合法性是其获得身份认同的关键。研究生教育学学科身份认同的实践逻辑在于深入分析和阐明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进而走出经典学科范式,在现代学科视野下重建其合法性。涵育学术共同体自觉的现代学科意识,守持兼具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的学科发展理路,依托"学科智识"推进知识社会中研究生教育的变革,是当下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之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晓  傅维利  
本文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为基础,系统地提出教育学专业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基本目标、新课程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和管理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