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6)
- 2023(13776)
- 2022(11312)
- 2021(10140)
- 2020(8184)
- 2019(18207)
- 2018(17714)
- 2017(33603)
- 2016(17911)
- 2015(19974)
- 2014(19553)
- 2013(19251)
- 2012(18044)
- 2011(16694)
- 2010(17062)
- 2009(16190)
- 2008(15678)
- 2007(14289)
- 2006(13236)
- 2005(12563)
- 学科
- 济(96120)
- 经济(96036)
- 管理(47931)
- 业(46546)
- 企(35355)
- 企业(35355)
- 方法(29925)
- 中国(28134)
- 地方(25956)
- 数学(25568)
- 数学方法(25350)
- 农(24404)
- 业经(20607)
- 学(18264)
- 农业(16892)
- 财(16792)
- 地方经济(15921)
- 制(15755)
- 融(15584)
- 金融(15583)
- 贸(15254)
- 贸易(15239)
- 银(14809)
- 银行(14772)
- 易(14605)
- 行(14404)
- 发(13556)
- 环境(12980)
- 理论(12384)
- 和(11814)
- 机构
- 学院(262429)
- 大学(259982)
- 济(118261)
- 经济(115922)
- 研究(99964)
- 管理(92518)
- 理学(77356)
- 中国(77256)
- 理学院(76443)
- 管理学(75148)
- 管理学院(74675)
- 科学(58295)
- 京(56486)
- 财(53381)
- 所(51676)
- 研究所(46144)
- 农(44914)
- 中心(44062)
- 江(42135)
- 财经(41248)
- 经济学(37794)
- 经(37354)
- 北京(36513)
- 院(35972)
- 业大(35848)
- 范(35639)
- 师范(35220)
- 农业(34933)
- 经济学院(33539)
- 州(33464)
- 基金
- 项目(162636)
- 科学(127775)
- 研究(120203)
- 基金(116722)
- 家(102156)
- 国家(101271)
- 科学基金(85637)
- 社会(78067)
- 社会科(74008)
- 社会科学(73990)
- 省(64135)
- 基金项目(59491)
- 教育(54706)
- 划(53667)
- 自然(52862)
- 自然科(51619)
- 自然科学(51604)
- 自然科学基金(50686)
- 资助(48536)
- 编号(48060)
- 发(41382)
- 成果(39600)
- 重点(37527)
- 课题(35289)
- 部(35287)
- 创(33700)
- 发展(33529)
- 展(33000)
- 国家社会(32662)
- 创新(31507)
- 期刊
- 济(148029)
- 经济(148029)
- 研究(87457)
- 中国(62465)
- 农(42952)
- 财(40375)
- 学报(40058)
- 管理(39107)
- 科学(37685)
- 教育(31035)
- 融(30687)
- 金融(30687)
- 大学(30521)
- 农业(29293)
- 学学(28805)
- 经济研究(25266)
- 业经(23889)
- 技术(23529)
- 财经(22016)
- 经(19216)
- 问题(18274)
- 业(15619)
- 贸(15262)
- 世界(14278)
- 国际(14176)
- 技术经济(14162)
- 商业(13374)
- 统计(12300)
- 现代(12108)
- 理论(11751)
共检索到430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学模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遭到严重的挑战,其中,至关紧要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大家知道,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替代的经济规律,是建立在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之上的,而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又是以其劳动价值学说为前提的。如果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站不住脚的,那么,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便难以维系。事关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生死存亡,不可不察,不可不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致恒 杨锦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曙光
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在虔诚地照搬苏联模式并运行了近半个世纪之后,也不得不与实践这种模式的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一道,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间果断地遗弃了这种模式。当然,与其它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并没有否定社会主义实践本身,而是高举改革开放的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艾斐
改革与发展 ,是我们时代的两大主题 ;市场经济是我们实现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运行机制和经济形式。在这种全新的社会实践中所必然要出现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都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阐发和引导。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实践对劳动价值论既提出了挑战 ,又提出了希求。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和兑取这种冀求 ,我们就一定要用坚持和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并在坚持与发展中赋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新的理论活力与时代风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易风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一些学者所提出的劳动、资本、土地三种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对这种观点提出的批评,表明这种观点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不相容的。
关键词:
价值论 剩余价值 分配理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骏
活劳动创造价值 ,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必须坚持 ;凡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为社会提供有用服务的活劳动 ,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管理劳动 ,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资本品、土地等自然资源参加生产过程 ,是生产要素 ,但它们本身不创造价值 ;不是所有占有社会剩余产品的行为都是剥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汉魂 廖鸿冰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对其交换者的价值,也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交换需要的效用,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商品对其使用者的效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广义看即指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与价值。在马克思的广义劳动价值论中,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价值论是马克思主要的归宿正义论,劳动创造价值的价值论主要是马克思的交换正义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财富主要由劳动创造,由于财富之源的生产资料并不会提出分配财富的要求,因此,按劳分配是唯一的分配正义。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事实上也是其经济正义论的核心理论。从经济正义的角度看,必须坚持、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曙光
本文对当前发展劳动价值学说为何要以深化认识劳动二重性为突破口进行了分析 ,认为 ,传统理论对劳动二重性的认识存在以下缺陷 :(1)在对劳动二重性本质的认识上 ;(2 )在对劳动二重性双方内在含义的认识上。基于上述认识 ,作者就劳动二重性双方之间辩证关系的主要表现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
劳动二重性 认识 劳动价值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叶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命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劳动价值得到充分实现,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按劳分配。可以探索通过劳动股权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赋予其资本属性,让劳动像资本一样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劳动股权并不排斥资本权益,而是以平等的地位与之共存。劳动股权也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唯一方式,但它可以成为中国多种所有制长期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实现劳动价值、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探索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为劳动价值新的实现形式提供中国方案,从而为人类探索先进制度作出中国贡献。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劳动价值 劳动股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叶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命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劳动价值得到充分实现,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按劳分配。可以探索通过劳动股权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赋予其资本属性,让劳动像资本一样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劳动股权并不排斥资本权益,而是以平等的地位与之共存。劳动股权也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唯一方式,但它可以成为中国多种所有制长期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实现劳动价值、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个探索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为劳动价值新的实现形式提供中国方案,从而为人类探索先进制度作出中国贡献。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劳动价值 劳动股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龄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劳动价值论,所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是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二是需要改善和拓展劳动价值论的解释力。发展劳动价值论不是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概念,或是提出与劳动价值论相对立的理论和概念。发展马克思主义,改善和拓展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概念的解释力,能够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矛盾新问题,对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等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吕鑫 黄健柏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种项谭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源泉是经济学价值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反思我国学界关于"什么创造价值"、"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争论基础上,提出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价值本质是劳动交换中人与人的关系;"相互交换的劳动"创造价值;承认商业劳动创造价值并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则;劳动并非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平行并列的生产要素之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永年
为了响应江泽民同志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创新的号召,在我院营造一个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浓烈的氛围,安徽财贸学院科研处于2002年11月20日上午召开了全院性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创新研讨会。我们现在把发言的精髓摘登出来,欢迎广大读者指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