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7)
- 2023(8897)
- 2022(7318)
- 2021(7190)
- 2020(5718)
- 2019(13213)
- 2018(13218)
- 2017(23177)
- 2016(14518)
- 2015(16777)
- 2014(16906)
- 2013(15548)
- 2012(14906)
- 2011(13769)
- 2010(14676)
- 2009(12998)
- 2008(13457)
- 2007(12630)
- 2006(11573)
- 2005(10717)
- 学科
- 济(43235)
- 经济(43176)
- 管理(35961)
- 业(35049)
- 企(28740)
- 企业(28740)
- 教育(22954)
- 中国(20388)
- 农(16349)
- 理论(15263)
- 方法(14778)
- 学(13215)
- 策(12373)
- 财(12261)
- 教学(11657)
- 数学(11487)
- 业经(11228)
- 数学方法(11107)
- 农业(10589)
- 制(10316)
- 地方(9859)
- 技术(8989)
- 贸(8788)
- 贸易(8782)
- 易(8519)
- 发(8386)
- 及其(8052)
- 银(8002)
- 银行(7976)
- 行(7691)
- 机构
- 大学(200025)
- 学院(198820)
- 研究(75435)
- 济(68417)
- 经济(66375)
- 管理(65217)
- 理学(54600)
- 理学院(53781)
- 管理学(52403)
- 管理学院(51975)
- 中国(50465)
- 科学(45430)
- 京(45426)
- 所(39076)
- 范(38691)
- 师范(38422)
- 教育(37080)
- 研究所(35196)
- 财(35012)
- 江(35010)
- 农(32657)
- 中心(32296)
- 师范大学(30957)
- 北京(29894)
- 技术(28937)
- 州(27240)
- 院(27132)
- 业大(26687)
- 财经(26295)
- 农业(25488)
- 基金
- 项目(118959)
- 研究(96655)
- 科学(93739)
- 基金(79531)
- 家(68572)
- 国家(67714)
- 科学基金(56151)
- 社会(55104)
- 教育(54348)
- 社会科(51662)
- 社会科学(51647)
- 省(49071)
- 编号(43896)
- 划(43310)
- 成果(40268)
- 基金项目(39796)
- 课题(35429)
- 自然(34644)
- 自然科(33826)
- 自然科学(33814)
- 资助(33355)
- 自然科学基金(33195)
- 年(29779)
- 重点(28866)
- 部(27729)
- 发(27107)
- 性(26063)
- 规划(25850)
- 项目编号(25641)
- 创(24873)
- 期刊
- 济(85925)
- 经济(85925)
- 研究(72153)
- 教育(65781)
- 中国(56154)
- 农(31153)
- 学报(30303)
- 科学(27837)
- 财(26501)
- 管理(26493)
- 大学(24190)
- 技术(23640)
- 农业(21588)
- 学学(20855)
- 职业(18667)
- 融(18019)
- 金融(18019)
- 业经(13635)
- 财经(13252)
- 坛(12939)
- 论坛(12939)
- 经济研究(12358)
- 技术教育(12260)
- 职业技术(12260)
- 职业技术教育(12260)
- 经(11521)
- 业(11350)
- 图书(11068)
- 问题(10318)
- 发(9995)
共检索到329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婕瑜 潘海生 闫智勇
面对世界工业格局的深度调整,提升中国制造品质成为当下发展共识。培育技能型人才具备现代工匠精神,助力制造强国建设,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重任。通过分析学界对工匠精神的研究现状,厘清工匠精神现代内涵,解构其发展层次;借助环境决定论和品德心理成分相互作用系统明晰工匠精神生成机理,确定工匠精神生成的理论支点,对探究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具备现代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现代工匠精神 生成机理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宏伟
工匠精神不只是人的感性生发与表达,更是人的"理性"选择和实践。技术理性、审美理性、伦理理性、创新理性构成了工匠精神的"理性之维"。其中技术理性是根本基础,审美理性是灵魂升华、伦理理性是责任担当、创新理性是永续动力。职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包括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涵育工匠精神;塑造"工匠之师",传承工匠精神;完善培养过程,革新工匠精神;实施整体评价,导引工匠精神四个方面。
关键词:
工匠精神 理性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鲍风雨 杨科举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大国工匠"培养,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责任。结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可以从三个层次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生学业评价 工匠精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南旭光
新时代强国战略需要大量现代工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充沛动力。从关键要素、时代背景、目标导向、驱动力量等方面审视,技能社会建设、现代工匠培养与现代职业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从参与主体看,政府部门、职业教育、市场组织、社会力量等四个参与侧可组成现代工匠培养的"四面体通道"式系统性逻辑框架。作为现代工匠培养系统性工程中的重要一环,职业教育侧应该面向技能社会建设和产业工人技能形成过程,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人才培养功能目标和层次定位,在具体的行动路线选择上要着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深化书证融通制度实施、深化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深化协同联动机制建设、深化社会政策支持建构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颂梅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保障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迫切需要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职教育供给侧人才结构的提升,使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职业教育与个体终身学习相对应,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舒通
