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2)
- 2023(7386)
- 2022(5867)
- 2021(5854)
- 2020(4719)
- 2019(10437)
- 2018(10519)
- 2017(18077)
- 2016(11132)
- 2015(12303)
- 2014(12546)
- 2013(11373)
- 2012(10819)
- 2011(9770)
- 2010(10168)
- 2009(8966)
- 2008(9153)
- 2007(8622)
- 2006(7534)
- 2005(7025)
- 学科
- 济(31870)
- 经济(31828)
- 管理(24854)
- 业(22880)
- 教育(19732)
- 企(18172)
- 企业(18172)
- 中国(15855)
- 方法(13007)
- 学(11906)
- 理论(10792)
- 数学(10659)
- 农(10395)
- 数学方法(10364)
- 财(9312)
- 教学(8095)
- 制(7791)
- 业经(7723)
- 农业(6891)
- 发(6405)
- 技术(6400)
- 融(6174)
- 金融(6174)
- 银(6023)
- 银行(6007)
- 贸(5879)
- 贸易(5876)
- 行(5753)
- 易(5705)
- 务(5672)
- 机构
- 大学(150532)
- 学院(146104)
- 研究(55596)
- 济(45967)
- 经济(44533)
- 管理(43355)
- 理学(36721)
- 理学院(36098)
- 中国(35801)
- 科学(35121)
- 管理学(34957)
- 管理学院(34645)
- 京(34198)
- 教育(31269)
- 范(30497)
- 师范(30252)
- 所(28978)
- 研究所(26261)
- 农(25034)
- 师范大学(24770)
- 江(24252)
- 中心(23979)
- 财(23819)
- 北京(22416)
- 业大(21182)
- 技术(20835)
- 院(20276)
- 农业(19732)
- 州(19334)
- 财经(18727)
- 基金
- 项目(92062)
- 科学(72500)
- 研究(71740)
- 基金(62604)
- 家(55288)
- 国家(54647)
- 科学基金(44856)
- 社会(41779)
- 教育(41430)
- 社会科(39174)
- 社会科学(39162)
- 省(37254)
- 划(33655)
- 基金项目(31528)
- 编号(31107)
- 成果(28575)
- 自然(28318)
- 自然科(27689)
- 自然科学(27679)
- 自然科学基金(27173)
- 资助(25904)
- 课题(25552)
- 重点(22654)
- 年(21890)
- 部(21559)
- 性(21090)
- 发(20334)
- 规划(19011)
- 项目编号(18793)
- 教育部(18789)
共检索到234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伟
现代性图景中的公民教育在认识论上存在着三组二律背反,即国家与公民的不和、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不和、国家公民与世界公民的不和。现代公民教育的品质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取决于它有没有超越二律背反的视野与能力。超越二律背反的关键在于现代性中人类存在意义的重塑,即对虚无主义的克服并在人之为人的意义上塑造公民美德。公民教育理念并非是应对当前人类生存危机的权宜之计,而是产生人类可能性的一种努力,是教育的必有之义。为此,公民教育必须是通识教育。
关键词:
现代性 公民教育 二律背反 全球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作者认为教育实验不够成熟与教育的人文精神与实验的科学性要求之间的二律背反有关,这主要体现在科研求真与教育求善的矛盾、实验分析与教育整体的矛盾、科学操作与教育艺术之间的矛盾、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矛盾等几方面;教育实验产生悖论的直接原因是教育研究中的唯科学、唯实验的倾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朔
社会与个体是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的两大主体,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矛盾凸显,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阶段性冲突依然存在,加之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与教育功能的有限性,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间存在着突出的二律背反。主要表现在:目的的相悖,即乡土的封闭与流动;内容的错位,即农业的守护与逃离;形式的差异,即需求的长期性、整体性与现时性、差异性。对此,要从学校教育、社会发展等角度寻求破解之道:跳出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调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坚持以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余海
物流行业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物流领域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制约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热点现象(二律背反)就深刻地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复杂性。因此应在物流企业之间建立系统和共赢思想,以科学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让物流业发挥它的效率。
关键词:
物流 二律背反 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一 罗理章
人类的政治实践表明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有其限度,主要表现为国家阻滞公民社会的成长、经常背离公共利益、存在合法性危机,社会未必通向民主政治、极易导致两极分化、容易滋生个人主义等。把国家与社会对立起来,坚持国家本位抑或社会本位其结果只能是"零和博弈",因此,从"二元对立"走向"良性互动"成为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遵循"强国家、强社会"的构建理路,从推进宪政、加强国家能力建设、树立权界意识、协调国家社会关系、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增强社会自主性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关系模式,才能使国家与社
关键词:
零和博弈 正和博弈 国家 社会 良性互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信章
