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9)
- 2023(6091)
- 2022(4962)
- 2021(4596)
- 2020(3716)
- 2019(7609)
- 2018(7428)
- 2017(13933)
- 2016(7384)
- 2015(7987)
- 2014(7375)
- 2013(6666)
- 2012(5637)
- 2011(5200)
- 2010(5198)
- 2009(4862)
- 2008(4390)
- 2007(3791)
- 2006(3221)
- 2005(2884)
- 学科
- 济(29679)
- 经济(29652)
- 管理(19030)
- 业(15827)
- 企(12230)
- 企业(12230)
- 地方(10727)
- 农(9203)
- 方法(8978)
- 中国(8455)
- 数学(7504)
- 数学方法(7386)
- 业经(7152)
- 地方经济(6813)
- 农业(6417)
- 学(6352)
- 环境(5837)
- 财(5286)
- 教育(4978)
- 理论(4939)
- 和(4750)
- 贸(4643)
- 贸易(4639)
- 制(4522)
- 易(4418)
- 发(4317)
- 划(4178)
- 融(4034)
- 金融(4033)
- 银(3664)
- 机构
- 学院(95315)
- 大学(91154)
- 济(35781)
- 经济(34956)
- 管理(33794)
- 研究(31692)
- 理学(29342)
- 理学院(28966)
- 管理学(28308)
- 管理学院(28131)
- 中国(23017)
- 科学(20427)
- 京(18481)
- 财(15452)
- 所(15379)
- 范(14610)
- 师范(14502)
- 中心(14418)
- 江(14339)
- 研究所(14104)
- 农(13937)
- 业大(12706)
- 财经(12382)
- 院(12002)
- 州(11766)
- 师范大学(11513)
- 技术(11446)
- 经(11147)
- 北京(11038)
- 经济学(11030)
- 基金
- 项目(67382)
- 科学(54078)
- 研究(51775)
- 基金(47740)
- 家(41236)
- 国家(40902)
- 科学基金(35464)
- 社会(33620)
- 社会科(31731)
- 社会科学(31727)
- 省(28211)
- 基金项目(24887)
- 教育(24020)
- 划(23213)
- 编号(22174)
- 自然(21444)
- 自然科(20926)
- 自然科学(20922)
- 自然科学基金(20502)
- 资助(18116)
- 成果(17146)
- 发(16156)
- 重点(15791)
- 课题(15646)
- 创(14451)
- 部(13965)
- 年(13934)
- 国家社会(13724)
- 创新(13511)
- 发展(13270)
共检索到137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晓东
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为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实现民主法制化的进程。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表现为加强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正确引导,创建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公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程序化;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直接民主领域,真正体现民主的真实内容。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公民 有序性 政治参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娟
政治文明为农民政治行为的现代化提供了政治理论基础,但反思当前我国农民政治行为的现状,其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农民政治行为的主动性不强、农民政治行为的层次偏低、农民政治行为参与的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要真正发挥农民政治行为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破除当前农民政治行为现代化的困境。
关键词:
政治文明 农民 政治行为 现代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美然 于金菱 李小健
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破解农民无序政治参与这一难题。非正式制度依然是农民政治参与极具解释力的框架,与农民无序政治参与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从非正式制度方面促进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要实现人际网络系统的转换与升级,信仰信念系统的变革与创新,规则规范系统的利用与改造。
关键词:
农民 无序政治参与 非正式制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韵 华笑
公民有序参与城市治理,既是新时期城市治理的需求与呼唤,也是政府回应上述需求后进行的明确推动。由于公民在参与城市治理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参与悖论,形成了理念、机制、效果等不同层面的现实困境,从而导致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失序"。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困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转变主体理念,促成政府和公民良性互动的网络治理状态;加强制度设计,保证公民参与城市治理有章可循;打造智慧城市,优化公民参与的数据化环境;建立健全法制,完善公民参与的各项法律制度;借鉴国际经验,学习域外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
城市治理 现实困境 公民参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辉婕 胡侦 陈洋庚
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CGSS2015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资本禀赋和获得感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农民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对其有序政治参与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系数为0.428、1.373;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和民生获得感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296、-0.242和0.012,异质影响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行为;在获得感中介作用下,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间接影响系数为-0.174、-0.141、-0.078,存在抑制作用。资本禀赋、获得感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激励效应不足。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产业兴旺,强化农民资本禀赋积累;另一方面更应加快农村政治参与平台制度建构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优化,降低获得感钝化效应,提升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动机与信任,以提高农民有序政治行为参与程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宇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阎铁力
文章从政治文明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三个层次论证了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标志。首先,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论述了政治文明具有动态性,总是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其次,民主政治可以借鉴人类的有益成果,论述了国家间在正确认识政治文明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前提下,根据各自的国情,有选择地吸取与己有利的成分,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第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论述了民主的价值,不仅可以从政治上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且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关键词:
