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6)
2023(3956)
2022(2993)
2021(3134)
2020(2429)
2019(5571)
2018(5726)
2017(8928)
2016(6238)
2015(7162)
2014(7371)
2013(6407)
2012(5983)
2011(5656)
2010(5971)
2009(5061)
2008(5004)
2007(4898)
2006(4556)
2005(4107)
作者
(15338)
(12766)
(12601)
(12182)
(8290)
(6246)
(6014)
(5265)
(4828)
(4805)
(4379)
(4336)
(4244)
(4145)
(4077)
(4034)
(3970)
(3843)
(3795)
(3754)
(3654)
(3262)
(3125)
(3022)
(2982)
(2976)
(2811)
(2810)
(2726)
(2669)
学科
教育(19807)
(13832)
经济(13701)
中国(12477)
理论(9901)
管理(9073)
(8225)
(7499)
(7292)
企业(7292)
(6305)
教学(6096)
方法(5889)
业经(5396)
(5096)
(4499)
发展(4270)
(4148)
(4090)
农业(3921)
政治(3902)
思想(3847)
社会(3812)
(3624)
研究(3621)
思想政治(3422)
政治教育(3422)
治教(3422)
学校(3411)
德育(3382)
机构
大学(81667)
学院(75525)
研究(33081)
教育(29738)
(23369)
师范(23276)
科学(20325)
(19878)
师范大学(19461)
管理(19439)
(19355)
经济(18542)
(17226)
理学(16328)
中国(16164)
理学院(15930)
研究所(15683)
管理学(15335)
管理学院(15123)
(14222)
北京(13843)
技术(13281)
职业(12943)
中心(12724)
(12282)
(12052)
教育学(11344)
(10657)
(10520)
业大(10450)
基金
项目(46267)
研究(41386)
科学(37256)
基金(28698)
教育(28673)
(24669)
社会(24286)
国家(24240)
社会科(21280)
社会科学(21270)
成果(19994)
(19834)
编号(19745)
(19202)
科学基金(19174)
课题(18074)
(15511)
基金项目(13785)
规划(13000)
重点(12402)
(12227)
项目编号(11667)
(11626)
资助(11499)
(11489)
教育部(11051)
(10949)
研究成果(10589)
自然(10354)
(10190)
期刊
教育(50282)
研究(36151)
中国(28407)
(25105)
经济(25105)
学报(13759)
职业(12213)
大学(11784)
(11716)
科学(11520)
技术(11003)
学学(9157)
(8287)
农业(8158)
技术教育(8146)
职业技术(8146)
职业技术教育(8146)
管理(6965)
高等(5956)
(5728)
论坛(5728)
(5355)
高等教育(5298)
成人(4983)
成人教育(4983)
发展(4553)
(4553)
财经(4454)
图书(4408)
(4234)
共检索到132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郑富兴  
情感型社会形态和契约型社会形态是认识我国社会的状况和性质的一个社会学视角。这两种社会形态在我国社会中是一种共时性存在。在道德教育实践中 ,忽视这两种社会形态是学校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原因。因此 ,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应辩证地区分这两种社会形态 ,这实质上是正确处理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以此为起点 ,重新设计或修订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檀传宝  
一、“类宗教说”关于中国文化是否宗教文化,或者说,从文化特征上讲,中国文化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具有宗教信仰的因素,一直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们争议不休的话题。而此一话题讨论的关键又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儒释道)中的主流儒家文化有否宗教性质这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樊浩  
在道德哲学的意义上,道德教育的"中国形态"是"‘精神’形态",而非西方式的"理性"形态。"精神形态"的道德教育展现为"伦—理—道—德"四要素、"居伦—由理—明道—成德"四环节的伦理与道德同一的价值生态与精神过程。在此过程中,道德教育要义是:"从实体出发";学会"为伦理思考所支配";培育"冲动形态的伦理";获得"伦理上的造诣"。"居伦由理"是伦理认同,"明道成德"是道德自由,道德教育与个体道德发展是伦理过程与道德过程的精神统一,其中,伦理与伦理过程具有基础性与现实性意义。由此,个体便由"自然存在者"透过"精神"努力,提升为"伦理存在者"。道德教育是一个价值生态和精神过程,回归"精神"传统,是中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民主主义社会是杜威理想的社会 ,他把教育视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重要工具。他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包括 :培养民主主义社会的公民品格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 ;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是社会生活与人性发展的统一 ;理想的学校道德教育途径是现实生活、教法和课程三位一体。杜威的学校道德教育思想尽管形成于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存在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但其中仍不乏积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峰  
