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4)
- 2023(8127)
- 2022(6266)
- 2021(5834)
- 2020(4577)
- 2019(10229)
- 2018(10066)
- 2017(18110)
- 2016(10186)
- 2015(11696)
- 2014(11709)
- 2013(11007)
- 2012(10162)
- 2011(9126)
- 2010(9429)
- 2009(8712)
- 2008(8817)
- 2007(8210)
- 2006(7341)
- 2005(6700)
- 学科
- 济(34440)
- 管理(34387)
- 经济(34362)
- 业(27373)
- 企(23361)
- 企业(23361)
- 中国(13188)
- 制(12940)
- 财(12336)
- 农(12082)
- 业经(10951)
- 方法(10465)
- 体(8913)
- 数学(8139)
- 理论(8054)
- 数学方法(8000)
- 地方(7941)
- 农业(7725)
- 体制(7468)
- 教育(7384)
- 银(7340)
- 银行(7333)
- 行(7017)
- 务(7010)
- 财务(6977)
- 财务管理(6958)
- 融(6939)
- 金融(6937)
- 学(6936)
- 环境(6657)
- 机构
- 大学(138404)
- 学院(138117)
- 济(52944)
- 经济(51541)
- 管理(48861)
- 研究(47433)
- 理学(40570)
- 理学院(40050)
- 管理学(39399)
- 管理学院(39092)
- 中国(36531)
- 京(29990)
- 财(29696)
- 科学(26602)
- 江(23874)
- 所(22673)
- 中心(22195)
- 财经(21665)
- 范(20656)
- 师范(20463)
- 农(19933)
- 研究所(19881)
- 经(19507)
- 北京(19143)
- 州(18661)
- 院(17978)
- 业大(17679)
- 技术(16714)
- 师范大学(16514)
- 经济学(16424)
- 基金
- 项目(88157)
- 研究(71143)
- 科学(69233)
- 基金(61179)
- 家(52186)
- 国家(51638)
- 社会(44459)
- 科学基金(44293)
- 社会科(41844)
- 社会科学(41837)
- 省(35335)
- 教育(35058)
- 基金项目(31402)
- 编号(30119)
- 划(29438)
- 成果(26777)
- 自然(25507)
- 自然科(24824)
- 自然科学(24819)
- 自然科学基金(24376)
- 资助(23540)
- 制(23142)
- 课题(23084)
- 重点(20688)
- 部(19983)
- 年(19316)
- 发(19007)
- 性(18874)
- 创(18845)
- 国家社会(18363)
共检索到230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杰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作出的重要部署。至此,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由理论探讨步入到政策实践阶段。教育实践不是一种纯粹理性活动的过程,它有其自身独特的逻辑。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践探索中反身抽象其"实践逻辑",基于反思的实践逻辑为检视现代学校制度提供了方法论,能够为后续的制度改革提供建设性意见和逻辑理路。
关键词:
现代学校制度 实践逻辑 政策实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于金富 郑锦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内在的、客观的必然性。它是从中国社会历史条件和历史传统中形成的,是由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职能形成的,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必然结果,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的历史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研究中,既要根据我国历史传统和国家制度的特征进行历史性与制度性分析,又要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系统分析与科学总结,从中探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的基本逻辑,从而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为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宏力
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者统一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之中。从历史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呈现由农村土地小农私有,家庭经营、互助经营和合作经营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又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最后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演进轨迹。从理论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是权利配置服务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配,服务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服务于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有着权利核心—权益核心—权能核心,集权锢农—分权富农—赋权强农,权利封存—权利调整—权利交易三条可循的线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趋向可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坚持和三个改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宏贵 蒋艳芬
制度逻辑在制度理论研究当中一直备受关注。新制度研究者集中于社会层面和场域层面来研究制度逻辑,而近几年制度研究者开始致力于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制度逻辑是如何具体地被应用。基于现有相关文献,本文对制度逻辑到多重制度逻辑的实践演化、多重制度逻辑的微观实践,以及多重制度逻辑对微观实践行动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宏贵 蒋艳芬
制度逻辑在制度理论研究当中一直备受关注。新制度研究者集中于社会层面和场域层面来研究制度逻辑,而近几年制度研究者开始致力于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制度逻辑是如何具体地被应用。基于现有相关文献,本文对制度逻辑到多重制度逻辑的实践演化、多重制度逻辑的微观实践,以及多重制度逻辑对微观实践行动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求索
[作者]
仇叶
基于乡村工业化历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土地利用与土地价值上出现显著分化,引发了土地制度实践的东西区域差异。总体而言,中西部的土地制度实践主要涉及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而东部地区则在国家与集体间重新配置土地开发权。两者均是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而非原因,如果简单将东部的制度实践照搬到中西部地区可能导致土地制度改革陷入困境。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二元地权结构有较强的合理性与适应性,应当持续发挥公有制的统筹协调功能,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创新机制,以应对不同区域的差异化经济社会问题。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土地制度改革 集体建设用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刘晶晶 闫志军
学校制与学徒制是我国两种主要职业教育制度,二者均存在优势与不足。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和精湛技术的现代工匠,需要融学校制与学徒制为一体,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基于默会知识、技能获得等基础理论,完整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完整要素、完整知识、完整教师、完整过程四个方面。实施完整职业教育对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构建完整职业教育制度应完善不同层级技术技能人才标准,实现学校制与学徒制相互融合,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优化现代工匠成长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完整职业教育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东京