本文阐述了对"工匠精神"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提出的几个重要背景形成一条连贯的发展线。从国家战略需要、经济发展需要、社会价值需要等3个方面总结得出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诉求。从双创人才的培养等5个方面详细描述"工匠精神"培养的途径。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应当关注3个方面内容,指明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诉求 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文辉 马桂香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工匠以追求完美的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培养工匠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职教育阶段是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工匠精神的关键期。职业院校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社会热衷的焦点所在,比之以往任何时代,我们都更迫切地渴求大批量工匠型高素质人才。"工匠精神"的内涵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是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概念。将"工匠精神"的价值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过程中,以适应"中国质造"强国战略、彰显职业院校的办学魅力并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摒弃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关注人的主体价值,引入现代学徒制,建构亲密师生关系。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新时代 创新 诉求 价值 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佩林
为优化"大思政"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在对"大思政"和"工匠精神"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缺乏精益求精精神、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缺乏创新精神等方面指出了目前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育管理流程、加强教学引导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大思政 工匠精神 大学生 培育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河 王靖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育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孵化制造业急需的大国工匠的重要渠道。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工匠人才培养,主要可依凭三条路径:内发型实践进路、外发型实践进路及综合型实践进路。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工匠人才 职业素质 培养进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娟娟
"工匠精神"是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的职业追求,勤奋踏实、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然而,有关"工匠精神"塑造的理念、方法和途径均未写入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匠精神"培育在职业教育中严重缺失。在高职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精细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渗透"工匠精神"培育,把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创建职业教育品牌。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重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芬芳 刘晶璟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基于对近四年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梳理,运用政策分析、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工匠型人才、现代工匠精神、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系统分析后提出,现代工匠精神核心内涵包括七个方面:精益求精的严谨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高职院校将主要通过以下四个路径培养工匠型人才:以目标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目标置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以实践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实到不同层次的产教融合中;以价值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以文化人,全面推进现代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专业文化中融合融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陈磊
《未来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策略研究》一书认为,工匠精神培育是构建未来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思想基础,个体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激发力量,环境因素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支持力量,个体、环境与行为的互动是工匠精神内化的维持力量。职业教育助力工匠精神培育可围绕“匠心”“匠行”“匠品”等内容,通过专题教育、课程渗透、文化浸润、活动养成等路径开展实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培养现代工匠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却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化以致技术技能分类式定位难改变、能力养成短视化以致全面发展复合型培养难实现、培养过程孤立化以致技能培养适应性对接难匹配、培养模式割裂化以致产教融合协同化育人难落地、职业成长阻隔化以致人才机制一体化设计有堵点等现实困境。为推进现代工匠人才培养,在实践中应围绕培养目标从“技能人才”向“现代工匠”转变、培养规格从“单一向度”向“多元维度”升级、培养场域从“在学校里”向“于职业中”拓展、培养模式从“相对割裂”向“跨域融合”转换、培养机制从“单侧施力”向“共同发力”延伸等思路构建变革路径及行动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敏敏
培育高职生的工匠精神,对学生就业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基础。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生就业力养成契合度高,高职院校要把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利用现代学徒制平台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职学生 工匠精神 就业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