随着新一轮经济改革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旅游主管部门原有的旅游行业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宣传促销三大主要职能将发生变化,旅游宣传促销也就是旅游目的地营销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并逐渐成为旅游主管部门最重要的职能。一、国际与国内:旅游市场的"二律背反"最近几年,中国的入境旅游面临严峻形势,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保平
中国区域经济存在一个由“邓小平命题”和“缪尔达尔命题”构成的“二律背反”,破解的关键在于,前者的市场基础是市场空间一元结构,后者则是市场空间二元结构。中国区域经济要实现由区域两极分化向共同富裕的历史性跨越,从根本上取决于市场化取向由市场空间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历史性跨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建军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金融理论、金融政策与改革实践严重背离所造成的“二律背反”现象大量存在,具体表现是:中央银行地方化、银行职能扩大化、货币政策目标二重化、经济发展的金融决定化、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职能趋同化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妨碍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宜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更新观念,澄清必要的理论是非;二是不失时机地对错误的实践本身施行矫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娟 贺巍
经济学在财富概念理解和把握上可能具有的狭隘性和静态性缺陷,恰恰可以从哲学的视角加以矫正。从哲学的视角深度透视财富概念可以发现,正是财富概念内在深刻的二律背反构成了财富的社会矛盾运动内在动力与发展轨迹。深入解读财富的实体性与意向性、私向性与社会性、目的性与工具性、历史普遍性与特殊性这四个二律背反的形成和演绎,对于揭示财富的社会矛盾运动规律及其要义,破解关于财富概念的种种迷局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富 二律背反 历史进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星宇 任竞斐
近年来,各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其共同点就是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引申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性。然而,现实中却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组织变革中地位节节下落、人员大幅减少,公司业绩却保持上升的例子,四川J公司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通过组织稳定度(OSD)分析检验,人力资源部门地位的下降并没有影响公司的业绩。以此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可以折射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现实企业生活中的地位。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理论 现实 组织稳定度 地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丽艳
现代社会的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公民社会,在其中,公民是独立、自由而又主动的社会参与者。但是,现代社会又必然产生现代性问题,因为现代性使人们远离公共领域而活在自我的空间内,使现代社会失去公民社会的真义。因此,现代性本身又是颠覆现代社会的,这就需要通过公民教育来保卫公共性、捍卫公共价值并引导人体认自身的公民身份,以弥合现代性问题给现代社会造成的断裂。中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方面的影响下产生权利与义务的分离。为了抵制这种分离给公民社会所带来的现代性断裂,亟需通过公民教育引导学生从社会层面来理解权利与义务,以培养拥有健全而统一的权利和义务观的现代公民。
关键词:
现代社会 现代性 公民 公民教育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晓辉 王长江 侯杰
中国证券业存在一种现象:在证券业进一步集中与垄断因素得到不断强化的同时,竞争也同时得到了强化并且日趋尖锐与激烈,二者在中国证券业出现了共生,这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显然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象。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国希
现代性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公共性。它要求人们在公共领域中,拥有自主性、理性化、契约化、自律化的品格。这样的社会如何形成,如何凝结为一个整体?本文提出,公共领域因为有了制度规则,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共同体生活(活动)的空间和质量。自由、平等、自愿的合作体系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有各种有形无形的"制度"保障,制度需要公民的品德支撑,公民品德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获得性品质,需要教育、塑造和培铸。
关键词:
现代性 公共性 制度 公民品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绪亚 朱小平
最近发生的“上海中桥”通过协议受让“绍兴百大”320万股法人股事件令人关注.这一事件本身对探索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和产权交易,尤其是对怎样使法人股走出两难困境以及如何盘活法人股,具有重大意义.对此舆论界已形成共识,理论界更是进一步对我国产权置换及现代企业制度演进作了深层思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姝 王建光
当代中国农村正在重塑着传统的社会结构。随着乡村人口的重新聚集和新社会群体的形成,既有的社会道德时序出现了断裂,因这种道德而支撑的乡情也日益改变着其内在的品质,并在社会成员中形成一种被称为乡情背反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反映出个体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种内心困顿。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重视加强现代乡情的建构,增强社会成员的群体认同和情感培育,提升新乡情的道德内涵、强化新家园的文化共同体特色,以物质和文化的力量促进对乡情背反的超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新社会群体 道德时序 乡情背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