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5)
2023(4900)
2022(3730)
2021(3484)
2020(2832)
2019(6157)
2018(5763)
2017(11216)
2016(6223)
2015(6630)
2014(6540)
2013(6176)
2012(5629)
2011(5104)
2010(5064)
2009(4322)
2008(4361)
2007(3859)
2006(3327)
2005(3041)
作者
(18072)
(15542)
(15108)
(14604)
(9827)
(7477)
(6831)
(5765)
(5738)
(5364)
(5353)
(5100)
(5005)
(4943)
(4906)
(4837)
(4537)
(4444)
(4440)
(4211)
(3885)
(3736)
(3657)
(3472)
(3462)
(3401)
(3377)
(3196)
(3164)
(3098)
学科
(24943)
经济(24920)
(16570)
管理(15578)
(12151)
企业(12151)
方法(11504)
数学(10240)
数学方法(10129)
(7709)
中国(7477)
(6301)
业经(5832)
(5828)
农业(5646)
地方(5341)
(4358)
技术(4076)
理论(3912)
(3836)
金融(3835)
(3822)
银行(3815)
(3757)
财务(3751)
财务管理(3740)
(3657)
企业财务(3637)
环境(3568)
(3520)
机构
大学(87328)
学院(86269)
(34985)
经济(34201)
研究(33093)
管理(29803)
理学(26228)
理学院(25764)
管理学(25254)
管理学院(25060)
中国(22460)
科学(21752)
(18915)
(18084)
(17069)
研究所(15870)
(15643)
业大(14632)
农业(14411)
中心(14378)
(13676)
师范(13535)
财经(12926)
(12827)
(12095)
(11906)
经济学(11452)
北京(11419)
师范大学(11315)
经济学院(10383)
基金
项目(63221)
科学(51156)
基金(47763)
(43569)
国家(43266)
研究(43135)
科学基金(36834)
社会(28970)
社会科(27663)
社会科学(27657)
基金项目(25278)
自然(24672)
自然科(24183)
自然科学(24176)
(24111)
自然科学基金(23755)
(21298)
教育(20440)
资助(18833)
编号(15477)
重点(14872)
(14305)
(13653)
(13174)
国家社会(12907)
创新(12442)
科研(12205)
(12184)
计划(12153)
教育部(12099)
期刊
(35476)
经济(35476)
研究(26656)
学报(16943)
中国(16763)
(16280)
科学(15212)
大学(12553)
教育(12015)
学学(11850)
(11642)
农业(11599)
管理(10607)
技术(7695)
(6680)
财经(6577)
(6467)
金融(6467)
经济研究(6254)
(5704)
业经(5435)
(4911)
问题(4850)
业大(4590)
资源(4329)
(4279)
技术经济(4246)
现代(4230)
科技(4146)
统计(3939)
共检索到123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艳  
作为正式的社会化空间,学校空间在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完成着自身的社会性生产。学校空间经历了从分散到同一,从在场到"脱域"的"脱变"过程,这不仅为现代学校空间塑造了基本表征形态,同时也为科学、精确、可测的现代社会空间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学校空间在完成现代转型的同时彰显出权力和自由的双重属性,成为现代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网络化的学校空间,仍然无法真正逃离现代社会巨大权力之网的包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洁莹  
现代性伦理基础是人之自由,这是一种立场和态度。学校教育现代性与国家现代性密切关联。世俗学校教育现代性之目标即通过"探究"不断验证知识以发展每个人之理性。只有当学校教育与宗教分离,成为世俗之学校教育,社会底层人之学校"职业教育"和上流社会"精英"之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学校职业教育现代性才有可能。学校教育现代性之障碍是人类自身假设之系列制度设计原则。杜威教育哲学理论以及欧美现代国家之学校教育实践已证明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刁益虎  潘温雯  
工具理性所宰制的“现代性”秩序导致时间的畸变,使学校时间呈现出机械化、碎片化、透支化、加速化的现代性症候。转向学校时间症结的背后,发现主体的隐退、交往的异化、身体的失衡、生活的扁平共同构成这一现代性症候的内在动因,并导致“时间至上论”“时间淘汰论”“时间金钱论”“时间单向论”等现代性时间观大行其道。为应对上述现代性症结,克服学校时间的现代性弊病,应恢复时间的德性语境,构筑彼此共鸣的时间理念;祛除偏隘的时间文化熏染,归还学生属己的时间权力;尊重内在的时间体验,共契美好向上的时间愿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邹丹丹  
都市文学掀起了一阵炽烈的怀旧热潮,作为旧城改造更新典范的新天地,系由在历史风貌遗产保护中发挥着的怀旧空间特质(想象和记忆)和现代性深重的迷恋而达成,本文的核心是在其具体而丰富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抽象而厚重的感觉。现代性下的建筑(architecture)、身体(body)、记忆(memory)、意象(image)、自我(self)及其携带的意义体(meaning)作为隐在的文化元素共同参与到旧城改造的事件中来,新天地是这些元素的集成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颜炳乾  
"现代性"通常是指启蒙时代以来"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是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目前,学术界更多的是在其哲学意义上来探讨和使用"现代性",即将其作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丽艳  
