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1)
2023(9226)
2022(7603)
2021(7322)
2020(6296)
2019(14180)
2018(14481)
2017(27051)
2016(15305)
2015(17858)
2014(18193)
2013(17076)
2012(15565)
2011(13925)
2010(14582)
2009(13431)
2008(13680)
2007(12549)
2006(11046)
2005(10261)
作者
(43262)
(35966)
(35945)
(34523)
(23144)
(17334)
(16400)
(13988)
(13724)
(13251)
(12443)
(12219)
(11704)
(11618)
(11356)
(11078)
(10865)
(10813)
(10567)
(10287)
(9317)
(8900)
(8898)
(8364)
(8290)
(8153)
(8112)
(8088)
(7403)
(7102)
学科
(56297)
经济(56206)
管理(48040)
(42308)
(36578)
企业(36578)
方法(26138)
数学(22574)
数学方法(21920)
(16279)
(15994)
中国(15971)
(15563)
理论(14326)
业经(13554)
(11729)
(11531)
教学(11172)
(10042)
(10012)
银行(9992)
财务(9987)
财务管理(9956)
教育(9749)
农业(9671)
技术(9490)
(9469)
企业财务(9347)
(9271)
贸易(9263)
机构
学院(216404)
大学(214727)
(80563)
管理(79514)
经济(78485)
研究(69248)
理学(67597)
理学院(66848)
管理学(65130)
管理学院(64732)
中国(52722)
(46319)
科学(42208)
(41218)
(34998)
(34981)
(33567)
中心(32065)
财经(31470)
研究所(31235)
业大(30586)
(29503)
北京(29323)
师范(29211)
(28293)
(27623)
技术(27266)
农业(26025)
(25168)
经济学(24319)
基金
项目(137391)
科学(107229)
研究(103526)
基金(96020)
(82839)
国家(82119)
科学基金(70693)
社会(62450)
社会科(58985)
社会科学(58970)
(56237)
教育(52278)
基金项目(49290)
(46648)
自然(45410)
自然科(44425)
自然科学(44414)
编号(44144)
自然科学基金(43557)
资助(41149)
成果(37392)
课题(32502)
重点(31701)
(30315)
(29388)
(29024)
(28287)
创新(27114)
项目编号(26936)
(26930)
期刊
(93843)
经济(93843)
研究(65266)
中国(52472)
教育(38725)
(34715)
学报(33194)
管理(33064)
(32111)
科学(29807)
大学(26452)
技术(24758)
学学(24442)
农业(21644)
(19177)
金融(19177)
财经(16331)
业经(15107)
经济研究(14236)
(14051)
职业(13045)
(11615)
统计(11558)
问题(11458)
(11033)
图书(10777)
(10583)
技术经济(10573)
(9969)
论坛(9969)
共检索到33615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卓建华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的"三元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准员工,在入学之前学校、企业、学生就签订"三方协议",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校企合作共建育人平台,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实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制,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潘玉成  
针对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趋势,并在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部分专业开展试点工作,这对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春梅  
文章对国内外高职教育现状分析,按照现代学制的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以及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给出高职类机电一体化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建议,使"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对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孟迪云  赵芳  
文章介绍了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模式,梳理了国内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旅游职业教育中的实践,并提出了对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思考: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成为育人主体;推行多元评价制度与考核标准;建立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华  
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其基本特性,对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运行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运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艳青  邱岚  朱玉静  
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实岗育人"的核心价值赋予高职"跨界教育"新内涵。文章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勾画的基础上,提出应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搭建现代学徒制的"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育人平台,以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质量评估四大模块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建立一系列运营保障体系,保障高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顺利实施和推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连明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着企业岗位与学校人才不对接的问题。政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业梅  
现代学徒制既有助于实现应用型高等教育与工作岗位的衔接,也有助于破除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与实践的壁垒,还能够调动应用型院校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动力,因此其对于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应用型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教学管理问题、考核机制问题以及外部保障问题,应用型院校还需完善教学管理体系、考核评价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桂占吉  刘来权  
为了深化产教融合,倡导工匠精神;解决现代学徒制中的一些瓶颈问题,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行业与龙头企业,构建了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校企一体化"为基础,以"三级导师团队"为核心,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支撑,以"二室二线"为平台,以"过程化与绩效考核评价"为保障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经过7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突破了现有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局限,成效显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君  李侠  黄徽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学习为高职院校师生打开了新的窗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授课形式。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备受瞩目的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移动学习与现代学徒制紧密结合、协同发展,将会赋予现代学徒制新的内涵。移动学习对现代学徒制开展具有必要性,移动学习环境下需要进行平台建设、立体数字化教材建设、移动数字化资源建设,并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华  
文章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金融与证券专业综合实训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策略及实施内容,指出现代学徒制是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学任务中最重要、最全面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特别是在综合实训中,实施现代学徒制对于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缩短上岗"磨合期"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德桥  杜文静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酒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育人主体单一、企业缺乏参与动力、项目组织无序、教学过程评价难的难题。据此,文章提出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多方合作促进现代学徒制发展,提升企业参与动力,规范项目实施,完善教学过程评价,落实经费保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衍  韦昱杰  
随着学徒制改革的推进,现代学徒制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LAM领域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探析LAM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动因,总结各国在凝聚社会力量,鼓励多方参与、重视标准建设,制定能力框架、完善评价方式,考察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探索。借鉴其经验,我国在人才培养时,需注意促进普职融通,完善教育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优化培养体系;推动多方合作,发挥社会力量;构建职业能力框架,建立职业标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维思  徐涵  
以数字技术解决专业(Digital Technology Sulotion)为例研究英国高等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其培养目标是技术知识学习和技术能力培养并重,培养标准的设计获得法律保证,课程体系由在学校进行的知识要素课程和在企业进行的能力要素课程所构成,人才培养组织方式灵活多样。我国借鉴英国高等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应确立学徒制的法律地位、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法律约束、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开发职业能力标准以及确立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魏庄品  
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诸多优点,从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招生招工方式、教学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体系、多元评价体系、管理标准与制度建设、毕业与就业等方面阐述分析现代学徒制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