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7)
- 2023(11459)
- 2022(9330)
- 2021(8502)
- 2020(7151)
- 2019(15606)
- 2018(15109)
- 2017(28600)
- 2016(15006)
- 2015(16721)
- 2014(16031)
- 2013(15426)
- 2012(13839)
- 2011(12449)
- 2010(12886)
- 2009(12550)
- 2008(11600)
- 2007(10592)
- 2006(9383)
- 2005(8695)
- 学科
- 济(54120)
- 经济(54035)
- 管理(53826)
- 业(52694)
- 企(46865)
- 企业(46865)
- 融(26723)
- 金融(26721)
- 银(24682)
- 银行(24664)
- 行(23891)
- 中国(23737)
- 财(20371)
- 制(19470)
- 方法(19332)
- 技术(16661)
- 业经(16315)
- 数学(16003)
- 数学方法(15758)
- 农(15318)
- 务(13389)
- 财务(13357)
- 财务管理(13330)
- 地方(13252)
- 企业财务(12769)
- 体(12646)
- 技术管理(12310)
- 中国金融(11131)
- 体制(10907)
- 理论(10869)
- 机构
- 学院(203473)
- 大学(202281)
- 济(86290)
- 经济(84446)
- 管理(78432)
- 研究(66822)
- 理学(66724)
- 理学院(66037)
- 管理学(65019)
- 管理学院(64606)
- 中国(58376)
- 财(45360)
- 京(41312)
- 科学(36864)
- 财经(34572)
- 中心(32752)
- 江(32176)
- 所(31816)
- 经(31254)
- 农(28318)
- 研究所(28202)
- 经济学(27467)
- 北京(25961)
- 财经大学(25754)
- 州(25737)
- 业大(25720)
- 院(24717)
- 经济学院(24578)
- 范(24397)
- 师范(24143)
- 基金
- 项目(133469)
- 科学(107308)
- 研究(101554)
- 基金(97268)
- 家(83362)
- 国家(82614)
- 科学基金(72623)
- 社会(67328)
- 社会科(64040)
- 社会科学(64025)
- 省(53948)
- 基金项目(50963)
- 教育(46598)
- 自然(44141)
- 划(43894)
- 自然科(43184)
- 自然科学(43175)
- 自然科学基金(42446)
- 编号(39574)
- 资助(37859)
- 创(34444)
- 成果(32883)
- 制(31411)
- 创新(31244)
- 重点(30418)
- 部(29409)
- 发(29172)
- 课题(28902)
- 国家社会(28411)
- 性(26313)
共检索到324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娄梅
"四链衔接"制度创新构建了职业形态的专业链、利益机制的利益链和职教生态的生态链,为深化产教融合奠定了制度基础。突破产教融合"两张皮"障碍的关键举措应聚焦在突破同步升级障碍、解决职业形态供需矛盾,强化市场主体利益功能、解决利益分配供需矛盾,以及营造终身职教生态、解决职教生态供需矛盾三个方面。它们形成了职业形态、利益机制和职教生态系统性制度创新,开创了现代学徒制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现代学徒制 职业教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青原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国际竞争格局与全球产业结构。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传统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随着我国逐步追赶技术前沿已变得不可持续,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凸显了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只有牢牢掌握创新自主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和产业安全。实现从技术赶超向技术引领的跃迁,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正当其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良
本文以英国就业形势为背景,对英国"学位学徒制度"的形成进行了线条式的总结,通过介绍英国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可供参考的"中英技能合作计划"。文章结合具体办学实务,对英国"产教融合型企业"进行分析,对于新形势下的中英职业教育合作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文伟
产教融合是国际职业教育研究的共同问题。在回顾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产教融合制度演进、分析产教融合制度设计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从现代学徒制视阈开展我国产教融合制度设计的构想:包括在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共赢;在问题意识上强化机制性问题的破解;在设计思路上坚持从劳动、教育双重领域双向设计产教融合制度;在路径选择上采用自下而上的"地方试点、国家跟进";在制度配套上建立健全个性化的地方政策体系。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制度设计 现代学徒制视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涛 吉智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走出了一条与区域经济产业紧密互动、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学徒制育人实践创新之路。基于徐州重大装备制造产业,介绍了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实践载体、育人队伍、教学资源"和打造"1地多点、1点多师、1徒多岗、1业多评"的"1+N"模式,实现"三转变、三融合、三提升"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良
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其实质在于挖掘专业教育中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两张皮”难题是对课程思政实践中拼贴式、标签化地添加思政要素,引发的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难以深度融合,呈现出相互游离式困境的形象表达。“两张皮”的症结导致课程思政被异化为“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为此,破解“两张皮”难题的关键在于,从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中理解知识与社会的关系实质,确定知识与社会的融合处作为课程思政的内生载体。破解课程思政“两张皮”难题的认识论思路在于发现知识的社会基础与实现知识的社会价值,以此强化知识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其实践策略在于通过构建社会取向的课程育人体系,凸显课程目标的社会维度,增强课程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推进社会实践取向的课程实施,开展社会价值导向的课程评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路娟