新中国成立后亟待建立自己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推进工业化需采用"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而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调整生产关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国家实现工业化初期阶段,迅速推进工业化需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事实证明,计划经济体制为中国经济起飞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需调整产业结构,而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让市场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单一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则决定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所有制 经济体制 分配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金初 臧国军
公有学校“转制”被看作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有效途径。建设既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又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公有转制学校的现代产权制度,促进学校产权清晰、独立,是国有资源管理、保值乃至增值的先决条件,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能有效地以清晰、独立产权的身份处理和协调内部和社会的关系的必要条件。与产权问题相关,公有转制学校的合法权益也是人们比较关心和探讨的,这是促进公有转制学校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公有转制学校 现代 产权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浩
通过对4所行业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的实际调研,通过对大学制度建设相关译著、论文的理论研究,结合实际办学的实践总结,从高职院校大学制度的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途径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逻辑思考。
关键词:
行业企业举办 高职院校 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耀宗
一、现代教育财政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领域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明确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其基本思路是让中国财税体制站在当今世界财政制度形态发展的最前沿,实现财税体制的现代化。基本目标是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到"匹配国家治理体系",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基本特征有三:公共性、非营利性和法治化。公共性是指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根本宗旨,即现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严金明 郭栋林 夏方舟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党的土地制度百年变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基本原则和科学内涵。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框架,本文梳理总结了百年来党的土地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以革命为主线""以公平为目标""以效率为优先""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战略"的历史逻辑,分析了百年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探讨了直接指导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以史为鉴、以理为纲,探讨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为未来土地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罗生全 随国栋
教材建设现代化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知识选择活动,这种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和合主体性的知识选择通过特定的主体来完成。政府作为教材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承载主体,是实现教材建设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内在统一的重要保障。从治理的内在逻辑看,政府参与教材建设现代化治理,遵循着以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辩证统一为遵循的价值导向逻辑,以构建系统完备的政府职能体系为载体的结构变革逻辑,以政府行权履职过程精细化调适为主轴的技术优化逻辑。未来,教材建设现代化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匡正治理主体的价值行为,推进政府职能运转的独立体系建设,以及兼顾话语权力的宏观支配与微观调适的场域适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将常规信访工作转化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利于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整合官僚体制内部资源,推动基层信访问题尤其是信访疑难案件的解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际运行受官僚体制内部各种复杂交错关系的影响,使该项制度的实践逻辑呈现出与制度文本规定的偏差,主要存在权力推动与权力依赖、权力与责任倒置、首问负责制与专业分工矛盾、选择性治理与接访绩效的消解、政治与专业的冲突等问题。大接访制度的运行必须嵌入于官僚体制之中,官僚体制将大接访制度吸纳进入了其自身的运转逻辑,并按照官僚体制的内部运作规则对该项制度进行改造。近期应加大对领导干部实质性解决信访问题的考核,而不是过于注重对领导接访台帐、文案等形式程序的考核;可以在接访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保持适当平衡,避免大接访制度过多冲击领导干部的常规业务工作;长期应在形成信访问题的根源上着力,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构建干部与群众良性对话、协商的平台。切实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只有这样大接访制度才可能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
县委书记大接访 群众路线 信访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玉娇 杨佳
制度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关系是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经典议题,并形成了制度研究中"应然"与"实然"相对立的研究困局。本文以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文本形态与实践形态为研究起点,提出事实逻辑这一概念以凝练表达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实践蕴含的复杂的内在遵从,并通过解析事实逻辑及其得以形成的情境,回应一直以来制度实践研究中中央与地方/基层、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对立问题。只有进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实践情境建设,优化实践情境,才能生成好的事实逻辑,实现文本制度活化于制度实践情境中,并转化为实践制度。
关键词: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复杂实践 事实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