现代社会的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公民社会,在其中,公民是独立、自由而又主动的社会参与者。但是,现代社会又必然产生现代性问题,因为现代性使人们远离公共领域而活在自我的空间内,使现代社会失去公民社会的真义。因此,现代性本身又是颠覆现代社会的,这就需要通过公民教育来保卫公共性、捍卫公共价值并引导人体认自身的公民身份,以弥合现代性问题给现代社会造成的断裂。中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方面的影响下产生权利与义务的分离。为了抵制这种分离给公民社会所带来的现代性断裂,亟需通过公民教育引导学生从社会层面来理解权利与义务,以培养拥有健全而统一的权利和义务观的现代公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姚春美  苏瑞竹  
新加坡图书馆空间的现代性特征很突出,对其进行探讨能为国内图书馆建设提供借鉴。文章通过时空结合的双向度解释,系统阐述其现代性特征的展现领域与形塑路径。研究发现,其现代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空间构建特征、空间服务特征与空间人文特征,分别通过跨界融合、空间再造和场所精神来展现。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彤  
"天下"与"国家"是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热点,但鲜有人从现代性空间与媒介角度作探讨。文章从现代性的空间之维出发,考察国人意义世界中的"国家认识"与近代报刊营造之间的关系,认为报刊压缩了人们的空间感知,将正在进行的国家与世界的时事,经由媒介编织了一张新闻与新知交织的网络,使"国家"与"世界"成为士人可感的思虑中心,促使读书人从儒家意识形态塑造的空间中抽离出来,进入现代空间环境中,从而经历了一系列现代性的生命体验与精神体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刘训华  
中国现代性大学走的是一条外生型道路,既受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影响,又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转型紧密相依。现代性大学具有系统的现代学科体系与课程设置、注重大学学科知识创新、形成完备的学历或学位制度、拥有师生、校园与大学文化等要素。中国现代性大学最早出现在澳门的圣保禄学院,之后山东的登州文会馆初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上海的圣约翰书院渐成完备之势,最终于天津的北洋西学学堂、北京的京师大学堂等学校结成硕果。中国现代性大学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由政府驱动的、自上而下的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君录  
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工匠精神"是传统工匠精湛技艺、审美志趣、实践品格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匠精神"要在信息社会的时代变迁中得到彰显与弘扬,亟待赋予新的价值内涵,融入时代内容,实现现代性转换,从而使"工匠精神"在历史长河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国希  
现代性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公共性。它要求人们在公共领域中,拥有自主性、理性化、契约化、自律化的品格。这样的社会如何形成,如何凝结为一个整体?本文提出,公共领域因为有了制度规则,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共同体生活(活动)的空间和质量。自由、平等、自愿的合作体系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有各种有形无形的"制度"保障,制度需要公民的品德支撑,公民品德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获得性品质,需要教育、塑造和培铸。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铌  李亮  杨瑛  
城市设计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种富有生产力的力量,它不仅生产文化、建筑、设计与艺术,而且是延伸到过去与现在中去的一种创造性生产图式,由赋予其生命的时间与空间连接在一起。现代城市设计对人在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心境投入极大的关注,欲构建时空一体化、文化与自我认同,从中承传和发现时空的现代意义,以持续不断地进行现代城市设计创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艾  王相坤  
税法的现代性是税法的重要特征。本文拟从税法的价值追求、权义结构和运行目标三方面注解其现代性特征。在税法的价值追求上,权利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复合是其基本目标;在税法权义结构上,权责结构和利义结构的复合是其基本内容;在税法运行目标上,兼采多个部门法的价值取向是其基本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孟良  汤放华  
通过当代地域建筑基于地方建材现代性建构的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提出了地方建材砌筑逻辑的理性变异、非线性变异和综合性变异的建构逻辑与建构方法。阐述了地方建材材料复合砌筑、材料捆绑砌筑等多种重组结构及其重组逻辑。拓展了地方建材编织建构的线状图案、网状图案、符号图案的编织肌理和编织逻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子腾  柳海民  
教育学知识,即学科取向的教育知识,以学科对知识的要求为标准,构筑了教育学科知识的主体。教育学知识生产来源于现代性,有着科层制的组织形式、科学化的生产观、自我规训的生产体制三个方面的现代性基因。在其现代性基因的影响下,教育学知识生产遇到了片面追求科学主义、生产主体单一、行政化的制度安排、工具性的价值取向四个方面的现代性危机。为了规避其带来的问题,需要结合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从扩大知识生产主体、承认知识观多元化、开放知识生产组织形式三个维度对教育学知识生产方式进行重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