在实现产教融合的过程中,现代学徒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促使人才培养更具实用性及针对性,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养过硬的人才,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推动地区产业及经济升级、发展。而随着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推广应用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校企双方的合作遇到诸多问题。据此,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实行此模式面临的困境,针对性地提出缓解现阶段困境的对策,有利于尽可能最大化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以期培养综合实力过硬的现代化人才。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桂庭 车明朝
2016年10月27日,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为组长的专家组对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进行了评审。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审阅材料以及交流研讨,一致认为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把实施现代学徒制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重要支撑,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出台系列政策及配套文件、安排专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发周
针对我国现代学徒制企业教师、设备和制度条件不足的问题,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框架的形成出发,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分析了企业主体在人员、设备、技术、组织和文化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评价标准,认为应该从内涵特征和外显特征两个维度制订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认定标准;提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培育建设过程是由单一生产功能的传统企业向"生产-教育"双重功能转化的新型企业转化的过程,需要对企业组织的目标、功能、结构、资源等进行教育化改造;建议将企业教育化改造的重点任务放在人员适应性改造、设备适应性改造和管理机制适应性改造三个方面,以师傅队伍为"慢变量"、以技术技能创新工作室为载体、以企业内部产教融合机制为重点。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产教融合 企业 标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旭 李衡 王龙 陈新
校企双主体、学徒双身份、培养双场所及实施标准一体化是现代学徒制的突出特征,校企合作深度是影响现代学徒制尤其是工科传统专业该项改革成败的关键。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国家级高新区的八大国家产业基地,以"院(学院)园(园区)"融合为路径,实践探索出"政产学研一体管理、课岗合一能力导向课程体系建设、岗位学分弹性教学管理"等创新机制,将园区企业管理纳入教学过程,积累了产教合一现代学徒培养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院园融合 现代学徒制 课岗合一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履行着《注册会计师法》赋予、财政部党组委托、财政部领导交办、协会章程规定的行业服务、监督、管理、协调职能,承担着推进行业诚信建设、行业发展战略实施、国际合作交流、行业党的建设等战略任务。面对这样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中注协党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不懈地发挥党的独特优势,推进机关党的建设,把党建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以党建促业务,以党建促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晶晶
现代学徒制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在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耦合产业发展逻辑,提高人才培养的供需适配度,其与产业发展具有天然的共生关系,不仅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紧密依存,还因学徒制这一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获致了积极的互动模式与正向的共生环境。为进一步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实践进程,需要厘清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形态、知识与技术的普遍规律,明晰产业界对现代学徒制专业布局、实施主体、师资团队和发展导向等内容的根本要求,从利益驱动、协调合作、双师教学、资格互认等维度构建起现代学徒制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机制,以期更好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产业逻辑 共生关系 融合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褚建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这标志着在当前深化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现代学徒制被提上议事日程。现代学徒制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相关环境制度,历史文化是基础,法律制度是保障,政府支持是关键,企业利益是动力,学校转型是根本,资历框架是核心。只有明确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及相关组织各自的功能和职责,处理好多方利益主体的关系,才能保障现代学徒制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产生条件 制度保障 实施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洪银 蔡荣雨
采用社会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工学融合推进现代学徒制路径,发现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到工学融合的嬗变需要培养目标从操作能力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等核心素养拓展,需要确立高职院校主体地位,需要界定高职教育和企业培训责任边界,实现校企培育无缝对接。但现代学徒制缺乏顶层设计、企业参与、资金支持和法律保障。建议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现代学徒制框架,推行高职院校主导、大型企业主导、校企合作等多元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开展办学改革,建设生产性实训设施和场所,实行高职导师制和职业培训师制。政府应制定《现代学徒制培养条例》。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工学融合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