教育处于社会发展形态和人类知识体系的坐标之中。从社会系统运行和人类发展的动态看,教育则成为联系各坐标矢量、系统各要素的反馈控制线。全面认识教育需要从社会形态中去寻找,需要从与其他要素的关联中去寻找,既要有感性的定性和理性的定量的辩证方法,又要架构从微观到宏观的通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莉彬  桑宁霞  
成人教育从办学主体来分有学校形态的成人教育、组织形态的成人教育和社会形态的成人教育。其中社会形态成人教育存在形式最为复杂。在社会形态的视域下把握成人教育的内涵、分类、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成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檀传宝  
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 ,应有一个与 1978年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相联系的重点转移。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德育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和教育的根本。奠基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的学校德育、学校教育是中国大陆改进基础教育品质 ,迎接 2 1世纪必将出现的新的开放、新的挑战的必然抉择。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楠  
本文尝试从人格的概念入手,来理解涂尔干道德教育的意图和实践。在涂尔干看来,现代社会危机的重要面向正是虚假的抽象理性和原子化个体对社会的疏离。但另一方面,试图抹消人格、强行赋予个人某种"整体性",也会造成狂热和集权。只有调和人格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令前者将后者纳入自身,超越主观抽象和任意,才能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机结合。而学校教育正是旨在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使人尊重权威、亲爱朋友、拥有理性,从而与集体的道德生活相统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樊浩  
"从实体出发"与"原子式地进行探讨"的不同伦理观,历史地形成基于"精神"或基于"理性"的两种道德教育哲学。"伦理"—"道德"对立,"理"—"道"分离,"德"—"得"脱节,是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三大"精神"问题,由此导致现代中国道德教育"无伦理"、"没精神"两大基本缺陷。中国道德教育要走出现代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误区与困境,必须建构"回归精神的道德教育",尊重和维护伦理道德的精神生态,形成道德教育的"精神生态体系"。面对"理性"对"精神"的僭越,现代道德教育必须捍卫与蓬勃精神,从而真正培育"‘有精神’的德性"和"‘有精神’的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汉卫  
公民社会在我国的迅速成长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校道德教育应当根据紧密结合中国公民社会的特点做出自己的选择。从"传统与现代、积极和消极、形式和内容、封闭和开放"的角度来看,公民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公民道德教育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首要之选;合作型的公民社会取向要求培养公民的合作意识、协商和对话精神;我国公民社会的文化传统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内容选项";我国公民社会的初始性、差异性决定了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品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甄增荣  高钟庭  
物化劳动不是商品价值的惟一存在形态。是否创造有形物质产品不是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物化劳动只是有形商品价值的存在形态。服务劳动是一种商品,活劳动是其价值存在形态。因此,商品价值应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物化劳动形态,另一种是活劳动形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闫铁力  
传统的社会形态学说,不是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普遍规律。五种社会形态说违背了形式逻辑的一些规则,也不是历史运动的内在的、本质的因果必然联系。现实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我们要从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的总体考虑中来设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战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宇晴  胡志光  
本文通过对“道德管制”和“有效威胁”两种社会规则形成方式进行探讨,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自身具备形成规则的有效机制。政府需要尽可能减少传统的以道德作为衡量标准的直接行为管制手段的运用,采用以维护市场参与各方平等地位为目标的,利用一系列法律、行政等制度化手段,确保市场规则自发形成机制的有效运作,保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天雪  黄丹  
当前农村教育在二元结构下形成了城乡割裂的思维定势,农村教育陷入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内卷化"状态。农村教育内卷化可分为内生型内卷化和外铄型内卷化,其形成原因既有历史传统、地域环境、资源配置、政策惠顾等,也有自身愿景、目标与能力等原因。农村教育"去内卷化"要利用城镇化来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以目标管理来形成农村教育发展共同愿景,以农村组织来放大农民的话语权,以多元教育目的来避免农村教育目标的复制,以去精英教育寻租来对城乡教育再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