政治 民主政治 政治文明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国权 原桂楠
现代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活动中取得的伟大成果,民主、自由、法治、清廉等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而分权是实现民主、自由、法治、清廉等价值的制度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西方经济基础的显著差别造就了不同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西方三权分立的分权理论无法指导中国的实践。功能性分权理论力图从中国实际出发,基于中国特色公有制的经济体制、中国政党与政府的整体性关系,提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框架,探索中国政治自洽的内在逻辑、权力结构和运行机理,并致力于解决公权力体系与民主、自由、法治、清廉等价值的统一,构建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袁涛
作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核心力量的大学生,他们既是现在政治参与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政治参与主体的中坚力量。通过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其有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将有序政治参与内化成其自身的诉求与目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自我教育 有序 政治参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文永林
研究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弄清楚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因为价值取向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决定了政治文明的建设高度。文章站在人民当家作主、公平正义、依法治国、有限政府、政治稳定的角度,研究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政治文明 价值取向 文明建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凯飞 ,于景元
钱学森、孙凯飞、于景元曾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政治文明”的概念马克思、列宁虽使用过,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思想理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我们想在此进一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以求教于同行们。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学林 罗晨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其文明指向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对以资本为中心、全面协调发展对极端片面、和平发展对掠夺霸权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深厚的文明蕴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了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历史性继承与时代性发展,实现了现代文明的积淀与跃迁,用实际行动和实践成果为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国家提供了现代化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个体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将自身命运与世界命运相融合,主张各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推动了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共生发展,破除了西方宣扬的“文明冲突论”,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清扫了思想迷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贡献了中国方案,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新路径,推动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向前发展,促进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逻辑 文明形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学林 罗晨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其文明指向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对以资本为中心、全面协调发展对极端片面、和平发展对掠夺霸权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深厚的文明蕴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了对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历史性继承与时代性发展,实现了现代文明的积淀与跃迁,用实际行动和实践成果为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国家提供了现代化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个体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将自身命运与世界命运相融合,主张各文明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推动了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共生发展,破除了西方宣扬的“文明冲突论”,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清扫了思想迷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贡献了中国方案,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新路径,推动着人类文明新形态向前发展,促进人类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逻辑 文明形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乔永平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加强对西方国家生态治理理论成果的吸收与借鉴,将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生态现代化作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盛行的现代环境治理理论,其成功的经验在于利用现有成熟的市场机制、实施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依靠技术革新和实现渐进式变革。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如执行赤字、无力解决持久性环境难题、"N"型曲线困境、地域局限性和缺乏全球正义等缺陷。它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启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需要强势的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和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等。
关键词:
生态现代化 生态文明 优势 局限性 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翁杰明
中国政治模式具有原则性、全面性、衡定性相统一的特性,系集政治制度、运行机制、工作方法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它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回答世界政治发展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有力促进了人类政治文明建设,为世界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政治模式 政治文明 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