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8)
2023(13156)
2022(10828)
2021(9748)
2020(8457)
2019(19488)
2018(18867)
2017(37131)
2016(20144)
2015(23281)
2014(23900)
2013(23847)
2012(22513)
2011(20443)
2010(20956)
2009(20264)
2008(20773)
2007(19410)
2006(17346)
2005(16239)
作者
(61907)
(52136)
(51666)
(49589)
(33335)
(24809)
(23836)
(20091)
(19713)
(18849)
(17748)
(17400)
(16908)
(16607)
(16449)
(15930)
(15411)
(15302)
(15173)
(15008)
(13123)
(12809)
(12760)
(11895)
(11746)
(11658)
(11636)
(11567)
(10542)
(10322)
学科
(112350)
经济(112227)
(81272)
(79287)
企业(79287)
管理(75846)
方法(47197)
数学(38009)
数学方法(37697)
(30677)
业经(28132)
(25935)
中国(23611)
(22766)
银行(22621)
(22465)
财务(22439)
财务管理(22401)
地方(21291)
企业财务(21284)
(21217)
(21117)
(19103)
(17981)
(17824)
金融(17822)
(17397)
贸易(17382)
理论(17226)
技术(16957)
机构
学院(314255)
大学(313972)
(142742)
经济(139889)
管理(122814)
研究(104475)
理学(103713)
理学院(102612)
管理学(101100)
管理学院(100509)
中国(88290)
(67700)
(65800)
科学(59642)
(53791)
财经(53564)
(50149)
(48455)
中心(48397)
(48294)
研究所(47949)
经济学(45312)
北京(41977)
业大(41569)
经济学院(40596)
(39656)
财经大学(39453)
农业(38102)
(37048)
师范(36712)
基金
项目(189538)
科学(150174)
基金(139771)
研究(137743)
(119956)
国家(118886)
科学基金(103157)
社会(90186)
社会科(85512)
社会科学(85485)
基金项目(73070)
(72940)
自然(65837)
自然科(64394)
自然科学(64372)
自然科学基金(63292)
教育(62934)
(60426)
资助(58658)
编号(54589)
成果(44391)
(42826)
重点(42162)
(40357)
(39986)
教育部(37399)
创新(37338)
国家社会(37298)
课题(37154)
人文(36372)
期刊
(169012)
经济(169012)
研究(98461)
中国(60858)
(57988)
管理(51510)
学报(45033)
(44044)
金融(44044)
科学(43044)
(42929)
大学(34413)
学学(32816)
财经(29581)
技术(29082)
经济研究(26986)
农业(26851)
(25523)
教育(25295)
业经(24743)
问题(21342)
技术经济(19913)
(18301)
统计(16744)
国际(16644)
(16049)
理论(15917)
商业(15782)
财会(15397)
世界(15369)
共检索到496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彪  
我们曾在一篇论文中从银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信贷约束软化问题,指出信贷软约束虽然可以使企业长期无偿地多占用信贷资金,但同时也形成对银行的“硬依赖”,使自己陷入一种“受制于银行”的境地。本文则换一个角度,即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企业“受制于银行”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然后从中引伸并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双向选择的实际进程。银企双向选择经历了一个由外在的信贷联系到内在的产权融合的过程,银企产权融合直接导致产融结合,它既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我国新型银企关系的必然走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萧松华  
市场经济的典型运作方式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重大决策都是由存在于这个经济的多元化的经济主体,根据一切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供求情况而独立地作出,而不是由政府或其代表——国家计划来安排。显然,目前我国的银企关系与这种体制不相适应。 要建立与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银企关系,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外部环境。 第一,银企双方都须具有明确的产权界限,这样,银企双方才有动力和压力,才会自求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第二,银企双方必须是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必须是在法律上和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实体,企业应当可以自行策划经营活动,而不受制于任何不合理经济规律、不合实际的行政命令或政府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秦宪文  夏江海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企关系初探●秦宪文夏江海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企关系的目标模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的要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协调银企关系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银企关系的传统模式及其改革现状,银企关系的目标模式应具有以下特点:(一)银企双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万里  岳改焕  
我们认为,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核心是硬化银行与企业间的信用关系,真正建立起“平等自主、互惠互利、竞争选择”的新型银企关系。1.完善法制,硬化约束,建立契约式的银企合作关系。一是要继续完善规范银企关系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针对银行与企业已经制订了一套比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魏广富  姚建勋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构建银企新型关系魏广富,姚建勋银行信贷业务活动是由信贷主体与客体双方构成的,在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过程中,随着业务性质由供给向经营的根本转变,银企关系也必须相应转变。因此,构建银企新型关系是专业银行建立商业化经营机制的重要组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阳林  
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新探阳林一、企业过度负债是影响银企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因从十余年的改革实践着,尽管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总体而言,改革进程迟缓,步且艰难.除少数企业很快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的"水性",如鱼得水,自...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忠善  
立足市场经济重新认识银企间信贷与风险关系河南省金融学会顾问谭忠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银企关系发生着深刻变化。企业面向市场经营和筹资,银行以市场为导向融资,市场的竞争有效益有风险,为提高信贷资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璐  
本文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企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 ,提出银行与企业之间应是独立平等的市场主体间的自愿自主、竞争择优的双向选择关系 ,银行与企业应以信用为基础 ,建立规范化债权债务关系 ,银行与企业相互依存 ,以各自的利益最大化为基础 ,银行与企业存在着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 ,并逐渐由外在的信用关系发展到内在的资本、信息及人事的结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中斌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银企关系目标模式的界定李中斌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银企关系目标模式的确定是以商业银行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基础的,国有企业应具备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及追求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应具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宝军  
略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的重新构建程宝军近年来,涉及银行与企业关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信贷过程中的行政干预、政策性贷款、逃债废债、多头开户等,每每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焦点问题,引起经济管理部门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从宏观角度重新审视我国银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课题组  
本文通过对我国银企关系现状和当前银企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围绕如何构建我国和谐的银企关系提出了一些设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克明  
道德风险问题历来是银企关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微观经济中,产生这种道德风险的根源在于政府与银行的借贷政策的预算软约束,以及缺乏竞争性的、集权的金融制度。事实上,在这一体制条件下,银行居于债权人位置却不能对企业的道德风险行为实行有效地控制,进而恶化企业的治理结构。不仅如此,银企关系中的道德风险还破坏了经济运行的微现基础,导致银行危机和经济动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务谈判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经济外交活动。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迫切需要提高企业谈判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从谈判过程看 ,谈判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谈判者能否根据对手的性格采取灵活的因人而宜的谈判策略 ,能应付善言灵巧、顽强固执、深藏不露、谨慎稳重等几种对手。但转变观念 ,组建稳定的企业谈判队伍 ,提高厂长经理的谈判素质是应急措施。国家在名牌高校开设商务谈判专业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谈判人才的需要是根本。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缅厚  高兴华  郝博周  
市场经济中的变异现象分析高缅厚,高兴华,郝博周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化的经济运行方式,它受与生俱来的"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的支配及其作用形式──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制衡,呈现出一幅"道是无序却有序"的画面,自有其内在的规则。但在目前,市场经济运作的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秋宝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或调节如果未能补救"市场失效",反而降低了社会经济效益,致使资源配置效率出现损失,遂发生了政府失效。对政府失效问题的研究分析,既能深化人们对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及宏观调控的认识,也对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合理确定政府职能不无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