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78)
- 2023(2785)
- 2022(2144)
- 2021(2044)
- 2020(1765)
- 2019(3945)
- 2018(3854)
- 2017(7265)
- 2016(3934)
- 2015(4659)
- 2014(4623)
- 2013(4212)
- 2012(3888)
- 2011(3499)
- 2010(3733)
- 2009(3313)
- 2008(3350)
- 2007(3054)
- 2006(2766)
- 2005(2457)
- 学科
- 济(17271)
- 经济(17240)
- 业(12952)
- 管理(11056)
- 企(10568)
- 企业(10568)
- 方法(7517)
- 数学(6307)
- 数学方法(6266)
- 中国(6200)
- 农(5700)
- 业经(4039)
- 农业(3947)
- 财(3915)
- 学(3520)
- 地方(3231)
- 理论(3184)
- 贸(3040)
- 贸易(3038)
- 教育(3026)
- 关系(3014)
- 制(3005)
- 易(2897)
- 融(2754)
- 金融(2754)
- 发(2749)
- 策(2701)
- 和(2681)
- 技术(2514)
- 家(2499)
- 机构
- 大学(57665)
- 学院(55610)
- 济(22801)
- 经济(22333)
- 管理(20693)
- 研究(20689)
- 理学(17993)
- 理学院(17702)
- 管理学(17368)
- 管理学院(17244)
- 中国(14065)
- 京(12510)
- 科学(12214)
- 财(10651)
- 所(10483)
- 范(9850)
- 师范(9804)
- 研究所(9583)
- 中心(8641)
- 农(8619)
- 财经(8548)
- 江(8389)
- 师范大学(8267)
- 北京(8196)
- 教育(7850)
- 经(7827)
- 业大(7546)
- 院(7281)
- 经济学(6978)
- 农业(6602)
- 基金
- 项目(36937)
- 科学(29928)
- 研究(28164)
- 基金(27165)
- 家(24569)
- 国家(23837)
- 科学基金(19899)
- 社会(18596)
- 社会科(17507)
- 社会科学(17500)
- 基金项目(14049)
- 教育(13961)
- 省(13818)
- 划(12163)
- 自然(12124)
- 自然科(11837)
- 自然科学(11832)
- 自然科学基金(11646)
- 编号(11003)
- 资助(10767)
- 成果(9691)
- 部(8760)
- 重点(8470)
- 课题(8319)
- 发(7882)
- 教育部(7784)
- 创(7709)
- 国家社会(7637)
- 人文(7236)
- 性(7100)
共检索到88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齐学红 刘辉
由于社会的整体变革造成的家庭结构的变化,造成在现代家庭与学校关系上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直接参与并介入学校的发展中,并成为学校可资利用的重要的社会资本;而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因素对学校的影响,也日益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论文呼吁,为了营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建立家庭与学校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以积极互动的家校合作关系取代功利化、世俗化的家校合作关系。
关键词:
教育资源 社会资本 家校合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启光
学校发展环境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导致学校不得不经常采取快速的变革。家庭日益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学校发展必须了解家庭,走入家庭,建立与家庭的伙伴关系以推动学校发展。不同国家或地区学校与家庭关系在历史发展、理论依据与政策实践模式等方面呈现出发展的差异。家庭与学校关系的变革,受到各个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等的影响,相关社会领域的学术理论研究也驱动了家庭与学校关系的调整变化。
关键词:
学校发展 家庭与学校关系 变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晋宽
本文阐述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基本观念,分析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在哲学思想、伦理道德以及家庭结构方面的状况与变化,试图论证学校的变革是对家庭及更广泛的社会变迁所作出的适应性反映,学校和家庭的变革总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和症候
关键词:
现代性,后现代性,家庭,学校,特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石屏
家庭的教育关系确立于人类的生命秩序,由家庭的教育存在所决定,其基本属性是基于生命秩序的非平衡态的、基于生命一体的情感依赖的和基于生活性机制的教育影响。家庭的教育关系面临现代文化变迁带来的平等主义理念对教育权威的挑战,价值物化对情感伦理的挑战,工具理性对教育角色的挑战。现代家庭的教育关系的优化需要遵从其基本属性,建立非平衡态与平等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关怀的教育价值,丰富精神培育,以文化育人。
关键词:
家庭 教育关系 基本属性 文化变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何爽 辛向 李俊丽 滑树红 胡卫民
目的:考察大学新生家庭亲密度、分离-个体化和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量表、分离-个体化量表和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对110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新生中13.2%的积极分离-个体化水平偏低,19%的消极分离-个体化水平偏高;(2)积极分离-个体化和消极分离-个体化与家庭亲密度显著相关,与学校适应显著相关。结论:分离-个体化在家庭亲密度和学校适应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海弘
本文首先对美国家庭学校教学的现状予以梳理,然后阐述家庭学校教学的特点及其教学效果,最后分析美国家庭学校的教学为当代学校改革带来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家庭学校 教学 个别化教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樊秀丽 姜方华 张宗倩
