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8)
2023(4966)
2022(3890)
2021(3739)
2020(3227)
2019(6882)
2018(6723)
2017(12537)
2016(7236)
2015(8020)
2014(8110)
2013(7810)
2012(7517)
2011(6748)
2010(7031)
2009(6475)
2008(6649)
2007(6177)
2006(5549)
2005(5547)
作者
(21610)
(17968)
(17777)
(17313)
(11662)
(8806)
(8108)
(6887)
(6709)
(6629)
(6293)
(6103)
(6034)
(5963)
(5907)
(5612)
(5397)
(5286)
(5274)
(5212)
(4867)
(4523)
(4311)
(4223)
(4193)
(4057)
(4034)
(4021)
(3848)
(3672)
学科
(27337)
经济(27289)
(19683)
管理(19305)
(15983)
企业(15983)
(11479)
方法(10257)
中国(8854)
(8409)
数学(8198)
(8126)
数学方法(8042)
(7624)
教育(6797)
理论(6619)
业经(6363)
(6096)
银行(6083)
(5839)
农业(5500)
(5412)
金融(5412)
(5127)
财务(5117)
财务管理(5101)
地方(5045)
(4985)
企业财务(4940)
技术(4316)
机构
大学(105188)
学院(102258)
(39008)
研究(38136)
经济(38010)
管理(34074)
中国(28992)
理学(28080)
理学院(27679)
管理学(27093)
管理学院(26869)
科学(23688)
(22750)
(21668)
(19993)
(19284)
(18200)
研究所(17929)
中心(17588)
财经(16371)
(15633)
师范(15453)
农业(15060)
(14776)
业大(14656)
北京(14550)
(14125)
(13666)
(13339)
经济学(12789)
基金
项目(62636)
科学(48798)
研究(45411)
基金(45019)
(39932)
国家(39568)
科学基金(32963)
社会(28793)
社会科(27131)
社会科学(27123)
(24231)
基金项目(22593)
教育(22379)
自然(20998)
(20823)
自然科(20540)
自然科学(20532)
自然科学基金(20191)
资助(18870)
编号(17857)
成果(16628)
重点(14659)
(14201)
(14053)
课题(13540)
(12758)
(12588)
教育部(12157)
科研(11996)
大学(11979)
期刊
(48287)
经济(48287)
研究(35763)
中国(24596)
学报(20250)
(18223)
(18054)
教育(17819)
科学(16353)
大学(14892)
管理(13741)
学学(13493)
(12490)
金融(12490)
农业(11745)
财经(9141)
技术(8436)
(7926)
图书(7794)
经济研究(7608)
业经(6848)
书馆(6109)
图书馆(6109)
问题(6107)
(6094)
(5931)
(5244)
论坛(5244)
业大(4763)
理论(4749)
共检索到170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陶杨华  
本文首先探讨了主流国际政治理论对主权原则的物化,物化的根源在于主流国际政治理论对古典政治哲学的背弃。要克服对主权原则的物化,就必须展开对主权原则的政治想象,认识到主权是对现代政治秩序的一种历史性解答;而要认清这一历史性,就必须把主权原则放在现代性的兴起这一语境下来解读,主权原则的确立与那个现代性的自我肯定的主体的出现息息相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江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成份和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导致了人们思想认识的多样化。在这新的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何种途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服务社会进而促进社会进步,这是值得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拟从哲学的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凯  杜凯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的本。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人"的问题,尊重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明确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人的回归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逻辑前提、价值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指向、他者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范式转换、风险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时代境遇。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之路,就是要明确自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生成之源、互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时代关照、大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神圣使命。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亓光  
理解马克思国家学说离不开其对古典国家理论的全面理解。启蒙运动后,西方国家理论经历了中心主义国家论、反中心主义国家论和形而上学国家论的演绎,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现代国家的诠释性建构。作为“古人”的马克思在批判现代国家时,将古典国家论的远景和思维投射在他的思辨中,生成了一个基于反中心主义国家论却超越其消极意义的全新的国家理论的解释路径,将古典国家论与反中心主义国家论相结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颠覆了中心主义国家论的基础范畴和底层逻辑,也超越了形而上学国家学说的抽象性。经过博士论文、莱茵报、巴黎、伦敦等四个时期的接续推进,马克思将古典国家论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式国家解释进行了积极弥补和不断丰富,逐步勾勒出知识论意义上的马克思国家学说的边界和纲要。时至今日,透过古典理解的马克思国家学说依然为现代国家理论提供了关键的政治哲学奠基,尤其是在国家与阶级关系、现代国家问题、国家形式变革等问题的研究和论辩中,马克思的真知灼见始终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要语境和建构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美玲  
会计理论和实践中普遍渗透着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分析了物质性原则、运动观与时空观、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质量互变规律等在会计的假设与原则、会计方法等方面的体现和运用。将会计的一些重要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以其深化对会计规律的认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李芒目前,我国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如果长期不能建构较有说服力和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不注重自身的理论建设,就不可能对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辩证的、本质的思考,也就不可能充...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君君  周进良  
