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4)
2023(9996)
2022(8183)
2021(7729)
2020(6279)
2019(14338)
2018(14023)
2017(26245)
2016(14195)
2015(16674)
2014(16776)
2013(16806)
2012(16243)
2011(15053)
2010(15582)
2009(14752)
2008(14810)
2007(13725)
2006(12935)
2005(12184)
作者
(41360)
(34420)
(34411)
(33306)
(22158)
(16300)
(15587)
(13272)
(13139)
(12615)
(12116)
(11536)
(11298)
(11180)
(11076)
(10858)
(10182)
(10131)
(9987)
(9194)
(9050)
(8483)
(8253)
(8107)
(7853)
(7764)
(7607)
(7381)
(7104)
(6739)
学科
(86346)
经济(86264)
管理(39449)
(33060)
方法(27475)
中国(25945)
(25042)
企业(25042)
数学(24349)
数学方法(24139)
地方(20953)
(19833)
(16254)
业经(16171)
(15529)
(14969)
贸易(14951)
(14479)
(13887)
(13867)
银行(13867)
(13740)
金融(13740)
(13457)
地方经济(13381)
农业(12611)
环境(11432)
(11332)
(10963)
(10102)
机构
大学(218086)
学院(215026)
(109278)
经济(107293)
研究(84006)
管理(76372)
中国(69789)
理学(62222)
理学院(61509)
管理学(60740)
管理学院(60314)
(51406)
(47816)
科学(42789)
(42003)
财经(39098)
中心(38245)
研究所(36743)
经济学(36494)
(35508)
(34756)
经济学院(32475)
北京(32205)
(29430)
(29053)
师范(28897)
(28882)
财经大学(28755)
(27358)
科学院(24621)
基金
项目(122961)
科学(97670)
研究(96634)
基金(90510)
(76898)
国家(76264)
社会(65112)
科学基金(64765)
社会科(61735)
社会科学(61721)
基金项目(45179)
教育(44202)
(43890)
资助(38787)
编号(37703)
(37300)
自然(36365)
自然科(35502)
自然科学(35493)
自然科学基金(34890)
成果(33360)
(29611)
(28431)
国家社会(28220)
课题(28165)
重点(28109)
中国(27285)
教育部(26352)
(25496)
人文(24859)
期刊
(137498)
经济(137498)
研究(82426)
中国(51660)
(39032)
管理(32831)
(30197)
金融(30197)
(28188)
教育(26569)
科学(26445)
学报(25758)
经济研究(22840)
财经(22123)
大学(21098)
技术(20014)
(19423)
学学(19042)
农业(18585)
业经(18397)
问题(18360)
(16976)
国际(15604)
世界(14952)
技术经济(12718)
经济问题(11345)
图书(11290)
统计(11231)
理论(10497)
经济管理(10252)
共检索到374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宋海燕  
本文论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着重阐述了现代法制建设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联系,分析了我国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现代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对策思考,明确得出现代中国必须走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之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余华  温远洪  
在建设法治化的新农村中,面临着传统人治思想、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工作者不足、经济基础薄弱等诸多因素的阻碍。针对这些困难与障碍,在农村法治建设中,有关部门要协调各方力量,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健全农村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司法公正,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方针和理念,使农村法治建设真正成为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柳江  黄世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家勇  陈健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作用程度的加深和政府与市场角色的不断转换,我国经济法治化水平稳步提升,法制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仍不足以完全支撑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现代经济增长和现代社会生活。推进我国经济法治化进程有三个着力点:一是运用法治力量解决政府权力面临的"两难",构建法治政府;二是以法治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构建有效市场;三是以法治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家勇  陈健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作用程度的加深和政府与市场角色的不断转换,我国经济法治化水平稳步提升,法制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仍不足以完全支撑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现代经济增长和现代社会生活。推进我国经济法治化进程有三个着力点:一是运用法治力量解决政府权力面临的“两难”,构建法治政府;二是以法治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构建有效市场;三是以法治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樊杰  
国土(区域)规划是经济地理重要的实践领域。本文从国土(区域)规划所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入手,解剖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经济地理学目前的主要缺陷;并针对我国市场体制建设、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经济动荡的影响等大背景的变化,提出了一系列国土(区域)规划性质与内容调整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布局问题仍然是近期国土(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而非均衡区域增长、城镇体系与农村经济发展、企业发展的区域战略影响着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态势,因此,应当针对这些内容重点完善国土(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推动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莱斯特·C·梭罗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莱斯特·C·梭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关于建立和发展互补性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找到“双赢”的经济体制和激励机制。与此相反的结果,是“双输”。这一点从珠江三角洲可以看出。在那里,有五个新完工或正在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佟绍伟  
加强基础建设国家土地管理局地籍司估价处佟绍伟土地管理工作的各项基础建设主要围绕"培育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土地市场"而展开。只有建立完善的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市场,才能实现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才能实现《全国土地管理"九五"计划和2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芬  
公共投资支出差异是造成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之一。在公共投资支出中,又以基础建设投资所占比重最大。基础建设投资以其拉动总需求的直接效应,降低私人经济部门生产成本的间接效应,以及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的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着重要影响。但是,我们并不能仅仅从总量角度去考察基础建设投资对经济绩效的作用,而应该更细致地考察不同类型基础设施的投资收益,并根据投资收益的大小确定具体的投资方向。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总量上的基础建设投资并不缺乏,但缺乏合适的投资结构和地区分布。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丁丁  
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汪丁丁引言长期以来,大约是从凯恩斯主义盛行以来,经济学家们始终忽略了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问题。许多年以前,哈耶克强烈地批评凯恩斯的“就长期而言我们都会死去”是典型的“非道德主义者”的言论(凯恩斯声称自己是非道德主义者),是对未来不负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樊杰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过去10年服务国家重大决策的应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针对优化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对科学基础建设的需要,文章讨论了未来10年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形成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方法,为我国不断强化的空间管治和因地制宜等发展观的实施提供地域功能管治原理;建立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学说,使之成为能够与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时空尺度转换与人文界面(线)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为提升经济地理领域的规律性成果的水平创造条件;加快开发研制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系统,增强现代技术方法支撑学科建设的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学科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不断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实现增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交叉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探讨,促进经济地理学产生质的飞跃。文章认为,以上五个方面重大问题的突破将有助于经济地理学发展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科学学科之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钟卫稼  
中共十六大以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特别是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通过确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目标,继而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分析: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制定农村科学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明确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秉持主体收益原则,加快基础设施产权改革;完善社会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胡彦炜  张迹  
我国的基础产业滞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总格局中的“瓶颈”,重要原因是国家重点建设资金不足。基础产业建设资金不足的浅层次原因是建设资金的积累机制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得不到有效地发挥,深层次原因是筹资的形成方式和使用方式未能很好地协调起来。为摆脱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必须完善现行积累与筹资机制,拓宽基础产业建设资金渠道,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集中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健  
当前,我国各地基础建设投资膨胀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其实质是基础建设投资在长期短缺下的骤然增长,是结构失衡的集中体现。造成基础建设投资过度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方对资源的争夺;投资决策者目标异化;地方预算软化;投资利率刚性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