家庭与学校作为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场域,两者交往互动形成的社会环境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土壤。本文以随迁子女为对象,通过田野研究的方式,回到"教育真实",以随迁子女的行为习惯养成为切入点,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乡土家庭文化与城市学校文化的冲突、家庭卫生习惯与学校卫生规范的脱嵌、家庭语言习惯与学校规范语言的差异四方面,对随迁子女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随迁子女而言,由于其家庭与学校场域的异质性非常强,如何使二者形成教育合力,助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显得非常必要且重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重涵 张俊 刘莎莎
现代家庭教育是在现代家庭制度中,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和社会交往活动,是历史和社会建构的产物。从教育原型看,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比学校教育更接近教育原型的教育类型。从与学校教育关系看,家庭教育经历了从教育作用与社会成员资格认可制度合一,到整体教育向单一的现代学校让渡,再走向家庭的教育作用与学校的社会认可,以及家庭对教育代理权逐步收回的矛盾过程和趋势;生活教育与系统知识教育分别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两条主线并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从与现代家庭的关系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自我教育、教养和教育统一的过程;家庭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着宏观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与变化和儿童的生命历程之间的中介性制度作用;儿童接受现代家庭生活不同形式的影响,并接受父母对其整体教育和社会经历的期望、规划和安排。现代家庭教育呈现一种家庭作为特殊社会组织的影响、家庭生活和父母教养组成的嵌套结构,家庭教育的新的概念体系由此演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史柏年
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于合理家庭规模和现代家庭结构的形成、婚姻质量和家庭幸福的增进、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建国40多年来,我国在女性教育事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的大量学龄女童的失学现象,将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和家庭进一步现代化的严重隐患。必须动员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从经济、社会、思想、法律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使女童失学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平 谢介仁
本文用家庭刚性消费对凯恩斯消费函数进行拓展,得到家庭刚性消费函数,并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推导出家庭资产和收入约束条件下,基于家庭消费欲望和积累财富欲望基础上的无差异曲线。转型期中国家庭的结构、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有很大差异,低刚性消费需求和高未来消费不确定性预期决定了中国家庭较低的消费—储蓄比率。
关键词:
家庭欲望 脆弱性 刚性消费 消费函数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俊霞
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家庭之变,首先要研究传统乡村代际关系形态,以形成对照。将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理想化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形态,可抽离出理解和分析代际关系的两个维度:代际关系的交换维度和价值基础维度。依据上述两个维度建立的传统家庭代际关系模型,可以用来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集体化实践对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更可以用来分析当前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从而深入认识转型期农村家庭关系的变迁。
关键词:
代际关系 理想型 紧张程度 交换强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跃生
中国家庭代际关系并非只有抚养—赡养一种关系形式。抚养行为发生在父母和未成年子女之间,赡养行为存在于壮年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在成年子女和壮年父母之间还有另一种关系—交换关系。但抚养-赡养关系不能用交换关系去解释,因为它不是严格意义上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换关系。完整的代际关系既有抚养—赡养关系,又有交换关系,两者具有并存特征。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代际关系的层次和类型也有不同。
关键词:
农村 代际关系 抚养—赡养关系 交换关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现代性进村推动了农民家庭再生产模式的转型,重构了家庭再生产过程的资源配置逻辑、权力互动方式和价值实现路径。农民家庭的内部动员和资源凝聚回应了扩大化家庭再生产的发展性目标。家庭功能在"恩往下流"的资源配置模式中强化,形成家庭功能对家庭政治与家庭伦理的吸纳效应。因此,现代性压力激活了家庭的功能之维,重构了家庭运行的基本动力,塑造了转型家庭的实践形态——功能性家庭。基于"功能——结构——伦理"的配置,功能性家庭揭示了家庭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因素的复杂关联,展现了中国家庭制度的弹性,推动了农民家庭的转型。
关键词:
家庭结构 家庭伦理 家庭再生产 家庭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