本文从管理哲学的角度,重新确立了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内,读者具有双重地位,读者 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由此改变了图书馆对读者的绝对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 理思想,读者地位进一步提高,使之更适应新时期网络时代的图书馆管理工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帆宇  
作为人类最新文明成果,生态文明在内涵、特征及其价值意蕴上显著区别于其他文明形态。从内涵上看,生态文明至少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生态制度三个要素;从特征上分析,生态文明体现了生态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相互融合,体现了以生态为本以及对生态公平公正的理性诉求;从价值上审视,生态文明具有丰富而深远的价值内涵,其中最为基本的就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价值、人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上述三个方面的理论向度进行精准把握,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辉旭  
课程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哲学制约着课程观的产生、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课程在哲学面前具有能动性、选择性。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应用于课程研究,作为课程论的哲学基础,满足课程发展的要求,建立实践课程论,这是课程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用实践哲学审视课程历史,探究课程本质,反思课程问题,把握课程规律及其特点,是实践课程论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教育不仅要强化技术层面的训练,更要切入生命层面,包括科学与人文的生命、教育者的生命和受教育者的生命。正是这三种生命的不断交流、对话和融合,构成"教育的生命"。对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教育的本性、宗旨和使命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纠正教育的过度外在化和空心化倾向,使教育真正切入并融于人的活生生的生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新初  
文章指出,在目前我国的资产重组中,存在着重生产关系轻生产力,重政府行为轻企业行为,重困难企业轻优势企业,重大企业轻小企业,以及重资产经营轻生产经营等突出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资产重组的效果,影响了其健康发展。文章认为,资产重组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效益优化为根本,企业升级为方向等基本原则,恰当地进行结构型重组或扩张型重组。此外,应当正确划分政府和企业在重组中的职责,使二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而不能相互替代或混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在教育与幸福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从最美好和最深刻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都应当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将生命教育、文化教育和创新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建立在幸福论的基础之上,从而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在教育中真切感受幸福,又在幸福中切实获得教育。它是未来教育的一种理想模式。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佃来  
建构当代中国本土政治哲学,是哲学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一项尤为紧迫的、亟待推进的重大课题。这一课题的推进和完成程度,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展开,是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历史与逻辑起点及坐标系。这一坐标系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路线图。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应是以“打通古今”为视野的、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这三重规定性,能够从根本上超越西方政治哲学的既定理论范式。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艳红  
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始于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自觉探索和反思。中国的市场化社会转型必然要求从现代性语境中出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时代的需要和新的实践实现自身的观念更新。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价值论研究、社会哲学研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兴起和发展的观念基础。政治哲学的兴起拓展并深化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在社会哲学研究的早期确立了“全面的现代化”观念,呼唤着现实性的政治哲学的研究;在新时代,关于民主政治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阐释和建构,深化了对中国式全面现代化的理论研究。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哲学研究,就要坚持整体性观念,注重对历史传统的研究,开展中西现代化的多层次比较研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文喜  
哲学主要是人类在观念(包括想象、神话)中经历的自己的过去、自己的未来的历史。当我们不去批判我们曾如何生活,而来批判我们该如何生活的时候,我们的批判就触及到了所谓哲学的政治转向问题的核心。当代政治哲学把正当性问题缩减到所谓的"绝对世俗的‘充分生活’"问题上。这个概念成为取代"好生活"这个概念之后所有不同立场之观点交锋最集中的焦点。我们可以说,若要对当代政治哲学在转变时代的观念流变有所领会,着重指出它的古希腊渊源与特征,无疑是正确的一步。因为事实上,对理性之现代信仰的批判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健全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对于自由、清醒、正义或好生活之古典理性标准的真正意义加以开放的了解,乃是异常重要之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